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茜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世界史发展进程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综述
- 2011年
- “世界史发展进程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于2011年10月15日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老专家协会和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共同主办。本次会议是在世界史成为“一级学科”的大背景下召开的,对我国世界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首都师范大学齐世荣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椿年先生、陈启能先生,东北师范大学朱寰先生,北京大学马克矗先生、徐天新先生,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先生、张宏毅先生,华东师范大学王斯德先生、李巨廉先生,复旦大学张广智先生,南开大学张象先生,北京语言大学李铁城先生等世界史学界的老专家出席了会议。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张顺洪,首都师范大学徐蓝、刘城、梁占军等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 王若茜胡明岚
- 关键词:世界史学科
- 英国与一战期间“伦敦密约”的缘起
- 2014年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宣布中立,并利用中立地位在两大集团间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在英国的主导下,协约国与意大利秘密签署《伦敦条约》,将大量原属奥匈帝国的领土许诺给意大利。在“伦敦密约”签署的过程中英国一方面利用土耳其海峡问题力促俄国接受意大利的参战条件,另一方面试图利用意大利制约俄国战后在地中海的影响。
- 王若茜
-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外交
- 论题:国际冲突研究的文化视野
- 2014年
- 梁占军教授: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题目是“国际冲突研究的文化视野”,即如何从文化的视角来深化国际冲突的研究。这个问题涉及近年来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文化热。大家知道,自20世纪60年代古巴导弹危机发生以来,关于国际冲突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就成为了国际学术界重点研究的内容之一。冷战期间欧美学者发表了相当多的著作和论文,但多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传统的考察视角进行探讨,对于文化因素的作用重视不够。
- 梁占军王波杨东肖文超王若茜
- 关键词:文化视野论题古巴导弹危机国际学术界
- 美国与“意大利边界问题”(1915-1919)
- 自完成统一以来,意大利在帝国主义、民族主义以及自身安全需要的推动下,要求修改它与奥匈帝国的边界。一战爆发后,英、法、俄三国通过1915年4月秘密签订的《伦敦条约》(The Treaty of London)将中立的意大利...
- 王若茜
- 关键词:美国外交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黎和会
- 文献传递
- 中国外交在“第二中间地带”的成功实践——对1964年中意互设商务代表处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 2012年
- 20世纪6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破裂,毛泽东重提"中间地带"理论,并将其发展为"两个中间地带"理论。在中法建交的冲击下,出于摆脱美国控制和发展经济的考虑,身处"第二中间地带"的意大利主动向中方提出互设贸易机构的建议。在经历了最初试探、意社会党参议员维托雷利访华、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访意等一系列步骤后,中意于1964年11月30日签订《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意大利对外贸易协会关于互设商务代表处的协议》,同意在双方首都互设民间商务代表处,开创了中意贸易发展的新局面。这也是当时中国外交在"第二中间地带"的又一次胜利。
- 王若茜
- 关键词:商务代表处
- 第一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综述
- 2011年
- 由首都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发起主办的第一届“国际关系史青年论坛”于2011年3月19至20日在京举行。来自国内外36家高校、科研院所的代表及数家史学刊物代表共80余人与会,共同为推动中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促进青年学者间的学习与交流作出了有益尝试。
- 王若茜牛勇
- 关键词:国际关系史冷战史
- 二战史研究最新动态——“军事与外交:二战史专题国际研讨会”侧记
- 2013年
- 2012年11月17至18日,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军事与外交:二战史专题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中国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徐蓝教授,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丽研究员,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晓华副研究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刘屹教授等出席会议并致辞。
- 王若茜
- 关键词:二战史外交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