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靖岱
- 作品数:818 被引量:780H指数:14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Z-N催化剂以及助催化剂Al(Et)3对气固流化床内静电分布的影响
- 静电问题被认为是困扰气相流化床聚乙烯反应器正常、稳定生产的一大难题。工厂实际情况表明,在使用不同催化剂、助催化剂的条件下,气固流化床内的静电水平会产生很大差异。本文根据流化床静电已有的研究,在Φ 150冷模流化床实验装置...
- 徐怡王芳王靖岱阳永荣
- 关键词:气固流化床静电势催化剂助催化剂
- 文献传递
- 基于高斯模型的聚乙烯过程设计与控制集成优化
- 2018年
- 聚乙烯反应过程中物流-能流剧烈交叠、反应-传递相互耦合,使得过程具有强非线性以及多重稳态。传统的顺序设计方法不能保证系统有足够的控制自由度,当存在扰动和过程参数不确定性时,仅依靠设计控制器很难提高产品质量。提出一种聚乙烯工艺稳态设计与运行控制的集成优化方案,创造性地引入Kriging高斯模型同时预测模型动态和模型不确定性。另一个重要的贡献是在聚乙烯工艺设计阶段,设计性能指标,定量描述过程稳态设计对闭环动态的影响。所提出的方法已经通过对气相聚乙烯工艺设计和运行控制的集成优化进行了验证,并在参数不确定性和扰动存在情况下仿真证实了集成优化设计方案的高效性。
- 王矿磊谢磊陈荣辉陈荣辉苏宏业
- 关键词:优化设计不确定性KRIGING模型模型预测控制
- VPO催化氧化正丁烷反应动力学被引量:1
- 2015年
- VPO催化氧化正丁烷制顺酐是目前唯一实现工业化的低碳烷烃选择氧化反应。本文介绍了VPO催化机理和主要的反应网络,综述了国内外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情况。根据人们对正丁烷氧化反应机理的不断认知及动力学模型的完整性,首次将正丁烷氧化制顺酐反应动力学的发展分为探索期、成型期和拓展期三个时期,并阐释了每个时期的特征和典型模型。探索期特征是仅考虑反应物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成型期特征是充分考虑了产物对反应的抑制作用,拓展期特征是考虑了催化剂氧化度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并将不同氧气形式之间的相互变化引入动态模型中。从时空多尺度角度研究动力学和传递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正丁烷选择氧化反应动力学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也是未来动力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 蒋斌波袁世岭陈楠王海波王靖岱黄正梁
- 关键词:正丁烷反应网络动力学
- 面向CO2分离的膜-深冷耦合过程优化被引量:1
- 2018年
- 二氧化碳的分离与纯化是当前的研究热点,而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单一的分离手段难以满足行业要求,多种分离方法的集成逐渐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系统(IGCC)流程中二氧化碳的分离与回收环节为例,在流程模拟的基础上,拟合出该体系状态方程的多项式形式。进一步,构建耦合膜-闪蒸超结构数学模型,在设定最低产物纯度和回收率的情况下,以最小化年度费用为目标,筛选出最优的分离序列。
- 胡永欣廖祖维王靖岱董宏光阳永荣
- 关键词:二氧化碳回收超结构
- 一种环烯烃共聚物生产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烯烃共聚物生产方法及装置,属于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领域。本发明通过在第一反应器中,在低温条件下先预聚,然后将第一反应器的预聚溶液引入第二反应器,可在高温下聚合得到环烯烃共聚物,将第二反应器排出的聚合溶液通过...
- 帅云历伟黄正梁 余伟明王靖岱阳永荣
- 非常规脱挥技术发展综述被引量:2
- 2021年
- 介绍了聚合物脱挥的基本理论、工艺和设备等技术背景以及非常规脱挥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吴丹吴丹黄正梁张彤辉孙婧元孙婧元王靖岱王靖岱蒋斌波蒋斌波
- 关键词:脱挥
- 一种低剪切模量的聚烯烃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剪切模量的聚烯烃及其应用。所述低剪切模量的聚烯烃包括一种α‑烯烃的均聚物或多种α‑烯烃的共聚物和添加剂,重均分子量为100‑10000kg/mol,分子量分布指数为2‑12,160℃的初始剪切模量为0....
- 任聪静戴进成叶姝瑶王靖岱历伟范小强陈毓明蒋斌波阳永荣廖祖维黄正梁孙婧元杨遥
- 文献传递
- 一种丙烯的生产工艺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的生产工艺,包括(1)将甲醇原料加热后通入醚化反应区发生醚化反应,流过一次积炭的催化剂,反应后得到一次反应产物流;(2)将一次反应产物流与稀释剂混合换热后通入OTP反应区与再生催化剂接触,发生OTP反...
- 阳永荣严丽霞蒋云涛蒋斌波王靖岱廖祖维黄正梁姜坤冯翔陆飞鹏汪燮卿
- 文献传递
- 基于停留时间分布的缠绕管内二次流研究
- 2021年
- 缠绕管内二次流能够显著强化管内传质、传热性能。通过测量缠绕管内液体的停留时间分布,利用无量纲方差σ2表征二次流强度,研究了缠绕直径、缠绕角度、缠绕管管径等结构参数对二次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径向流动未达到极限迁移距离的缠绕管中,随着液体Reynolds数Re的增大,σ2先减小后增大,对应缠绕管内依次出现的湍流作用区和二次流作用区;在径向流动达到极限迁移距离的缠绕管中,随着Re的增大,σ2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平稳,对应缠绕管内依次出现的湍流作用区、二次流作用区和二次流极限区。从湍流作用区转变为二次流作用区的临界Reynolds数ReS随缠绕管缠绕直径和管径的减小而减小,缠绕角度对ReS的影响较小。
- 黄正梁王超郭燕妮杨遥杨遥王靖岱孙婧元
- 关键词:缠绕管二次流流体力学传热
- 一种乙烯齐聚制备线性α-烯烃的助催化剂合成方法及乙烯齐聚工艺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乙烯齐聚用助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及乙烯齐聚工艺,包括:将烷基铝金属有机物合成乙烯齐聚所用的新型助催化剂。所述的结构调节剂选自酚类及其他含酚羟基芳香族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助催化剂可适用于具有二齿或三齿...
- 蒋斌波张威戴进成王靖岱廖祖维黄正梁阳永荣叶健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