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林涛
- 作品数:17 被引量:219H指数:12
- 供职机构: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陕西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 农村土地整治如何为现代农业效力被引量:5
- 2011年
-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缓解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双重压力,通过大力开展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土地整治不仅成为补充耕地的有效手段,也成为提高耕地质量的有效途径。
- 罗林涛
- 关键词:土地整治现代农业效力农村农田水利建设农田林网建设土地平整
- 毛乌素沙地砒砂岩、沙及复配土重金属含量分析与评价被引量:6
- 2014年
-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榆林市榆阳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造田技术项目区砒砂岩、沙及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重金属(Cr、Ni、Cu、Zn、As、Cd、Hg和Pb)质量比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除复配土和砒砂岩中Cd的平均质量比分别超出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自然背景值26.7%和102.8%外,复配土、砒砂岩及沙中其他重金属平均质量比均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自然背景值以下;与砒砂岩相比,除Hg外复配土中Cr、Ni、Cu、Zn、As、Cd和Pb质量比分别下降了12.8%、40.7%、44.1%、49.3%、49.8%、37.6%和14.1%;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后,其Cr、Ni、Cu、Zn、As、Cd、Hg和Pb质量比均与沙中无显著性差异;复配土中Ni、Cu、Zn、As、Cd、Pb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明显的同源性;复配土、砒砂岩及沙重金属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0.314、0.503及0.200,污染级别为清洁。研究表明,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重金属质量比符合农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能够保证土壤环境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品质安全。
- 罗林涛童伟韩霁昌王欢元解建仓马增辉
- 关键词:环境学砒砂岩重金属
- 陕西定边盐渍土土壤含盐量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14
- 2014年
- 为给陕西省定边县堆子梁镇盐渍土综合整治提供基础资料,对该地区盐渍土土壤含盐量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和pH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含盐量的平均值为0.54%,高于强度盐渍化土标准(>0.4%),属于强度盐渍化土;pH的平均值为8.90,属于碱性土壤;同时,pH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呈高含盐量区域pH低的特点。分析半方差函数可知,土壤含盐量变化符合指数模型,自相关距为2 010m,块金系数C0/(C0+C)为0.50,表现出中等变异程度;pH变化符合线性模型,自相关距为2 377m,块金系数C0/(C0+C)为0.21,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根据盐渍土土壤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在研究区盐渍土土壤综合整治中,可采取分区域、分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良与利用的措施。
- 孙剑虹张瑞庆王欢元范王涛罗林涛韩霁昌马增辉
- 关键词:盐渍土地统计学含盐量PH
- 榆林市榆阳区土地整治土壤肥力状况及培肥调控措施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以榆林市榆阳区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7个土样,选用pH值、有机质、全盐量、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个土壤养分肥力指标评价了复配土的土壤肥力状况,通过总砷、汞、铅、镉、铬、铜、锌、镍重金属的测试评估了土壤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复配土壤有机质处于急缺水平,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属中等偏下水平,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符合种植标准,并根据土壤肥力状况,提出了相应的培肥调控措施。本研究为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在毛乌素沙地大规模推广应用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韩霁昌罗林涛付佩王欢元
- 关键词:砒砂岩土地整治土壤肥力环境质量培肥措施
- 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过程中沙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2
- 2014年
- 研究不同含沙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壤的物理性质,为研究其成土机理及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监测分析不同含沙量复配土的土壤质地、毛管孔隙度、导水性、团聚体等指标,分析沙在复配土成土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含沙50%(质量分数)时,黏粒含量最高(8.24%),且随含沙量的上升,毛管孔隙度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饱和导水率则随含沙量的增加呈指数增长。维持作物良好生长的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含量随含沙量变化呈极显著差异(P<0.01),而随耕作次数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本研究结果说明沙土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可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导水性、透气性等作用,利用砒砂岩与沙复配成土技术有望实现沙漠绿化造田,从而控制砒砂岩水土流失和沙土沙漠化问题。
