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威

作品数:37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理学
  • 11篇化学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4篇聚对二氧环己...
  • 7篇聚乳酸
  • 7篇改性
  • 5篇酸酯
  • 4篇乳酸
  • 4篇碳酸酯
  • 4篇聚碳酸
  • 4篇复合材料
  • 4篇复合物
  • 4篇复合材
  • 3篇脂肪族
  • 3篇体外降解
  • 3篇聚碳酸酯
  • 3篇共混
  • 3篇共混物
  • 3篇共聚
  • 3篇分子
  • 3篇分子量
  • 3篇改性研究
  • 3篇高分子

机构

  • 35篇中国科学院
  • 9篇西华师范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4篇太原大学
  • 3篇川北医学院
  • 3篇四川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科学院成...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海南中和(集...
  • 1篇长治医学院
  • 1篇长江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省化工设...
  • 1篇监利中学
  • 1篇海南中和集团...

作者

  • 37篇白威
  • 14篇熊成东
  • 5篇张志萍
  • 5篇陈栋梁
  • 4篇李琴
  • 4篇田敏卿
  • 4篇董军
  • 4篇张丽芳
  • 4篇李庆
  • 4篇白宝平
  • 4篇陈和春
  • 3篇刘全忠
  • 3篇蒋晓慧
  • 2篇王庆印
  • 2篇蒋柳云
  • 2篇马攀
  • 2篇余邦良
  • 2篇熊左春
  • 2篇李玉宝
  • 2篇曾艳

传媒

  • 11篇合成化学
  • 3篇化学研究与应...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海南师范学院...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中国塑料
  • 1篇化学进展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化工
  • 1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中国生物材料...

