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质的研究设计:教师课题研究的质量保证被引量:1
- 2013年
- 质的研究设计就是对"做研究"过程的一个设想,它在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统观许多教师课题研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缺少研究设计框架。质的研究范式有着严格的设计要求和内在结构,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概念的可操作化表述,对应概念内涵的问题细化,研究取向的阐明,研究策略的选择,资料收集与整理的规划,研究伦理的观照、研究反思等。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研究素养,保证研究质量,需要从师范生的研究方法课程,教师科研激励机制,课题申报,以及教育研究本身进行反思。
- 石建伟谢翌
- 关键词:教师
- 走近“白板”心灵:大班幼儿生命过程前概念的个案研究
- 孩子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在经历生命的同时也在思考生命。思考使得孩子具有一百种关于生命的想法,了解这一百种想法是现代幼儿园教育变革的基点。然而,在他们稚嫩的心灵中,生命究竟是什么?相关研究表明,幼儿存在朴素生物理论,而且,...
- 石建伟
- 关键词:大班幼儿
- 幼儿生命教育的反思与重建被引量:2
- 2013年
- 对生命之爱需要从小播种。现实中的幼儿生命教育被窄化为安全教育和对死亡的回避。究其缘由,主要是因为父母对独生子女的过分关爱、教师不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科技文化的虚无性及去文化性使然。应该如何开展幼儿的生命教育,需要从生命教育目的、生命课程内容以及课程实施方式等方面进行反思和重建。
- 石建伟周神珍曾勇谢翌
- 关键词:幼儿生命教育归因应然取向
- 大班幼儿的生命观:儿童哲学的视角被引量:1
- 2017年
- 幼儿能够通过群体探究建构自己的生命哲学思考。“无知”是幼儿进行哲学思考的优势,他们在生命思考中表现出朴素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法思维。从儿童哲学的角度解读幼儿的生命观念有助于理解幼儿的生活境遇,反思生命教育的不足,克服对幼儿生命认知的偏狭理解。幼儿关于生命的哲学思考应该成为幼儿因课程资源,幼儿园的生命教育可以与哲学融合,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超越“做中学”,走向“做中思、做中建构”。
- 石建伟
- 关键词:大班幼儿生命观儿童哲学
- 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现状、特征与影响因素研究
- 2016年
- 研究者对5-6岁儿童生命过程前概念的发展现状、特征与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5~6岁儿童的生命过程前概念具有经验性、表象性、不稳定性、自我中心性、“童话”色彩、模糊的因果联系等特点,其主要影响因素有童话故事、父母教育、网络和电视媒体、幼儿园课程、生活场景、书籍、经验范围内的逻辑推理能力等。研究者据此提出,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要尊重与珍视儿童的智慧,支持儿童的理论建构。
- 石建伟谢翌
- 关键词:生命过程前概念
- 学生发言体验的现象学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采用现象学的方式收集资料,研究学生的发言体验。学生的发言体验与学生对待发言的态度紧密相关,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影响学生课堂发言行为的主要因素有文化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问题的特点和班级容量等。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有助于建立学生主动学习、师生互动对话的课堂。关注学生发言体验有助于探寻和建构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动力情境、建构学生主动发言的课堂文化以及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评价文化。
- 谢翌石建伟邱霞燕
- 关键词:课堂发言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