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美玉
- 作品数:19 被引量:123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文旅融合背景下影视旅游基地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襄阳唐城为例
- 当下文旅融合已成为区域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影视旅游因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影视文化的丰富性、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性,成为当下文旅融合的重要模式之一。本文从文旅融合视角出发,以襄阳唐城为例,从整体环境、基础设施、文化内...
- 秦美玉唐诗
- 关键词:影视旅游可持续发展
- 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居民旅游感知与态度研究被引量:11
- 2014年
- 西昌彝族火把节作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节庆旅游品牌,其旅游实践活动对遗产地所带来的影响一直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利用相关田野调查、问卷及其数据分析,对其"双轨制"办节模式下形成的西昌市区、普格县、布拖县三处遗产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与态度进行比较研究,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遗产地旅游实践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对策,以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协调发展。
- 秦美玉
- 关键词:居民感知火把节
- 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案例教学法价值挖掘与实施--基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实践
- 2024年
- 国家思政类系列教育改革政策对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提出新的时代要求。任何教育教改理念贯彻到最后都必须落实在“课程—课堂”教学实践的成功推进上,本文以有机链接思政育人理念与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为宗旨,在总结旅游管理专业思政课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思政课程建设的案例教学法,并针对思政价值“三业”共创路径进行分析,最后以“旅游文化学”思政课程建设的组织与实施为实证,以期为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秦美玉宋雪茜
-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 灾后羌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 2018年
- 当下,中国制度特色背景下羌族地区灾后城镇重建任务业已完成。围绕国家宏观战略性的灾后城镇、产业、文化重建的系列规划内容,羌族地区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城镇体系与功能完善之间初步实现了协调发展态势,客观上促成羌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了一次跨越发展,形成许多不同产业支撑、职能特点的新型城镇(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极点与轴线廊道。从灾后羌族地区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实践出发,通过对茂县、汶川县、北川县、理县的实地调研,构建出羌族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城镇化发展成效进行跟踪与测度,所得相关实证结论为灾后重建时期羌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的纵向推进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与实证参考。
- 秦美玉吴建国
- 关键词:城镇化发展实证
- 民族节事旅游研究综述被引量:1
- 2013年
- 民族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节事旅游成为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受到业界及学界广泛关注,并取得一系列成果。本文以人类学、经济学等学科视角对民族地区节事旅游研究特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最后对研究趋热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学理研究及旅游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 秦美玉
- 关键词:民族节事旅游
- 红色旅游开发研究
- 在国家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政策的推动下,众多红色旅游开发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需要红色旅游开发的基础理论及资源评价体系来指导红色旅游的开发.本文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从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研究的实际,特别是存在的...
- 秦美玉
- 关键词:红色旅游旅游开发旅游资源评价
- 文献传递
- 民族节事旅游体验质量评价及对策研究——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被引量:15
- 2013年
- 提高游客体验质量对目前众多民族节事旅游经济效益低下、重游率不高的现状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东部沿海地区,民族地区特殊的经济、地理背景决定了其游客旅游体验质量评价体系的区域性特征。以凉山州彝族火把节为个案,尝试构建适合民族地区节事旅游体验质量评价量表内容,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加以实证,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游客旅游体验优化的对策与建议。
- 秦美玉
- 关键词:旅游体验火把节
-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羌笛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与思考——兼论震后羌族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路径被引量:3
- 2014年
- 震后各级政府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其保护措施的应急性特征较为明显,这种"发展性保护"模式是民族文化生态保护的理想模式,数年后包括羌笛在内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仍令人担忧。本文采取田野调查等方法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阿坝州茂县羌笛的保护与传承现状进行走访调查,并根据样本基础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其有效传承与发展的瓶颈所在,最后从民族文化生态发展路径角度提出相应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民族地区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秦美玉杨舒寒
- 关键词:羌笛民族文化生态
- 民族文化生态发展机理及对策研究——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而旅游经济在民族地区旅游实践中常表现出民族文化同化、失真甚至消失等现象。鉴于此,文章以凉山州彝族火把节为个案,在对民族文化生态内涵、价值及内部发展机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为提高彝族火把节现代化社会适应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 秦美玉吴建国
- 关键词:旅游民族文化生态
- 羌族文化生态、形态及演化路径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羌族文化生态系统在灾后产业重建、城镇重建及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受到威胁与挑战,如何应对生态环境的剧烈变迁,如何科学论证、设计其文化形态演化路径及类型成为羌族文化生态发展的瓶颈所在。本文从民族文化生态与形态基本概念和二者关系入手,结合灾后羌族文化发展的社会实践,总结归纳出民族文化形态的四种演化路径,希冀为民族文化生态基础理论的完善和灾后羌族文化重构的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
- 秦美玉李钊
- 关键词:羌族文化生态文化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