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真亚

作品数:19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心肌
  • 6篇消融
  • 6篇疗效
  • 5篇动脉
  • 4篇心脏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房颤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射频消融
  • 3篇起搏
  • 3篇静脉
  • 3篇急性心肌梗死
  • 3篇梗死
  • 2篇电隔离
  • 2篇动脉介入治疗
  • 2篇心肌病
  • 2篇心尖

机构

  • 14篇江苏大学附属...
  • 6篇镇江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江苏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沭阳县人民医...

作者

  • 19篇真亚
  • 15篇张国辉
  • 14篇鲍中华
  • 14篇李卫东
  • 14篇郭俊芳
  • 6篇张建
  • 5篇孙琴芳
  • 5篇张凤琴
  • 4篇蒋世忠
  • 4篇陶艾彬
  • 3篇汪健飞
  • 3篇尹春阳
  • 3篇汪建飞
  • 3篇陈蓉
  • 2篇张健
  • 1篇刘少稳
  • 1篇葛均波
  • 1篇刁占帅
  • 1篇汤丽川
  • 1篇包钟华

传媒

  • 5篇江苏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国微循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术后6个月内的血压变化及用药情况,观察该手术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对比观察15名于本院行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血压变化,观察术后血压达标率;对比观察术前术后药物使用种类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收缩压分别为(164±14)mm Hg、(138±11)mm Hg、(138±8)mm Hg、(135±7)mm Hg;舒张压分别(98±10)mm Hg、(84±9)mm Hg、(83±7)mm Hg、(81±8)mm Hg;收缩压和舒张压术前与术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血压达标率分别为66.7%、80.0%、86.7%。患者服药种类由术前的(3.6±0.9)种降至术后的(2.4±0.8)种(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结论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消融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有效、安全;术后降压效应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
陶艾彬陶天娜郭俊芳真亚鲍中华
关键词:顽固性高血压
环肺静脉消融术中肺静脉电位延迟时间与补点位置间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环肺静脉消融术中肺静脉电隔离补充消融位置与肺静脉电位延迟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57例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房颤患者,行环同侧肺静脉的线性消融和残余传导补充消融以达肺静脉电隔离。收集两侧环线左右各6个补充消融部位窦性心律下肺静脉电位延迟时间,比较其差别。结果:肺静脉电位延迟时间在右侧补充消融6个部位间无明显差异;左侧补充消融6个部位:左上肺静脉前交叉与后上、前上、前壁之间(P=0.000,0.034,0.004),后上与前上之间(P=0.032),左下肺静脉前壁与左上肺静脉后上、前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0.026)。延迟时间大于150 ms补充消融位置大多在左侧前交叉至左下肺静脉前下壁。结论:测量肺静脉电位延迟程度,可用来快速寻找左侧环肺静脉线残余传导裂隙指导补充消融。
真亚张国辉刘少稳陈松文陈岗
关键词:心房颤动肺静脉电位
B型利钠肽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效果的评价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评价B型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周内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脏功能的预测价值。方法:首次发生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0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与对照组(药物治疗组),患者入院后即刻、入院后24小时以及入院后1周,共3次抽取静脉血,床旁即刻测定B型利钠肽含量,同时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超声心动图同步评价左室形态、心功能的变化及室壁节段性运动评分。随访3月,再次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重新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1周时的B型利钠肽值与3月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介入组偏相关系数-0.863(P<0.001),对照组为-0.805(P<0.001)。3月后的介入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态检测B型利钠肽可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估。
张建汪健飞尹春阳真亚李卫东张国辉
关键词:B型利钠肽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转诊社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5年
目的 调查转诊社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制定AMI双向转诊指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调查2012年7月1日~2013年6月30日镇江市单向转诊的社区AMI患者117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65岁),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 社区AMI患者的临床特征为:非老年组男女性别比例差距大、老年组有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病史的较多、老年组发病时心功能较差、非老年组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PCI)手术较多,P<0.05.结论 转诊社区AMI患者,在性别比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病史、发病时心功能、选择急诊PCI等方面有差异.
王晶真亚邹圣容马铼枫邹圣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转诊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毛细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经静脉途径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阿霉素性心肌病模型,随机分为三组:DCM空白组(B组)、静脉移植组(C组)和静脉对照组(D组),另设正常对照组(A组)。经尾静脉注射在体外扩增并DAPI标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培养基至C组和D组大鼠,A组和B组大鼠不干预。移植后8周心脏彩超观察左室舒张末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多导生理记录仪观察左室最大压力上升速率(+LVdp/dtmax)、左室最大压力下降速率(-LVdp/dtmax),并分析组织病理学特征。结果细胞移植后8周,C组LVEF高于B组和D组;LVDD稍低于B组和D组;+LVdp/dtmax明显高于B组,也显著高于D组;-LVdp/dtmax明显高于B组和D组;C组心肌中可见带有蓝色荧光的DAPI标记的骨髓MSCs,心肌胶原容积百分比低于B组和D组,毛细血管计数高于B组和D组;C组VEGF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D组。结论骨髓MSCs静脉移植治疗阿霉素诱导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提高VEGF水平,促进心肌毛细血管新生,减少胶原纤维,改善心功能。
