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穆晶

作品数:36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病理
  • 15篇临床病理
  • 15篇结核
  • 10篇淋巴
  • 8篇临床病理特征
  • 8篇病理特征
  • 7篇腺癌
  • 6篇融合基因
  • 6篇淋巴瘤
  • 6篇免疫
  • 6篇基因
  • 6篇激酶
  • 6篇间变性
  • 6篇间变性淋巴瘤...
  • 6篇肺结核
  • 6篇病理学
  • 5篇阳性
  • 4篇肿瘤
  • 4篇组织化学
  • 4篇细胞

机构

  • 36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2篇天津市海河医...
  • 2篇北京市结核病...
  • 2篇透彻影像(北...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西藏自治区人...

作者

  • 36篇穆晶
  • 22篇张海青
  • 14篇董宇杰
  • 12篇车南颖
  • 9篇赵丹
  • 7篇蔡毅然
  • 7篇刘子臣
  • 6篇周立娟
  • 5篇张莉
  • 5篇曲杨
  • 4篇张晨
  • 4篇苏丹
  • 3篇刘红刚
  • 3篇吴卫华
  • 2篇张宗德
  • 2篇李雪莲
  • 2篇潘丽萍
  • 2篇周新华
  • 2篇王子彤
  • 2篇吕岩