年份

  • 7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6
  • 2篇2005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增容剂对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乳酸复合材料体外降解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以聚对二氧环己酮与聚乳酸的无规共聚物作为增容剂,在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乳酸复合物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增溶剂后,在37℃的缓冲溶液(pH 7.44)中,进行为期八周的体外降解实验,定期观察其吸水率与质量损失,pH值以及机械性能的改化,结果发现增容剂的添加,加快了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乳酸复合物的降解速度。
白宝平白威张志萍唐聪明
关键词:增容剂聚对二氧环己酮聚乳酸体外降解
新型吡唑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Fe(Ⅲ)的选择性识别被引量:2
2014年
以芳酮和芳醛为原料,在Na OH/Et OH存在下经缩合反应制得中间体芳烯酮(3);3与肼经环合反应合成了5个新型的含荧光基团的吡唑啉衍生物(5a^5e),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IR表征。并利用UVVis和FL研究了5a^5e对金属离子的选择识别性能。结果表明,5a^5e对Fe(Ⅲ)有较好的选择性识别。
罗杰伟赵波白威董军张仕禄秦大斌
关键词:吡唑啉离子识别
聚对二氧环己酮制备及等温退火被引量:1
2020年
在辛酸亚锡催化下通过开环聚合反应合成聚对二氧环己酮,在不同退火温度下(Ta=50、60、70、80、90和100℃),不同退火时长(ta=1、2和3 h)条件下,研究等温退火对PPDO再结晶性能和拉伸性能的影响。PPDO棒在90℃退火2 h具有最大结晶度(57.21%)和最大拉伸强度(41.1 MPa)。
刘锡亮冯少敏祁金张丽芳熊成东王昕白威马攀
关键词:聚对二氧环己酮等温退火再结晶
粒子尺寸与表面改性对PPDO/CaCO_3复合材料机械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选用三种CaCO3粒子[纳米粉料(nano-CaCO3,记为CC1),晶须(CaCO3 wisker,记为CC2)和偶联剂处理的晶须(silane coated CaCO3 wisker,记为CC3)]在有机溶液中与聚对二氧环己酮(PPDO)通过溶液共混制得三种不同的PPDO/CaCO3复合材料——PPDO/CC1,PPDO/CC2和PPDO/CC3。力学性能测试发现,PPDO/CC2的拉伸强度较PPDO大幅提高;但CC3与PPDO的相容性变差,导致PPDO/CC3的力学性能明显下降。
钟飞白威熊成东
关键词:聚对二氧环己酮碳酸钙复合材料
表面接枝处理的n-HA充填PLGA等温结晶行为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应用示差扫描量热计(DSC)研究了用低分子量聚乳酸(PDLLA)接枝与未接枝两种处理的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对聚乙丙交酯(PLGA)等温结晶行为及熔融行为的影响,采用Avrami方程处理其等温结晶过程,计算结晶动力学参数;同时用配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POM)研究了其结晶的晶核形态。结果表明该体系等温结晶行为可以用Avrami方程来描述;加入n-HA的两种复合材料及PLGA其结晶最快的温度都是110℃,且都是随着结晶温度的提高结晶速率变慢,但接枝的n-HA对提高PLGA基体的结晶速率、熔点及结晶活化能都比未接枝处理的要小。偏光显微镜研究得出加入n-HA的两种复合材料及PL-GA其球径形态相似,且都随温度升高而使结晶速度降低,但加入未接枝的n-HA比接枝后的结晶更快。以上结果说明接枝处理后的n-HA提高了两相界面结合,因而n-HA的异相成核能力比未接枝处理的要差。
蒋柳云熊成东李庆白威李玉宝
关键词:纳米羟基磷灰石等温结晶结晶速率
PPDO/PLLA共混物的制备及其相容性被引量:2
2014年
通过溶液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组份比例的PPDO/PLLA共混物(Pw)。通过溶度参数、扫描电镜及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Pw的相容性。结果表明:PPDO与PLLA相容性差;Pw的脆断面扫描电镜图片显示,在不同共混比例下,PLLA在基体PPDO中成典型"海-岛"式分布,且当PLLA含量超过30%时,Pw中出现部分PLLA连续相。
张晓金白威熊成东陈栋梁
关键词:相容性溶度参数
高分子量聚对二氧环己酮体外降解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对高分子量(Mν=2.8×105)的聚对二氧环己酮条状样品在37℃磷酸缓冲溶液(PBS)中的降解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定期观察其吸水率与质量损失,pH,特性黏数,降解过程中样品形态与晶体结构,热力学性能与机械性能的改化,发现此高分子量的聚对二氧环己酮在体外降解过程中质量损失与吸水率变化不大,但分子量下降明显,同时样品表面缺陷逐渐增加;结晶度与玻璃化温度随之改变,但其晶体结构基本保持不变;到第6周时,其力学强度基本消失.证明高分子量PPDO具有较慢的降解速度,显示出很好的稳定性.
白威陈栋梁李庆张志萍熊左春陈和春熊成东
关键词:聚对二氧环己酮体外降解分子量
高分子量聚对二氧环己酮结晶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配带热台的偏光显微镜(POM)和X衍射法(XRD)研究了高分子量聚对二氧环己酮(poly p-dioxanone,PPDO)的结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分子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Mw>30 000 g/mol),不但PPDO的结晶行为不受分子量的影响,同时PPDO的晶体结构也不会受到其影响,然而PPDO的球晶生长过程受却受到分子量的显著影响,其球晶生长速度与PPDO的分子量与等温结晶温度均成反比,当分子量达到277 300g/mol时,其在高温100℃时就无法结晶。
包一红张田瑶陈和春庞秀炳白威熊成东
关键词:聚对二氧环己酮分子量
制备聚(L-乳酸-co-乙醇酸)/聚D-乳酸共混物立构复合物的新方法被引量:2
2015年
首次以高分子量的聚(L-乳酸-co-乙醇酸)(PLLGA)和D-聚乳酸(PDLA)[m(PLLGA)∶m(PDLA)=3∶1,c 50 m L·g-1]为原料,氯仿为溶剂,等体积的甲醇为沉淀剂,于50℃蒸发4 h形成了PLLGA和PDLA的立构复合物(sc-PLA),其结构和性能经XRD,DSC和TGA表征。结果表明:sc-PLA的结晶度达96.2%,热失重5%温度为342℃(PLLGA为304℃)。
董军白威黄冬玲熊成东
三亚甲基碳酸酯基响应性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研究进展
2024年
脂肪族聚碳酸酯是一类可生物降解、生物相容性的材料,在生物医药方面引起广泛关注。两亲性脂肪族聚碳酸酯聚合物中,聚碳酸酯部分凭借其疏水性能处于胶束内核部位,且该部分通过物理包覆、化学键合等方式使聚合物与药物相结合,提升了响应环境下药物运输与释放的方式与能力。因此,本工作对近年来响应性脂肪族聚碳酸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阐述了具有外环境刺激响应(pH、光、温度和氧化还原)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合成、响应原理、在药物传递和释放方面的应用。
吴蓉杨绍哲蒋琴瑶贾雨耀白威马攀王庆印王公应
关键词:开环聚合脂肪族聚碳酸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