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宇远
- 作品数:10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探讨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口腔溃疡患者3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实验组各100例。空白组不给于任何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未添加独一味成分的口腔贴膜治疗,实验组采用独一味口腔贴膜治疗。3组疗程均为5 d。比较3组治疗疗效、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治疗前后唾液Ig G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空白组(35.00%)和对照组(81.00%)(P<0.0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00%)高于空白组(35.00%)(P<0.05);实验组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P<0.05);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唾液Ig G水平治疗后明显降低,且低于空白组(P<0.05);实验组唾液Ig G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3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3.00%)低于空白组(48.00)和对照组(15.00%)(P<0.05);对照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率(15.00%)低于空白组(48.00)(P<0.05)。结论:中药独一味口腔贴膜的研制及其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 徐斌石宇远汪柳静陈吉俊余静徐明
- 关键词:口腔溃疡
- 一种便携式口腔黏膜给药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口腔黏膜给药器,包括:底座,其上方设置有上颚撑架,上颚撑架的一端通过铰接座与底座铰接;底座的内部安装有支撑装置,两个上颚撑架之间连接有给药装置,支撑装置用于对上颚撑架的支撑;支撑装置包括旋转平移...
- 王梁石宇远马诞骅
- 开窗减压术治疗大型颌骨囊肿3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 以开窗减压术对30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治疗,并探讨该术式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间宁波市第二医院口腔科收治30例大型颌骨囊肿患者,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从患者口腔给予开窗减压引流术,将囊肿的囊液吸出,使囊腔与口腔相通呈开窗状态,切除囊肿表面菲薄骨板和附着囊壁组织,用3%的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对囊腔进行反复冲洗后,将开窗口处囊壁和口腔黏膜组织进行对缝,用碘仿纱条填塞开窗口。术后1周将碘仿纱条抽出,用囊肿塞维持开窗处创口不闭合,确保引流口通畅。术后定期复诊复查患者CT片和口腔全景片,随访24个月观察患者囊腔变化及内颌骨骨质增生情况。结果 30例患者术后均随访24个月。术后3个月,囊肿轮廓逐步变小,囊肿长径平均缩小57%;术后6个月,囊肿长径平均缩小85%。术后12个月,18例患者囊腔基本消失,功能基本恢复,其中2例含牙囊肿和1例根尖囊肿完全消失;其余12例患者术后6~12月内行二期刮治术后囊肿消失。3例患者术后出现下牙槽神经感觉的异常,术后4个月后自行消失。患者术后随访均未见复发,且无明显不良并发症。结论 开窗术手术可有效治疗大型颌骨囊肿,具有方法 简单、并发症少的优点,且可保持颌骨完整性。
- 吴伟潘凌峰石宇远
- 关键词:颌骨囊肿保守治疗开窗减压术
- 链霉素在三叉神经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是一种临床上的常见疾病,链霉素局部封闭疗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具体操作方法各不相同,导致疗效不一;本文通过对链霉素局部封闭操作方法的改良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9年8月-...
- 石宇远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封闭疗法临床药理
- 颞下颌关节慢性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患者60例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慢性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以及对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颞下颌关节慢性损伤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颞下颌功能改善情况、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以及疼痛值、开口度以及侧向运动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疼痛值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开口度、侧向运动都有所升高,观察组(30.12±7.12、7.56±1.03mm)高于对照组(27.89±3.02、5.98±0.99mm),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CMI、DI、JP、JN、MP以及MM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CMI、DI、JP、JN、MP以及MM都有所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进行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为95.00%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颞下颌关节慢性损伤功能障碍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效果显著。
- 徐斌方忠朝石宇远徐明
-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疗效
- miR-122靶向调节DUSP4表达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究miR-122靶向调节双特异性磷酸酶4(DUSP4)表达对口腔鳞癌(OSCC)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方法 向OSCC(CAL27)细胞分别转染miR-122 mimic(miR-122 mimic组)和miR-NC(NC组),另设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DUSP4的蛋白含量;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实验检测miR-122对DUSP4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并采用MTT法检测DUSP4对CAL27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 转染72 h后,miR-122 mimic组细胞活力低于NC组(P <0.05),NC组与Control组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iR-122 mimic组细胞内DUSP4蛋白水平低于NC组(P <0.05),Control组与N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双荧光素酶活性实验检测表明,miR-122能够抑制DUSP4基因表达(P <0.05)。MTT显示转染DUSP4过表达质粒能够部分消除miR-122 mimic对CAL27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且能提高CAL27细胞的活力水平。结论 miR-122靶向抑制DUSP4表达,进而抑制CAL27细胞活力。
- 陈吉俊石宇远马诞骅高红燕王梁
- 关键词:MIR-122口腔鳞癌细胞活力
- lncRNA HOTAIR靶向miR-122促进口腔鳞癌细胞的增殖及迁移
- 2024年
- 目的 探究长链RNA(lncRNA)同源盒基因转录反义(HOTAIR)对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人舌癌细胞(CAL27)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转染pcDNA空白质粒)、HOTAIR组(转染pcDNA-HOTAIR质粒)及HOTAIR+miR-122组(转染pcDNA-HOTAIR质粒+miR-122 mimic)。采用RT-PCR法检测细胞中HOTAIR和miR-122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OTAIR对miR-12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结果 CAL27细胞转染pcDNA-HOTAIR质粒后,miR-122水平降低(P <0.05)。与NC组比较,HOTAIR组细胞活力及细胞划痕愈合率显著提高(P<0.05)。与HOTAIR组相比,HOTAIR+miR-122组细胞活力和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降低(P <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表明HOTAIR能够抑制miR-122基因表达。结论 过表达HOTAIR能够促进CAL27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HOTAIR靶向抑制miR-122基因表达有关。
- 石宇远陈吉俊高红燕马诞骅王梁
- 关键词:MIR-122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一种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测量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口腔黏膜病损面积测量装置,包括照明灯罩,照明灯罩的中部固定穿插连接有摄像镜头,照明灯罩上设置有标记机构,标记机构包括多个刻度标记,照明灯罩外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内腔中螺纹穿插连接有连接杆...
- 王梁石宇远马诞骅
- miR-19a过表达对口腔鳞癌细胞CAL27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究miR-19a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其机制与GRK6介导的PKC表达变化是否有关。方法脂质体法向CAL27细胞分别转染miR-19a模拟物(mimic组)和对照随机序列(对照组),RT-PCR检测miR-19a水平,MTT法检测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验CAL27各组细胞迁移能力。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GRK6和PKC的表达。结果转染后的CAL27细胞株miR-19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9a过表达的CAL27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R-19a过表达增强了CAL27细胞的迁移能力;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iR-19a过表达组的GRK6蛋白水平下降,而PKC蛋白含量升高(均P<0.05)。结论miR-19a具有增强CAL27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GRK6介导的PKC表达变化有关。
- 马诞骅陈吉俊石宇远石宇远高红燕田柳王梁
- 关键词: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
- 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17年
-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及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感染和制定应对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2 100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术后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病原菌分布及引发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对感染患者的送检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使用仪器为美国Biolog公司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100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中,术后发生感染14例,术后感染率为0.67%;14例术后感染患者的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5例占35.71%,其次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占28.57%;14例术后感染患者共分离出2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株占56.00%,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克雷伯菌属为主,分别占32.00%和12.00%;革兰阳性菌11株占44.00%,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36.00%;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伤口异物、使用抗菌药物及手术时间≥3h为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影响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较多,且感染大多数因多种影响因素互相关联而引起,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术后感染率。
- 徐斌石宇远徐明方鞑
-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感染病原菌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