传媒

  • 12篇结核病与胸部...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4篇中国防痨杂志
  • 3篇中华病理学杂...
  • 3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泌尿外科杂志...
  • 1篇结核病与肺部...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6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阳性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融合基因阳性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收治的34例ALK融合基因阳性肺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系统对术后标本进行染色,检测ALK蛋白表达情况,同时应用DNA直接测序法检测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的突变状态。结果34例ALK融合基因阳性肺腺癌患者中,男20例,女14例;中位年龄49岁。吸烟11例,不吸烟23例。临床分期为ⅠA期5例,ⅠB期1例,ⅡA期2例,ⅢA期16例,ⅢB期5例,Ⅳ期分4例,未明确分期1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所有患者的肿瘤组织均表现为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内ALK蛋白强颗粒状着色。组织学表现为实体型为主伴黏蛋白分泌14例,腺泡样为主10例,乳头状为主6例,微小乳头状为主3例,胶质样腺癌1例,其中肿瘤组织伴有黏液分泌18例,伴有筛状结构10例,伴有印戒细胞6例。34例患者中,仅有1例为ALK融合基因阳性与EGFR基因突变(21 L858R)共存。有24例患者获得随访,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1.0个月。结论 ALK融合基因阳性的肺腺癌具有比较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实体型为主伴黏蛋白分泌、腺泡样为主、印戒细胞和筛状结构是其较为典型的组织学形态,大多与EGFR基因突变不共存。
董宇杰周立娟王敬慧蔡毅然穆晶张海青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肺平滑肌瘤病1例临床病理及组织起源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肺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组织起源。方法通过光镜及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复习,探讨肺平滑肌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结果患者为中年女性患者,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双肺多发小结节样病变,经开胸肺活检,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显示为平滑肌源性肿瘤,参考文献及l临床病理特点,最后诊断为肺平滑肌瘤病。结论肺平滑肌瘤病是~种少见的肺内良性肿瘤,患者多为中年女性,有子宫平滑肌瘤病史,组织起源不清,预后良好。
曲杨张海青赵丹穆晶焦媚
关键词: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
翻转课堂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考被引量:7
2016年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利用课下时间完成知识的传授,利用课堂时间完成知识的内化,将其应用于病理学教学中,不仅解决了传统病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运用病理知识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翻转课堂是信息时代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新的教学模式。
穆晶张海青车南颖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模式
原发性肺鳞癌回盲部转移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肺癌消化道转移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原发性肺鳞癌回盲部转移的病例,并对肺癌胃肠道转移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56岁男性,突发右下腹疼痛伴咳嗽、咯痰,发现头顶部肿物1个月。以“急腹症”为首症就诊,手术病理证实为回盲部鳞癌、癌性穿孔,经支气管镜活检确诊为肺鳞癌,同时合并多部位转移。结论肺癌胃肠道转移较为少见,诊断困难,预后较差。HE染色结合TTF-1、CK7、CK20等免疫组织化学指标,有助于鉴别肿瘤是肺来源还是消化道来源。
吴卫华穆晶仝丽刘喆
关键词:肺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肺癌病理诊断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索建立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人工智能肺癌辅助诊断系统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至2019年之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保存的519例肺部组织切片(包括正常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扫描成数字切片,分为316张训练集和203张内部测试集。训练集由病理医师进行标注,使用基于ResNet-50的DeepLab v3图像分割模型建立肺部癌区像素级识别模型。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将胃部癌区识别模型的参数作为初始值,通过迁移学习策略对肺部癌区识别模型参数进行二次训练优化。再分别利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203张内部测试集以及从美国癌症影像档案(TCIA)数据库获得的1081张外部测试集对已建立的辅助诊断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在较少样本量的情况下,迁移学习模型比普通模型显示出更好的识别准确度[曲线下面积(AUC)值0.988∶0.971,Kappa值0.852∶0.832]。此外,对外部测试集,该研究建立的迁移学习模型诊断AUC值为0.968,Kappa=0.828,表示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推广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人工智能肺癌病理辅助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外部推广性。随着病理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深入,迁移学习方法有助于缩短诊断模型训练周期,提高诊断模型的准确性。
赵丹车南颖宋志刚刘灿城王朗石怀银董宇杰林海峰穆晶英兰杨庆婵高亚南陈玮姗王书浩徐葳金木兰
关键词:肺肿瘤人工智能
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评估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诊断耐药结核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确诊结核病住院患者4551例。以表型药敏试验和GeneXpert结核分枝杆菌及利福平耐药(Xpert MTB/RIF,以下简称"Xpert")检测为金标准分析探针熔解曲线法的准确性,并评估该技术作为常规耐药诊断方法的补充,提高耐药结核病诊断阳性率的临床价值。结果以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和氟喹诺酮耐药的灵敏度分别为14/15、95.7%(22/23)、2/4、8/9;特异度分别为92.0%(115/125)、93.2%(109/117)、90.4%(123/136)、93.9%(123/131);总符合率为92.1%(95%CI:89.6%~94.1%),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63(95%CI:0.55~0.72),以Xpert检测结果为标准,该技术对利福平耐药检测的灵敏度为93.6%(44/47),特异度为100%(310/310),符合率为99.2%(95%CI:97.6%~99.7%),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96(95%CI:0.93~0.99);在4551例结核病确诊患者中联合应用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后,获得有效耐药信息的患者比例从83.3%提高到87.8%(P<0.01);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氟喹诺酮耐药、耐多药以及准广泛耐药检出人数分别增加了3.2%、14.7%、22.2%、13.7%、11.2%以及12.5%。结论探针熔解曲线法进行结核病耐药诊断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可以作为常规耐药诊断方法的补充,有效提高耐药结核病诊断阳性率。
