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绍斌

作品数:16 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小鼠
  • 13篇哮喘
  • 11篇气道
  • 9篇哮喘小鼠
  • 7篇炎症
  • 6篇道炎症
  • 6篇支气管
  • 6篇气道炎症
  • 6篇气管
  • 6篇细胞
  • 4篇地奈德
  • 4篇支气管哮喘
  • 4篇布地奈德
  • 3篇气道重塑
  • 3篇小鼠气道炎症
  • 3篇卡介苗
  • 3篇抗体
  • 2篇动物
  • 2篇上皮
  • 2篇上皮细胞

机构

  • 11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省中医院

作者

  • 16篇王绍斌
  • 14篇沈华浩
  • 4篇王苹莉
  • 2篇王萍莉
  • 2篇李雯
  • 2篇江荣林
  • 1篇徐卫华
  • 1篇吕庆华
  • 1篇吴银芳
  • 1篇陈志华
  • 1篇黄华琼
  • 1篇马伟斌
  • 1篇富祯祯
  • 1篇徐峰
  • 1篇张斌
  • 1篇张根生
  • 1篇徐峰
  • 1篇李雯
  • 1篇陈晨
  • 1篇夏旸

传媒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国呼吸与危...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卡介苗对哮喘小鼠T_H1/T_H2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探讨卡介苗 (BCG)对哮喘小鼠TH1 TH2平衡的影响。方法 C5 7BL 6小鼠以卵白蛋白 (OVA)致敏激发建立哮喘模型。于第一次抗原激发前 2周以BCG皮内注射干预 ,在最后 1次抗原激发后 4 8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和外周血 ,ELISA方法测定外周血清及BALF中IL 5与IFN γ水平 ,并采用三色光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外周血TH1 TH2细胞比。结果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 ,OVA致敏激发组外周血清及BALF中IL 5水平升高而IFN γ水平降低 ,BCG干预组外周血清及BALF中IL 5较OVA致敏激发组低而IFN γ较后者升高 ,与阴性对照组水平相近。此外 ,OVA致敏激发组外周血中TH2 TH1比值 (1.5 7± 0 .5 6 )较阴性对照组 (0 .37± 0 .0 5 )明显增高 (P <0 .0 1) ,BCG干预后TH2 TH1比值 (0 .5 9± 0 .11)较OVA致敏激发组下降 (P <0 .0 5 ) ,同时Tc2 Tc1比值 (0 .6 2± 0 .0 7)也较OVA致敏激发组 (1.15± 0 .18)降低 (P <0 .0 5 )。结论 哮喘小鼠中TH2型免疫应答占优势 ,BCG干预不仅在细胞因子水平 ,也在细胞数量上校正了TH1 TH2失平衡。
王苹莉沈华浩王绍斌
关键词:卡介苗哮喘小鼠TH1/TH2平衡流式细胞分析
气道上皮细胞ATG5基因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气道上皮细胞特异性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TG5)对支气管哮喘(哮喘)气道损伤和炎症的调控作用。方法将气道上皮细胞clara蛋白10(CCl0)启动Cre系统诱导的ATG5特异性敲除小鼠(atg5^△/△)和对照小鼠(atg5^+/+)分别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tg5^+/+-NS组和atg5^△/△-NS组)和哮喘组(atg^△/△-HDM组和atg5^+/+-HDM组),用屋尘螨提取物(HDM)构建哮喘模型,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和嗜酸粒细胞数量、病理、哮喘相关炎症因子表达、黏液分泌以及肺组织细胞自噬、凋亡以及程序性坏死等相关蛋白表达。结果气道上皮细胞特异性ATG5敲除小鼠哮喘模型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171.25+41.50)和嗜酸粒细胞数量(114.54+19.61)明显高于对照未敲除小鼠组的(42.64±8.72)和(18.71±7.54)(均P〈0.01),病理结果分析显示atg5^△/△-HDM组小鼠气道周围炎症细胞浸润(2.00±0.45)高于atg5^+/+-HDM(1.23±0.26)(P〈0.01),同时atg5A/AHDM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2)相关炎症因子升高以及气道黏液分泌显著增加;ATG5特异性敲除对哮喘模型中肺组织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β(LC3B)和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9和caspase-3没有明显影响,但显著增加程序性坏死相关受体相互作用蛋白(RIP)和RIP3的表达。结论气道上皮细胞ATG5具有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该作用不依赖于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而可能跟细胞的程序性坏死有关。
王绍斌吴银芳陈志华李雯沈华浩
关键词:哮喘自噬上皮细胞
支气管哮喘小鼠动物模型制备的相关问题
建立实验动物模型的目的是更好地解释人类疾病发病过程。通过动物模型,我们可以探讨许多难以直接从临床得到的疾病发病机制。尽管各种动物模型在体现人类疾病上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不可否认的是通过动物模型所得到的信息,使得我们对人类...
沈华浩王绍斌王苹莉徐峰李雯黄华琼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炎症激素治疗
文献传递
一种人原代气道上皮细胞培养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原代气道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法,通过清除气道脂肪及纤维组织,切成小块贴在预铺有IV胎盘胶原的24孔培养板中,加入150μl BMGM培养基,待上皮细胞从组织块边缘爬出,密度达70%时将组织块移至新的预铺IV胶...
夏旸富祯祯王绍斌张斌李雯沈华浩
文献传递
抗CCR3抗体对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由嗜酸性粒细胞(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并伴有粘液高分泌、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等病理生理改变。Eos 是哮喘发病过程中主要的炎症细胞。过敏性哮喘发...
沈华浩徐峰张根生徐卫华王绍斌
文献传递
布地奈德能抑制但仅能部分逆转支气管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发生
观察早期及晚期应用布地奈德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重塑的防治作用。我们将致敏小鼠反复雾化吸入抗原激发,建立哮喘气道重塑模型,分别在早期(抗原激发前2天开始,BUD-E) 和延迟(抗原激发后18天始,BUD-D)雾...
沈华浩王绍斌
文献传递
哮喘小鼠气道重建模型的建立及布地奈德、孟鲁司特的干预作用
