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永洲
- 作品数:11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论孔孟的人格范式被引量:6
- 2005年
- 孔孟在对伯夷、柳下惠、伊尹等圣贤、权威的人格价值评判中,形成了四种人格范式:“圣之清者”———不降不辱、独善其身;圣之和者———降志辱身,身处污泥而不染;“圣之任者”———忍辱负重、兼善天下;“圣之时者”———金声而玉振。“君子”、“大丈夫”、“大人”、“士”等,是孟子对人格典范的再创造和权力、权威的人格化。孔子以人格为本位,是一种“无可无不可”、“愚不可及”的生存智慧和道德之术,孟子以天下、道义为本位,是人格权威和人格统治在儒家精神世界的建立。
- 秦永洲
- 关键词:人格范式
-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正统之争与正统再造被引量:30
- 1998年
- 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政权“各言应历数,人谓迁图新”,正统与僭伪之争成为当时鲜明的时代特征。入主中原的夷族“假中国礼乐文章”,接过传统文化的旗帜,在汉族地主的导引下,再造中华正统,使中国文化以几千年从未间断的形式发展下来。中华正统之争与再造的积极意义,即在于此。
- 秦永洲
- 关键词:华夷
- 近代山东服饰变迁述论被引量:9
- 2002年
- 近代山东的服饰变迁,是政治变革、西俗东渐和文明开化的产物。以新潮服饰为先导的多元化服饰结构的形成;服饰上华夷大防的消失;服饰新潮的领导者由个体名人、妓女,转变为具有高层文化素养的学界群体,都反映了山东服饰近代化的进程。然而,服饰变迁又来自中国国情和传统服饰文化“根”的呼唤:实现民主共和的革命与“易服色”成为跨越时代的知音;剪发易服暗示着帝制与共和的抉择,曾被人讪笑的“大脚”适应了男人的审美要求;等级服饰框定的审美是一种雷同型的和谐美,而不是超越型的反差美。步履蹒跚的山东服饰印记着山东人重礼义名节、自尊自信、保守内敛的个性。
- 秦永洲
- 关键词:服饰变迁
- 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变异中的新文化因素被引量:3
- 2004年
-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风气变异蕴涵着许多积极革新的文化因素 :“重家族 ,轻君臣”成为士族官僚们共同的价值选择 ,它最积极的意义就是把族姓阀阅放在与皇族分庭抗礼的平等位置上 ,甚至是凌驾于皇族之上 ;追求放荡狂达的行为方式 ,引发了由“分餐”、席地跪坐向“伙食”、垂足而坐等新生活方式的转型 ;聚敛财富、夸富斗奢 ,不仅强化了官僚们的经济创收意识 ,冲破了“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的传统禁区 ,而且推动了中国衣食住行等大幅度的更新 ;妇女们对礼教的蔑视和发泄 ,创造了相对宽容的文化氛围 。
- 秦永洲
- 关键词:魏晋时期南北朝时期社会风气经济观念女性意识
- 清末民初山东的服饰变迁与中国服饰文化传统
- 清末民初山东的服饰变迁,是社会政治变革、西俗东渐和近代文明开化的产物.虽然其中蕴涵着对西方服饰挑战的被迫回应,而不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在近代的自然延续,但在它变异和传承过程中,似乎又是按照服饰传统为它准备的蓝图进行的.当急...
- 秦永洲
- 关键词:清末民初服饰变迁文化传统
- 文献传递
- 山东山岳文化述略
- 2011年
- 孔子的"仁者乐山"是山资源的开发,体现了对人类生活的呵护;古代山岳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无意识的和非功利的,是诸多文化名人的活动而引起山岳知名度的增重和升值。山东山岳文化不仅具备山、海、日的综合特征,还鲜明地反映着齐鲁文化的基本特征,蕴涵着深刻的哲理和浓厚的伦理道德精神,体现着儒家思想的种种价值观。泰山是全国,更是山东山岳文化独一无二的形象代表。
- 秦永洲
- 浅析中国古代旅游与西方的差异被引量:2
- 2009年
-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迥异,造就了不同的旅游风格。中国古代的旅游属内向、静态、求同类型,足迹基本停留在"国内",故国神游、旧地重游,成为通常的旅游选择;西方旅游属外向、动态、求异类型,浩渺又瞬息万变的大海,"国外"陌生遥远的世界,成为他们首选的旅游景点。中国旅游是层次性的,上层社会成员是旅游的主体,旅游充满血缘亲情特色,一般是扶老携幼,阖家共游;西方旅游是全民性的,且多个人单独旅游。在旅游价值观上,中国多注重实惠、收获和观物比德;西方多注重休闲和感情释放。在旅游审美上,中国讲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偏向于身心与自然山水的交融;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偏向于登山、冲浪、攀岩等征服自然的参与性行为。
- 秦永洲邓丽丽
- 关键词:旅游旅游主体旅游审美
- 隋唐时期南风北渐述论被引量:2
- 2006年
- 魏晋以来,以洛阳、建邺(今南京)为中心凝聚成南北两个风俗区。南方从“地广人稀”到“地小人众”,其风俗文化也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选择。隋唐时期,饮茶、“试儿”、生日、拔河、踏青、族谱等诸多的民俗事象纷纷由南方传到北方,这种“文化北返”的现象说明,南方在风俗文化上已居新潮和领先地位。
- 秦永洲
- 关键词:南人北人
- 古代婚姻风俗的特点与中国人的婚姻观念被引量:3
- 2000年
- 中国人恋爱、结婚、情欲、生子是一致的,而不是分离的;重婚礼,轻法律;主动求婚者低下,被追求才高尚,印记着“男不亲求,女不亲许”,相敬如宾是对性爱价值的否定;白头偕老是双方人身的终生占有;“男儿只怕找错行,女儿只怕嫁错郎”,妻子对丈夫的惰性依赖。
- 秦永洲
- 关键词:婚礼白头偕老郎才女貌
- 中国旌表制度溯源被引量:18
- 2007年
- 旌表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维持社会风教的重大动力之一,其源头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旌"、"表"二字字义的发展为"旌表"一词的构成奠定了基础,而且于先秦时期的史籍中即能觅得此词的最早影踪;先秦时期一些表彰的内容和方式,堪称后世旌表制度的典范;先秦是旌表制度的萌芽时期,此时的旌表带有原始性和弱势的一面,又具有开创性和典型性的特征。
- 秦永洲韩帅
- 关键词:旌表先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