- 王欢元韩霁昌罗林涛童伟付佩张瑞庆
- 关键词:砒砂岩毛乌素沙地
- 黄土台塬区土地生态化整治工程建设——以宝鸡市陇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被引量:5
- 2016年
- 中国土地整治已从传统的以增加耕地有效面积为目的向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转变。土地生态化整治是实现人-地-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土地生态化整治的发展及内涵,提出基于耕地占补平衡的土地生态化整治应遵循增加耕地有效面积并提高耕地质量、增强土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持自然景观性、提高民众参与度和社会可接受性的四项原则,同时选取黄土台塬区耕地后备资源整治项目作为研究对象,从生态田块设计、生态道路工程及灌溉排水工程设计等方面,进行土地生态化整治设计的实证研究,从而推动土地生态化整治技术在我国主要耕地资源后备区域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
- 杜宜春罗林涛温鹏飞
- 关键词:土地整治生态化景观耕地占补平衡
- 建立新增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被引量:14
- 2002年
-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土地利用水平,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当前,随着土地开发整理事业不断推进,各地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方法,追求的目标也向更高的层次提升。如本文介绍的新增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就把土地开发整理的理念,从单纯的增加耕地数量引向了数量与质量的双赢。我们衷心感谢这些勇于探索的实践者。伴随新目标、新技术、新方法的涌现,土地开发整理事业正一步步走向规范与科学,我们迈向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坚实、有力。
- 韩霁昌成生权罗林涛
-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
-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被引量:38
- 2014年
-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风沙土(其中砂粒含量为95.31%)不同质量比复配土壤的持水情况,为砒砂岩改良风沙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0∶1,1∶5,1∶2,1∶1,2∶1,5∶1和1∶0的质量比复配,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各复配土壤在不同水吸力(1,3,5,7,10,30,50,70,100,200,300,500,700,1 000和1 200kPa)下的容积含水量,利用Gardner模型拟合并绘制其水分特征曲线,计算各复配土壤在各水吸力下的比水容量、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有效水含量和毛管孔隙度及有效水孔隙度。【结果】Gardne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7种砒砂岩与风沙土不同质量比复配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随着砒砂岩质量的增加,水分特征曲线逐渐右移;在同一水吸力(1~1 200kPa)条件下,复配土壤含水量和比水容量均随砒砂岩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砒砂岩质量大于或等于风沙土时,比水容量出现10-2数量级时的水吸力值为200kPa,此时比水容量较高,土壤供水能力较强;当砒砂岩质量小于风沙土时,比水容量出现10-2数量级时的水吸力值为100kPa(当全为风沙土时,此条件下的水吸力值为70kPa),此时土壤向作物供水的能力相对较弱。随着复配土壤中砒砂岩质量的增加,其田间持水量由4.46%增加到17.32%,全有效水含量由3.17%增加到8.37%,萎蔫系数由1.29%增加到8.96%;毛管孔隙度先减小后增大,呈二次函数趋势变化;而有效水孔隙度呈指数型增长,由7.82%增加到15.35%。【结论】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复配土壤的持水保水能力随砒砂岩质量的增加而增强,但以砒砂岩与风沙土按5∶1质量比进行复配为宜。
- 张露韩霁昌罗林涛马增辉王欢元
- 关键词:砒砂岩风沙土水分特征曲线
- 两种土壤传递函数在预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水力学参数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3年
- 为选择一种适合于预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水力学参数的土壤传递函数模型,从而为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比例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采用不同的田间灌溉管理方式提供科学依据。在测定七种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饱和导水率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HYPRES和Rosetta这两种土壤传递函数模型对复配土土壤饱和导水率的预测能力。结果显示Rosetta模型的适应性更佳,在实际应用中可采用该模型对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土壤水力学参数进行预测。在Rosetta模型的预测下,随着复配土中砒砂岩比例的增加,萎蔫系数变幅不大,田间持水量逐渐增大,饱和含水量基本上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有效持水量和储水量也逐渐增加。
- 王欢元韩霁昌罗林涛马增辉张露
- 关键词:土壤传递函数砒砂岩
- 玉米种植模式下砒砂岩与沙复配土氮素淋失特征被引量:26
- 2013年
- 为探索砒砂岩与沙的最佳混合比例,使其大规模应用于毛乌素沙地土地整治,发展农业种植,防止地下水污染。本文进行了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种植玉米的小区试验,在玉米生长期采集不同深度的土壤测其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对不同混合比例下复配土的氮素淋失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铵态氮含量在各混合比例的复配土中较低,均在2.5mg/kg以下,未出现累积情况;(2)砒砂岩与沙在不同的混合比例下均存在硝态氮淋失;(3)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为1∶2时,硝态氮主要累积在0-40cm,且无机氮累积量最高,其玉米产量高达9 900kg/hm2。对种植玉米而言,推荐采用1∶2的砒砂岩与沙混合比例进行推广开发。
- 罗林涛程杰王欢元韩霁昌胡延涛马增辉
- 关键词:砒砂岩铵态氮硝态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