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鹏
- 作品数:40 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含MoDDP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及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采用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曲轴箱模拟试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考察了含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简称MoDDP)润滑油的氧化安定性及摩擦学性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原子发射光谱(ICP)、紫外荧光硫测定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对曲轴箱模拟试验前后油样及其润滑钢球磨斑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DDP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可有效提升油品初始氧化温度,降低曲轴箱模拟试验中油样的氧化程度;曲轴箱模拟试验中,MoDDP的加入使高温沉积物明显增多。沉积物元素分析结果显示,S,P,Mo等MoDDP特征元素是其重要组成;曲轴箱模拟试验后,油样润滑性能显著降低,结合油液元素分析及摩擦副表面分析认为,试验造成的液相中S,P,Mo元素的流失是其主要原因。
- 邵毅陈国需程鹏肖德志
- 关键词:抗氧化性摩擦学性能PDSC
- 润滑脂中层状二硅酸钠对二硫化钼的替代作用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二硫化钼单剂作为锂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与其和改性层状二硅酸钠的复配体系在润滑脂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比较,采用EDX检测了钢球表面的元素。结果表明,添加1%质量分数二硫化钼单剂的润滑脂具有最佳的摩擦学效果,当添加二硫化钼+层状二硅酸钠复配组合,并控制添加总质量分数在1%范围内时,润滑脂在中高负荷下的摩擦学性能好于添加二硫化钼单剂的润滑脂,层状二硅酸钠能部分取代二硫化钼,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 张哲陈国需程鹏陈力陈汉林夏迪
- 关键词:二硫化钼层状二硅酸钠复配体系
- 新一代钢铁材料细晶钢的摩擦学性能初探被引量:1
- 2005年
- 在HQ-1摩擦磨损试验机上,对比了新型钢铁材料细晶钢和普通45号钢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硬度较小的细晶钢比硬度较大的45号钢具有更好的摩擦学性能,其减摩抗磨机理主要是由于晶粒细化的结果。
- 程鹏赵立涛陈国需李华峰
- 关键词:钢铁细晶摩擦学减摩抗磨
-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在锂基润滑脂中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7
- 2015年
- 合成了有机钼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MoDTC),并确定主要官能团及元素含量。采用热重分析仪测试了其热稳定性能;采用四球摩擦磨损机评价了其在锂基润滑脂中的摩擦学性能,并与二硫化钼(MoS2)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oDTC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载荷为392N时,MoDTC添加量为3.0%时达到最佳减摩作用,比基础脂试验时平均摩擦因数降低40.2%,添加量为2.0%时到达最佳抗磨作用,比基础脂试验后钢球磨斑直径减小29.8%。
- 夏迪陈国需程鹏任改梅
- 关键词:锂基润滑脂摩擦学性能
- 几种修复促进剂对TiO_2/SiO_2纳米添加剂减摩及修复效果的影响
- 2006年
- 在昆仑牌GL-5车辆齿轮油中研究了4种修复促进剂对TiO2/SiO2纳米添加剂减摩及修复效果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修复促进剂的加入能有效降低TiO2/SiO2纳米添加剂的摩擦因数,提高表面修复量,其中最大减摩性能可提升28.2%,最大修复量可提高133.3%。磨痕表面SEM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修复促进剂后修复层更光滑、平整。修复促进剂对减摩和修复的促进作用可能是由于修复促进剂在摩擦过程中释放出负离子自由基,从而降低TiO2/SiO2纳米粒子的反应活化能,使TiO2/SiO2纳米粒子更易同金属基体形成耐磨复合膜。
- 程鹏李华峰赵立涛陈国需王新华
- 关键词:添加剂减摩摩擦学
- 铈掺杂白云母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减摩抗磨机理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机械力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了稀土铈掺杂白云母(Muscovite,MC)的复合粉体(Ce-MC),表征了粉体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和粒径分布。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比较了MC和Ce-MC作为润滑脂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对磨损表面进行了SEM、EDS和XPS分析,并探讨了Ce-MC的减摩抗磨机理。结果表明:CeMC复合粉体中铈化合物包覆在白云母粉体表面,主要物相为CeO_2;Ce-MC和MC作为添加剂均能提高锂基润滑脂的减摩抗磨性能,且Ce-MC复合粉体的摩擦学性能优于MC单体;Ce-MC优良的摩擦学性能与其磨损表面Ce-MC的物理吸附膜和主要成分为Fe_2O_3、SiO_2的化学反应膜有关。
- 杜鹏飞陈国需宋世远史永刚程鹏杨皛
- 关键词:白云母复合粉体
- 修复促进剂对Ti/Si型纳米添加剂修复增效性能的研究
- 在昆仑牌 GL-5齿轮油中研究了4种修复促进剂对 Ti/Si 型纳米添加剂的修复增效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修复促进剂的加入可使 Ti/Si 型纳米添加剂的减摩性能提高28.2%,修复量提高133.3%,修复层更光滑、平整....
- 程鹏李华峰赵立涛陈国需王德岩
- 关键词:添加剂减摩
- 文献传递
- MoDDP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MoDDP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考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仪(EDS)分析了磨斑表面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探讨了MoDDP的润滑作用机理。结果表明:MoDDP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和极压性能,392 N载荷下抗磨减摩效果最佳;1%和0.75%分别为油品最佳减摩和最佳抗磨的MoDDP添加量。SEM和EDS分析结果表明,S、P、Mo等MoDDP特征元素参与了摩擦过程,反应生成的含S、P、Mo化合物在提高油品润滑性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 邵毅陈国需程鹏杜鹏飞
- 关键词:摩擦学性能润滑机理
- 油溶性有机钼作为摩擦改进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16年
-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有机钼添加剂因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在润滑剂中得到广泛应用。回顾了油溶性有机钼添加剂的发展历史,综述了硫磷型有机钼添加剂改善摩擦学性能的作用机理,总结了非活性有机钼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目前有机钼添加剂的最新研究热点,最后展望了有机钼添加剂的研究前景。
- 肖德志陈国需程鹏林彬
- 关键词:反应膜
-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制备了不含磷有机钼化合物——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N1),并确定了其分子结构和元素含量。考察了N1的热稳定性能及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对400SN基础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对比了N1与国外2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N2、N3)产品在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差异,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表征推测了N1的润滑作用机理。结果表明,N1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能显著提高400SN基础油的抗氧化性能;相同实验条件下,与N2、N3相比,N1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由于润滑过程中,N1发生摩擦化学反应,在摩擦表面形成了含Mo、S元素的化学反应膜,从而减小了摩擦和磨损。
- 夏迪陈国需程鹏杨鑫任改梅陈汉林
- 关键词:润滑油抗氧化性能摩擦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