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金飞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癌
  • 3篇MRI
  • 2篇临床价值比较
  • 2篇CT
  • 1篇星状细胞
  • 1篇星状细胞增殖
  • 1篇胸腺
  • 1篇胸腺五肽
  • 1篇增殖
  • 1篇酸钠
  • 1篇人肝
  • 1篇人肝星状细胞
  • 1篇注射
  • 1篇注射液
  • 1篇晚期
  • 1篇晚期肺癌
  • 1篇晚期肺癌患者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B
  • 1篇析因设计

机构

  • 5篇石家庄市第三...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田金飞
  • 3篇董丽娟
  • 3篇王玮娜
  • 3篇贾彦斌
  • 2篇关丽云
  • 2篇司东雷
  • 2篇牛丽娟
  • 1篇齐莉莉
  • 1篇陈曼丽
  • 1篇马国刚

传媒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胸腺五肽联合参芪扶正液对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评价胸腺五肽、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使用对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探索两者联合对晚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的影响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丧失手术及放、化疗机会的肺癌患者68例,采用2×2析因设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支持治疗组、胸腺五肽治疗组、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组、胸腺五肽联合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组。全部病例于治疗前后分别采静脉血3ml,检测T淋巴细胞群(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学指标,评价患者免疫功能变化。采用Karnofsky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胸腺五肽和参芪扶正注射液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在免疫学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将胸腺五肽和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使用,两者具有正向交互作用,能产生更好的疗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牛丽娟陈曼丽齐莉莉关丽云田金飞李涛
关键词:胸腺五肽参芪扶正注射液肺癌析因设计
增强CT及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比较增强CT和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2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86例疑似肝癌患者,确诊160例,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和MRI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结果采用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CT142例,MRI160例,门脉期等密度CT151例,MRI142例,延迟期低密度或低信号CT160例,MRI158例。增强CT检测出123例肝内病灶和58例肝外病灶;MRI检测出148例肝内病灶和89例肝外病灶。MRI确诊的肝内病灶数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于增强CT(P<0.05),,故MRI确诊率明显高于CT(P<0.05),对于直径不超过3cm的肿瘤,MRI的确诊率亦明显高于CT(P<0.05)。结论肝脏增强CT和MRI对于肝癌的诊断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但肝脏MRI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优于增强CT,尤其是对于直径≤3cm的肿瘤,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董丽娟刘付斌司东雷付利英田金飞常俊如王玮娜贾彦斌
关键词:CTMRI肝癌
斑蝥酸钠维生素B_6对人肝星状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斑蝥酸钠维生素B6注射液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肝星状细胞LX-2,将其分为3个观察组(斑蝥酸钠维生素B6的浓度分别为1、5、10μg/mL)和1个空白对照组;培养24、48、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被显著抑制(P均<0.05),Ⅰ型胶原、Ⅲ型胶原、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下降(P均<0.05)。结论斑蝥酸钠维生素B6可以抑制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活化,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信号通路有关。
牛丽娟李涛贺丽珠关丽云田金飞马国刚
关键词:人肝星状细胞斑蝥酸钠维生素B6细胞增殖
司东雷
2015年
目的探讨血清GP73水平、增强CT及MRI三者联合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肝癌疑似患者186例,分别给予血清GP73水平检测,增强CT和MRI检查,观察三者联合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本研究186例肝癌疑似患者最终确诊160例,三者联合诊断具有最佳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及诊断正确率,阴性似然比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诊断与三组检查比较,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GP73水平、增强CT及MRI三者联合诊断肝癌具有最佳诊断效果和诊断准确率.
董丽娟刘付斌付利英田金飞常俊如王玮娜贾彦斌
关键词:肝癌GP73MRI
增强CT及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比较
2015年
目的比较增强CT和MRI诊断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86例疑似肝癌患者,确诊160例,分别采用肝脏增强CT和MRI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对肝癌的检出情况.结果:MRI检出的肝内病灶数和和肝内病灶阳性率都显著优于增强CT(P〈0.05),160例肝癌患者中,肝脏增强CT和MRI分辨诊断出126例和151例,MRI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CT(P〈0.05),对于直径小于或等于3cm的肿瘤,MRI的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CT(P〈0.05).结论:肝脏MRI对肝癌诊断的准确率优于增强CT,尤其是对于直径≤3 cm的肿瘤,有助于提高肝癌诊断的准确性.
董丽娟刘付斌司东雷付利英田金飞常俊如王玮娜贾彦斌
关键词:CTMRI肝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