研究目的:建立一种能更好反应人类哮喘特征的、具有气道重建病理改变的小鼠哮喘模型.动态观察气道壁重建之过程.联合应用激素与孟鲁司特干预,观察其对气道重建预防及治疗作用.研究方法:选择雄性C57BL/B小鼠,年龄6-8周,体...
王绍斌
关键词:哮喘气道重建白细胞介素-5干扰素-Γ孟鲁斯特布地奈德
文献传递
减毒活菌卡介苗不同时间和剂量干预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探讨以不同时间和不同剂量给予减毒活菌卡介苗 (BCG)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和气道粘液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择C5 7BL/6小鼠 ,以卵白蛋白 (OVA)致敏激发建立小鼠哮喘模型 ,阴性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致敏激发。BCG干预组分 6组 ,其中 4组分别选择第一次抗原致敏前 4d(组 1)、后 10d(组 2 ) ,最后一次抗原激发后 1h(组 3) ,以及第一次抗原致敏前 4d与后 10d两次 (组4 ) ,以BCG 10 5CFUs皮内注射干预 ;另二组在第一次抗原致敏后 10d分别以BCG 10 6(组 5 )、10 4CFUs(组 6 )皮内注射干预 ,在最后一次抗原激发后 4 8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 ,计数其中嗜酸性粒细胞 (EOS) ,肺组织PAS染色鉴定粘液分泌。结果 OVA致敏激发组BALF中EOS为 (41 16±6 4 2 )× 10 4,阴性对照组BALF中几乎见不到EOS。组 1、组 2和组 3BALF中EOS分别为 (10 6 9±4 35 )× 10 4、(7 92± 2 30 )× 10 4及 (17 4 6± 8 0 0 )× 10 4,组 5和组 6BALF中EOS分别为 (8 71± 3 83)×10 4及 (17 19± 4 4 9)× 10 4,均较OVA致敏激发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致敏前、后BCG两次干预 (组4 )对BALF中EOS[(0 79± 0 36 )× 10 4]的抑制更为明显 ,达 98%以上。肺组织见OVA致敏激发组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肥大 ,有大量粘液分泌 ;阴性对?
王苹莉沈华浩王绍斌
关键词:哮喘减毒活菌卡介苗气道炎症动物实验
早期应用孟鲁司特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构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孟鲁司特(MON)对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构的预防作用。方法24只小鼠分为三组(n=8):鸡卵白蛋白(OVA)致敏/激发组(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MON治疗组(C组)。小鼠于第1和14 d以OVA致敏,从第一次致敏后第24 d开始雾花吸入2.5%OVA激发并持续18 d建立气道重构模型;于OVA激发前1 d开始应用MON(6 mg/kg)灌胃。观察三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外周血、骨髓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EOS)计数、上清液白细胞介素-5(IL-5)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同时对肺组织切片行苏木素-伊红(HE)、过碘酸雪夫(AB-PAS)及Masson三色染色,测定支气管壁周围EOS计数,定量杯状细胞百分比及黏液分泌评分,测定气道平滑肌增厚高度及胶原面积。结果经过反复抗原激发,A组小鼠BALF、外周血、骨髓EOS数分别为[(45.09±4.08)×104/mL]、[(2.41±0.31)×105/mL]、[(1.51±0.18)×106/股骨],B组分别为[(0.08±0.03)×104/mL]、[(0.62±0.09)×104/mL]、[(0.63±0.09)×106/股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组BALF、外周血中IL-5水平分别为(57.86±2.72)pg/mL和(18.76±0.84)pg/mL,BALF中IFNγ-水平为(36.55±1.71)pg/mL,B组BALF、外周血中IL-5水平分别为(18.68±2.46)pg/mL、(12.11±0.51)pg/mL,BALF中IFNγ-水平为(64.53±5.72)p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A、B组支气管壁周围EOS数分别为(912.12±65.97)个/mm2和(8.79±2.61)个/mm2,杯状细胞占上皮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1.12±3.50)%和(1.92±0.67)%,黏液分泌评分分别为(3.48±0.12)分、(0.17±0.08)分,气道平滑肌增生分别为(25.99±0.89)μm2/μm、(13.06±0.60)μm2/μm,基底膜胶原沉积面积分别为(29.69±2.02)μm2/μm、(5.56±0.35)μm2/μm,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组早期应用孟鲁司特时BALF、外周血、骨髓EOS数分别为[(6.25±0.79)×104/mL]、[(0.71±0.11)×105/mL]、[(0.77±0.10)×106/股骨],A、C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王绍斌沈华浩
关键词:哮喘小鼠模型气道炎症气道重构孟鲁司特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替加环素治疗COPD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疗效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替加环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多重耐药菌感染的COPD患者175例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予替加环素50 m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观察组85例,加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2片口服,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动脉血气指标、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再感染率等。结果两组治疗后,炎症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HCO3-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体温恢复时间、住院费用、随访1个月后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替加环素治疗COPD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疗效较替加环素单用显著。
傅裕民陈晨赵继京邹丽珍张伟星王绍斌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替加环素多重耐药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