车佳璐刘子臣李琨杜伟丽赵丹穆晶董宇杰车南颖
关键词:结核抗多种药物性石蜡包埋
分子病理学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及其耐药性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 评价分子病理学方法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及其耐药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临床症状和体征均符合颈部淋巴结结核、抗结核药物治疗均有效)的全部97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结核组);以及符合纳入标准(通过病理学或临床检测结果明确诊断为其他淋巴结疾病)的全部20例其他淋巴结病变患者(非结核组)的石蜡包埋标本。所有标本以萋-尼(Z-N)抗酸染色法查找抗酸杆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异基因序列IS6110;以临床最后诊断为标准,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能;并对FQ-PCR检查结果为阳性且结核分枝杆菌DNA含量满足耐药突变检测下限的标本,以探针熔解曲线法检测利福平、异烟肼耐药相关基因突变情况。结果 以临床最后诊断为标准,抗酸染色和FQ-PCR检测结核组的敏感度分别为22.7%(22/97)和67.0%(65/97);FQ-PCR技术检测敏感度明显高于抗酸染色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3,P〈0.001)。抗酸染色和FQ-PCR检测非结核组标本均为阴性,特异度均为100.0%(20/20)。抗酸染色和FQ-PCR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00.0%(22/22)和100.0%(65/6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1.1%(20/95)和38.5%(20/52),符合率分别为35.9%(42/117)和72.6%(85/117)。对41例FQ-PCR检查结果为阳性且结核分枝杆菌DNA含量满足耐药突变检测下限的患者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检测,利福平和异烟肼可评估标本分别为10份(例)和27份(例),其中利福平耐药1份(例),异烟肼耐药13份(例)。 结论 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石蜡包埋标本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并且能筛查可能的耐药患者,可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正确诊断与合理化治疗提供依据。
穆晶刘子臣宋婧李琨车南颖刘红刚
关键词:核酸扩增技术DNA探针结核抗多种药物性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肺癌病理诊断
2020年
目的探索建立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人工智能肺癌辅助诊断系统并评估其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至2019年之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保存的519例肺部组织切片(包括正常肺、腺癌、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扫描成数字切片,分为316张训练集和203张内部测试集。训练集由病理医师进行标注,使用基于ResNet-50的DeepLabv3图像分割模型建立肺部癌区像素级识别模型。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将胃部癌区识别模型的参数作为初始值,通过迁移学习策略对肺部癌区识别模型参数进行二次训练优化。再分别利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的203张内部测试集以及从美国癌症影像档案(TCIA)数据库获得的1081张外部测试集对已建立的辅助诊断模型进行验证。结果在较少样本量的情况下,迁移学习模型比普通模型显示出更好的识别准确度[曲线下面积(AUC)值0.988:0.971.Kappa值0.852:0.832]。此外,对外部测试集,该研究建立的迁移学习模型诊断AUC值为0.968.Kappa 0.828.表示该模型具有很好的推广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人工智能肺癌病理辅助诊断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外部推广性。随着病理人工智能研究的不断深人,迁移学习方法有助于缩短诊断模型训练周期,提高诊断模型的准确性。
赵丹车南颖宋志刚刘灿城王朗石怀银董宇杰林海峰穆晶英兰杨庆婵高亚南陈玮姗王书浩徐葳金木兰
关键词:肺肿瘤人工智能
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提高对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侵袭性及临床预后差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病理及预后资料的浸润性肺腺癌患者299例,参照2011版肺腺癌分类标准对其组织学亚型进行判别,将其分为微乳头结构阳性组(97例)和阴性组(202例)。按微乳头结构含量多少分为微乳头(1+)(5%~10%),微乳头(2+)(11%~30%),微乳头(3+)(>30%)。结果微乳头结构为主的肺腺癌患者预后较以腺泡样为主的肺腺癌患者、乳头状为主肺腺癌患者差(P<0.01,P<0.01),而与实体型为主的肺腺癌患者和浸润性黏液腺癌患者相比(P均>0.05),生存无差异。微乳头结构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易于发生脉管瘤栓(P<0.01)、胸膜侵犯(P<0.01)及淋巴结转移(P<0.01),并且肿瘤体积较大(P<0.01)。微乳头结构含量多少与发生脉管瘤栓具有相关性(P<0.01),即微乳头含量越多,发生脉管瘤栓的几率越高。微乳头阳性组与阴性组相比(PFS分别为12个月和24个月,P<0.01),预后差。分层分析,两组在临床早期(Ⅰ+Ⅱ期),PFS分别为18个月和37个月(P<0.01);中期(Ⅲa期),分别为8.3个月和13.6个月(P<0.01),微乳头结构阳性组预后差;而临床晚期患者(Ⅲb+Ⅳ期),PFS为7.7个月和11.3个月(P>0.05),生存无差异。微乳头结构含量多少与PFS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微乳头结构(HR,1.467;95%CI,1.089-1.975;P<0.05)可作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肺腺癌中的微乳头结构具有较强的侵袭性,提示预后不良。尤其是在早期伴微乳头结构肺腺癌患者,复发率高和预后差。因此,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延长患者生存期。
董宇杰张莉周立娟穆晶张海青
关键词:肺腺癌病理预后
肺腺癌胸腔积液沉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克唑替尼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腺癌胸腔积液沉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克唑替尼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1 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以胸腔积液沉渣包埋标本进行ALK基因重排检测的原发性肺腺癌病例85例,男42例,女43例,年龄30~87岁,平均58岁.采用Ventana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D5F3抗体试剂盒检测ALK蛋白表达,分析表达阳性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克唑替尼的疗效.结果 85例标本中ALK蛋白表达阳性13例(15.3%);<60岁患者ALK蛋白阳性12例,≥60岁1例(26.1%,2.6%,x2 =9.015,P=0.002);男性8例ALK蛋白表达阳性,女性5例(19.1%,11.6%,x2=0.903,P =0.259);不吸烟组ALK阳性8例,吸烟组5例(17.0%,13.5%,x2=0.379,P=0.827).13例ALK阳性患者中6例接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检测,其中5例EGFR为野生型,1例不同肺叶病灶中检测出19外显子突变.13例ALK阳性患者中接受克唑替尼治疗4例,疗效评价均为部分缓解.结论 ALK蛋白阳性多见于晚期肺腺癌中较年轻的患者,ALK阳性患者罕见EGFR基因突变;对原发性肺腺癌合并胸膜转移出现恶性胸腔积液的患者,可根据胸腔积液沉渣包埋标本检测ALK蛋白表达,指导临床靶向治疗.
穆晶曲杨赵丹董宇杰王重利张晨张莉张海青
关键词:胸腔积液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