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菲

作品数:66 被引量:437H指数:12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军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32篇哲学宗教
  • 11篇军事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24篇军人
  • 17篇心理
  • 16篇心理健康
  • 14篇情绪调节
  • 14篇情绪调节方式
  • 13篇抑郁
  • 10篇焦虑
  • 6篇心理素质
  • 6篇人格特征
  • 5篇野战
  • 5篇特质焦虑
  • 5篇情绪
  • 5篇新兵
  • 5篇官兵
  • 4篇心理学
  • 4篇学员
  • 4篇青年军人
  • 4篇人格
  • 4篇理学
  • 4篇量表

机构

  • 6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1篇西南大学
  • 8篇解放军第22...
  • 4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解放军第23...
  • 4篇解放军第32...
  • 3篇重庆市图书馆
  • 3篇解放军第20...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成都军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工程职业...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空军航空医学...
  • 1篇解放军第三二...
  • 1篇解放军324...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6篇王立菲
  • 35篇杨国愉
  • 34篇冯正直
  • 22篇赵梦雪
  • 17篇刘云波
  • 11篇蒋娟
  • 10篇贺英
  • 9篇王佳
  • 9篇徐文佳
  • 8篇赖薇
  • 7篇郭成
  • 7篇戴琴
  • 7篇徐媛媛
  • 6篇张睿
  • 6篇于永菊
  • 6篇吴高杰
  • 5篇晏玲
  • 5篇黄华涛
  • 5篇马振坤
  • 5篇陈琳

