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丰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清热除湿的质量控制及有效期研究
- 邓筱华沈丽萍王建盛丰金辉
- 该课题研究采用HPLC法进行清热除湿合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法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和分离度好,可用于清热除湿合剂的质量控制。采用经典恒温加速试验法和留样观察法对清热除湿合剂进行稳定性考察,以黄芩苷的含量作为考察指...
- 关键词:
- 关键词:清热除湿有效期
- 上海浦东新区某医院急诊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
-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某医院急诊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创伤救治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2011.01-2013.05期间录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创伤数据库系统》V3.0的5070例急诊创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致伤...
- 秦龙万健宋卫东盛丰张黔赵李克方伟敏
- 创伤信息管理系统在批量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 :探讨创伤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流程对批量创伤救治的效用.方法:调取创伤数据库系统2011年1~12月交通事故批量创伤事件中的16批次89例患者急救相关数据并与实行创伤数据库信息化管理前的2010年1~12月交通批量创伤...
- 万健方伟敏赵李克宋卫东余猛进盛丰沈伟潘明华罗芸葆王永兵
- 关键词:创伤救治信息管理系统
- 上海浦东新区某医院急诊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 了解上海浦东新区某医院急诊创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创伤救治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对2011年1月~ 2013年5月期间录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创伤数据库系统》V3.0的5 070例急诊创伤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致伤原因、创伤类型、受伤部位和治疗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所纳入的急诊创伤患者中,年龄分布为3 ~100岁,平均(49.6±3.2)岁;男女比例为2.02∶1.前三种致伤原因为:跌倒/坠落伤(45.97%)、道路交通伤(31.72%)、钝器伤(11.76%);前三种受伤类型为:四肢脊柱伤(49.45%)、头颅伤(23.77%)、胸部伤(12.39%).治疗总有效率为90.14%,其中治愈率为62.13%、好转率为28.01%;90d病死率为0.97%.结论 《创伤数据库系统》V3.0的应用分析表明该医院急诊创伤患者存在较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其对医院创伤急救的资源配置和流程安排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 秦龙赵李克万健余猛进张黔宋卫东盛丰庄燕顾天来王永兵方伟敏
- 关键词:创伤急救流行病学数据库
- 创伤信息管理系统在批量创伤救治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创伤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流程对批量创伤救治的效用.方法:调取创伤数据库系统2011 年1~12 月交通事故批量创伤事件中的16 批次89 例患者急救相关数据并与实行创伤数据库信息化管理前的2010 年1~12...
- 万健赵李克宋卫东余猛进盛丰沈伟潘明华罗芸葆王永兵
- 浅谈疾病诊断相关分类DRGs付费模式实施可能性
- 中国的医疗改革在近几年不断的深化,每年用于支付医疗的费用都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大量昂贵费用的支出与服务的不断改进却远远达不到政府预期的效果,"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医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冲突越演越烈...
- 盛丰
- 关键词:疾病诊断支付医保
- 创伤信息管理系统在批量创伤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创伤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流程对批量创伤救治的作用。方法采集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创伤数据库系统2011年1—12月收录的交通事故批量创伤事件中的16批次89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设为信息化救治组(研究组)。同时采集实行创伤数据库信息化管理前的2010年1—12月交通批量创伤14批次78例患者的数据,作为传统救治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指标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创伤部位、ISS评分、救治转归等)、急救反应时间(急救到达现场用时、急救现场用时、转送医院用时、急诊滞留时间、受伤至手术开始时间等)以及不同创伤严重程度患者救治结局等。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受伤部位、多发伤构成比及IS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到达现场用时和转送医院用时研究组分别为(16.3±12.8)rain和(10.4±3.3)min,对照组分别为(18.1±14.3)min和(10.9±6.2)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急救现场用时[(12.6±8.2)min:(25.4±10.4)min,P〈0.05]、急诊滞留时间[(35.7±19.1)min:(82.3±38.8)rain,P〈0.01]和受伤至手术时间[(66.5±21.5)min:(117.7±45.3)min,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总体好转率显著优于对照组(89%:71%,P〈0.05),其中ISS≥16分者差异尤为显著(87%:68%,P〈0.01),而ISS〈16分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79%,P〉0.05);ISS/〉25分者中研究组好转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37%,P〈0.01)。结论应用创伤数据库信息化管理可显著优化批量创伤救治流程,缩短急救反应时间,提高创伤尤其是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 万健赵李克宋卫东余猛进盛丰沈伟王永兵潘明华罗芸葆杜忠华方伟敏
- 关键词:多处创伤数据库救治
- 品管圈在提高急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提高急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按照QCC活动步骤,随机抽取改善前2019年2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6060张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再次随机抽取改善后2019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急诊抗菌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施QCC活动前后急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变化,由82.18%提升至92.27%。结果通过美康系统软件随机抽取2019年5月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共7500张,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选药不合理(1.63%)、联用不适宜(1.31%)、用法用量不适宜(1.17%)、诊断与用药不符(1.23%)、选药级别过高(1.12%)、无指征使用(0.75%)及重复用药(0.53%)等7类问题,共580张,抗菌药物使用合理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活动不仅提高了急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而且使来自不同部门的圈员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及协作性均得以提升。
- 李璐奕盛丰邱彦王建金辉庄燕王燕朱文君董雅芬
- 关键词:品管圈急诊抗菌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