陈蓉张国辉蒋世忠汪健飞李卫东真亚郭俊芳张建鲍中华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移植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
多巴酚丁胺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作用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运动对心肌桥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观察8例心肌桥患者在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前后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的变化,并运用腔内多普勒技术观察壁冠状动脉的基础峰值血流速率(bAPV)、最大峰值血流速率(hAPV)、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的变化。结果多巴酚丁胺使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由用药前的平均(51.7±21.4)%增加至(90.0±12.7)%,P<0.01;壁冠状动脉近段和远段的 hAPV 分别由(19.83±5.84)cm/s 和(20.75±4.91)cm/s 增加至(31.52±10.93)cm/s 和(30.46±9.01)cm/s;壁冠状动脉近段和远段的 CFR 分别由(2.91±0.62和2.46±0.82,P<0.05)下降至(2.17±0.66和1.83±0.51,P 均<0.01)。结论运动可能使壁冠状动脉受压程度增加,CFR 显著下降。
张国辉郭俊芳真亚李卫东鲍中华姜红钱菊英樊冰葛均波
关键词:多巴酚丁胺血流动力学血流速度壁冠状动脉心肌桥
肺静脉电隔离术联合碎裂电位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肺静脉电隔离术(pulmonary vein isolation,PVI)联合碎裂电位(complex fractionated atrial electrograms,CFAE)消融对持续性房颤的疗效。方法对比观察23名于本院行房颤射频消融术的持续性房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PVI及左房顶部线性消融,其中12例联合CFAE消融,术后随访1年;观察两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消融时间、手术并发症、左房大小、左房血栓、一次手术成功率等指标。结果联合CFAE消融组总手术时间(252±35)min、X线曝光时间(42±9.1)min、消融时间(94±11)min,单纯行PVI组分别为(176±22)min、(34±7.6)min、(63±8)min,联合CFAE消融组手术各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两组手术并发症、对左房大小及左房血栓的影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合CFAE消融组一次手术成功率(75%)明显高于单纯行PVI组(64%)(P<0.05)。结论 PVI联合CFAE消融治疗持续性房颤虽增加手术、消融及X线曝光时间,但并不会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房颤消融的一次手术成功率。
陶艾彬真亚郭俊芳鲍中华
关键词:肺静脉电隔离术碎裂电位持续性房颤疗效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评价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对双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50例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按照心室电极的位置,分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组(RVS组)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组(RVA组),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QRS波的形态、宽度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与左心室后壁之间的运动延迟(SPWMD)和心室间机械运动延迟(IVMD)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前LVEF、SPWMD及IVMD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与术前相比,RVS组起搏心电图Ⅱ导联QRS波间期无明显变化,而RVA组较术前及RVS组显著延长(均P<0.05)。术后3个月随访,RVS组LVEF、SPWMD、IVMD较术前无明显变化,而RVA组LVEF较术前下降,SPWMD、IVMD较术前延长;与RVS组相比,RVA组LVEF显著下降,SPWMD、IVMD显著延长(均P<0.05)。结论RVA起搏使左、右心室不同步,与RVA起搏相比,RVS起搏尽可能地维持了双心室的正常激动顺序和双心室的同步性,比RVA起搏更接近生理性起搏。
鲍中华郭俊芳张国辉真亚李卫东汪建飞孙琴芳张凤琴
关键词:心脏起搏右心室间隔部右心室心尖部
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经冠状动脉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7例,心功能NYHAⅢ~Ⅳ级。局部麻醉下以髂后上棘为穿刺点多点穿刺抽取骨髓,经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注入。细胞移植后观察并随访患者症状、心功能和心血管事件。结果:细胞移植后6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由细胞移植前0.34±0.08提高到0.39±0.07,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左心室收缩末径、舒张末径、室间隔厚度未见明显改变。同时,患者的心功能NYHA分级提高Ⅰ~Ⅱ级。结论:经冠状动脉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是安全的且有一定的疗效。
陈蓉蒋世忠汪健飞李卫东真亚郭俊芳张建鲍中华张国辉
关键词:骨髓单个核细胞扩张型心肌病细胞移植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近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评价三维标测系统(CARTO)指导下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住院治疗的阵发性房颤患者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38—71(61±6.9)岁。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消融的主要终点为肺静脉电隔离,术后口服华法林及抗心律失常药物3个月,术后1,3,6个月复查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32例患者均实现肺静脉电隔离,在术后至少3个月的随访中,6例复发,单次消融成功率为81.25%。6例复发患者中2例接受再次消融并成功,两次消融成功率为87.5%。结论:三维标测系统指引导管环肺静脉线性消融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疗效高,安全性好。
李卫东真亚鲍中华张国辉郭俊芳张建尹春阳陶艾彬
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消融电隔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