传媒

  • 26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解放军预防医...
  • 6篇中华行为医学...
  • 4篇中国健康心理...
  • 3篇中华医学教育...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心理卫生...
  • 2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西北医学教育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大学图书情报...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 1篇当代教育论坛...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 1篇中国心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8
  • 9篇2017
  • 4篇2016
  • 19篇2015
  • 7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抑郁症患者负性自我加工偏向的机制研究
抑郁症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导致个体失能的第一大负担疾病。虽然目前抗抑郁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但其改善抑郁症状所需时间长,且药物治疗仍对30%-40%患者无效,这些均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精神和经济负担。...
王立菲
关键词:抑郁症行为学功能性磁共振事件相关电位
文献传递
独生子女心理研究述评被引量:11
2008年
现有对独生子女的心理研究可以分为认知发展、人格发展、社会性发展研究三大部分,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在研究方法和内容上也存在着不足:在方法上有必要对言语能力的研究材料进行标准化;在内容上有必要深入探讨独生子女独立性的社会取向差异性以及对独生子女人格动机特点的考察。
王立菲郭成
关键词:独生子女人格发展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及其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情绪调节首先在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受到关注,而后在成人心理学研究中也受到了普通重视。现在,情绪调节研究已广泛涉及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等研究对象,遍及临床、健康、教育等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有关军人情绪...
王立菲
关键词: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人格特征
文献传递
138名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不同任务阶段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不同任务阶段正负性情绪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正负性情绪量表(PANAS),对援利医疗队138名队员进行4个阶段的团体心理测评,分析其情绪变化特点。结果 1正性情绪得分呈显著阶段差异(P<0.01),负性情绪得分阶段差异不明显(P>0.05)。各阶段正性情绪得分均显著高于负性情绪(P<0.01)。2女性正性、负性情绪得分均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1,P<0.05),男性正性情绪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男性集结阶段负性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女性(P<0.01)。3除医生外,其余人员正性情绪得分呈显著的阶段差异(P<0.05);各类人员集训阶段正性情绪得分差异显著(P<0.05)。4军官正性、负性情绪得分和战士负性情绪得分均存在显著的阶段差异(P<0.01,P<0.05)。在集结和集训阶段,军官负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战士(P<0.01)。结论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病军人情绪反应以正性为主,正负性情绪呈现显著的阶段和人群差异。
赵梦雪杨国愉晏玲王皖曦王立菲刘志峰何楠路金凤
关键词:军人军事行动
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研究适应性团体心理训练对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118名学员,随机分为训练组(60人)和对照组(58人),以《军人心理素质训练》为教材,对训练组学员进行为期3个月的团体心理训练。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AM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工具在训练前后对训练组和对照组进行团体心理测评。训练前后两组样本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团体心理训练后,军校学员AMQ得分,训练组聪慧、忠诚、勇敢、自信、耐挫因子分和总分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各因子分和总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②团体心理训练后,SCL-90得分,训练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分和总均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仅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下降(P〈0.05)。③团体心理训练后,情绪评定得分,训练组特质焦虑(TAI)得分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情绪各因子得分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结论团体心理训练可提高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杨国愉刘云波王立菲于永菊蒋娟刘耘
关键词:团体心理训练心理素质心理健康军校学员
野战部队新兵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估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价野战部队新兵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抽取某野战部队2012年入伍的新兵1244名,按建制连分为实验组(n=568)和对照组(n=676)。实验组新兵参加10次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对照组不参加。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MQQA)、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自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评价表对两组新兵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干预后MQQA各维度得分均显著增高(P<0.001),对照组除忠诚维度变化不显著(P>0.05)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显著增高(P<0.001);除自信维度外,教育干预对实验组心理素质提升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干预前比较,实验组干预后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除恐怖因子和其他因子(P>0.05)外,其余各因子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除躯体化因子(P>0.05)外,教育干预对实验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与干预前比较,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状态焦虑、特质焦虑得分均显著降低(P<0.05,P<0.01);教育干预对实验组状态焦虑、特质焦虑的缓解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实验组新兵在心理健康教育30个主观评价项目上的得分均明显提高(P<0.001)。结论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对提升野战部队新兵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水平、情绪状态和积极认知有显著效果。
赵梦雪杨国愉贺英王立菲王皖曦
关键词:军事人员军事健康教育
我国独生子女心理发展研究述评
我国自1979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日益增多并已逐渐成为占我国青少年人口比重较多的群体。独生子女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教育文化素养的提高必然关系到我国人口的基本素质。为此,近30年来,众多学者对独生子...
王立菲郭成
文献传递
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军人情绪调节方式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418名陆军官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方差分析发现,不同抑郁程度军人的情绪调节方式使用频率存在显著差异(F=13.241,P<0.001;F=7.807,P<0.001;F=2.736,P<0.05;F=35.060,P<0.001);2相关分析表明,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与抑郁存在显著性相关(r=0.037,-0.265,-0.165,-0.490;P<0.01);3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军人情绪调节方式对抑郁的预测力较强,能够预测军人抑郁35.5%的变异量,且认知重视对抑郁具有促进作用,自我安慰、情感求助、行为抑制对抑郁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军人情绪调节方式是军人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
黄华涛冯正直王立菲杨国愉吴高杰马振坤陈琳刘派予
关键词:军人情绪调节方式抑郁应用心理学
我国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研究述评与展望被引量:3
2007年
小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研究是德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从研究工具、关键期、移情发展、道德情绪判断四个方面总结了我国10余年来在该领域的研究,阐述了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研究的未来做了展望。
王立菲
关键词:小学生道德情感关键期移情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特点。方法采用Maslach职业倦怠量表(MBI-GS),对云南省普洱市不同等级医疗卫生机构906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员职业倦怠特点,采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进行两两比较。结果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务人员情感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均分为(1.55±1.40、0.99±1.29、2.47±1.98),明显低于一般地区;②不同等级医院医务人员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得分和Maslach工作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总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市级、县级、乡(镇)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③女性医务人员情绪衰竭和玩世不恭得分高于男性医务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5);④本科医务人员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得分和MBI总分高于专科和中专及以下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12);⑤拉祜族医务人员成就感低落得分高于其他民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少数民族地区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程度的工作倦怠,呈现明显的性别、学历、医院等级及民族特点。
曾俊伟杨国愉赵梦雪王立菲张晶轩张丽李晨
关键词: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医务人员职业倦怠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