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湘捷 作品数:23 被引量:6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机械工程 更多>>
高压腔内叶蜡石相变对发热石墨管电阻的影响 被引量:3 1997年 在高温高压实验中,发现叶蜡石相变过程引起旁热式合成腔的加热石墨管电阻异常变化现象。对这一现象的若干规律及与叶蜡石相变的内在联系,进行了测试研究。本实验现象为在高温高压过程中实时地观察与研究叶蜡石相变规律。 罗湘捷 罗伯诚 刘强 丁立业关键词:叶蜡石 石墨管 电阻 600~760℃范围内超高压力的测定——铅熔点法 被引量:15 1989年 在DS6×800A 压机上,用NiCr-NiSi热电偶测量出高压腔内铅的熔点,再根据铅的液-固相变曲线得出所对应的压力。在600~-760℃温度范围内,测定出高压腔内压力(1.27~6.62 GPa)与油压的对应关系。对两种不同传压介质腔内压力测定的结果表明,采用 NaCl作内层传压介质后,其传压效果比不用 NaCl 只用叶腊石的情况提高了10%。 洪时明 罗湘捷 王永国 孙珠妹 姜仁柱关键词:熔点 铅 金刚石生长的高压溶剂中碳的输运及其影响 被引量:9 1994年 实验证实,在金刚石生长的高温超高压溶剂中,碳原子通过溶解扩散而输运,并清楚地看到在溶剂中也有对流现象。而宏观的对流现象的存在及其对金刚石生长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丁立业 罗湘捷 若雅男 田靖 李伟关键词:输运 碳 B_4C作碳源高压合成金刚石的EPR谱特性 被引量:5 1997年 与传统用石墨作碳源不同,首次用B4C作碳源,在高温高压与过渡金属合金触媒作用下,合成出高含硼黑色金刚石。这种金刚石的EPR谱不再具有由孤立替位氮引起的三共振峰,而是一条线宽为7×10-4特斯拉、g=2.0023、浓度约为2×1018自旋数/厘米3的罗伦兹型单峰。分析表明:这可能是金刚石中硼杂质引起的受主中心,抵消了氮原子的未偶电子顺磁性后,所产生的共振现象。由于B4C分离出碳原子少,金刚石生长速度较慢,金刚石中铁磁杂质含量低,因此,它们引起的共振现象不明显。 刘强 罗湘捷 罗伯诚 丁立业关键词:碳源 金刚石 EPR谱 碳化硼 用过剩压法生长金刚石过程石墨再结晶现象的研究 被引量:5 1996年 描述了在过剩压驱动下金刚石晶种外延生过程中,大量伴生的石墨再结晶现象。再结晶石墨抑制了金刚石的自发成核;它们分布于合成腔触媒金属的低温区,结晶数量多,晶粒片状分层,尺寸大,但出现乱层晶体结构;同时产生一定数量的无定形碳。分析认为,这与长时间的低过剩压驱动,触媒金属内有足够的碳源供给,并具备在高温高压下石墨充分结晶但又达不到完全石墨化条件有关。还讨论了在低过剩压驱动下,促进金刚石晶体外延生长的碳源可能是活化的碳原子而不是具有乱层结构特征的再结晶石墨。 罗湘捷 罗伯诚 陈世途 丁立业关键词:再结晶 石墨 金刚石 高含硼金刚石的一阶Raman谱特性分析 被引量:5 2000年 对B4C为碳源、分别以FeNiCo与NiMnCo合金为触媒,高温高压下合成出的高含硼金刚石(B含量大于1wt%),进行了拉曼谱测试。实验表明:这类金刚石的室温一阶拉曼谱线位移分别为1324cm-1与1320cm-1,半峰宽(FWHM)分别为22cm-1及28cm-1。对比不同含硼量金刚石的拉曼谱发现,随着硼含量增加,拉曼位移的红移量增加,线宽加宽,峰值下降。这与硼杂质原子进入金刚石。 罗伯诚 罗湘捷 丁立业关键词:含硼金刚石 晶体结构 用高压DTA原位监测聚乙烯在高压下的相变 面顶压机改造为一台具有使用价值的高压DTA设备,分析了它的工作特点。并对几种聚乙烯在高压下的相变温度进行测定,得到了它们的相图。发现不同聚乙烯具有相互交叠但又各不相同的六方相区间。可以指导聚乙烯压力结晶研究。 李鹏 黄锐 李良彬 罗湘捷 洪时明关键词:聚乙烯 相变 高压热处理石墨-六角氮化硼微晶混合物的结果分析 2004年 为了进一步研究用球磨法制备B C N物质的规律性,在4 5~5 8GPa压力、800~1300℃温度条件下,对用球磨法获得的石墨 六角氮化硼微晶混合物进行高压热处理。热处理后产物的XRD、XPS及FT IR测试表明:在4.5GPa、800℃时,样品中出现部分hBN晶化现象,但石墨仍然保持微晶状态;当温度升到1300℃时,样品中不仅存在晶化的hBN,而且出现一种类石墨结构的B C N三元化合物。与相关研究资料对比后认为:这一新化合物近似于BC3N。压力增加到5 8GPa而温度保持1300℃时,结果变化不大。 罗湘捷 罗伯诚 彭放 陈豪 丁立业关键词:氮化硼 微晶 球磨法 晶化 GP 新化合物 过剩压晶种法生长金刚石过程中的浮力效应及其影响 1999年 在合成金刚石的“过剩压晶种法”中,通过适当设计合成腔组装、晶种植种方式及位置、合成条件的选择,观察到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晶种在熔化金属触媒中上浮并生长的现象。这一现象是金属与金刚石比重不同而引起的。实验发现,晶种上浮现象与合成条件有密切的关系,适当高的温度与压力是必要的。浮力效应对过剩压晶种法中,金刚石的连聚晶形成及晶体形态,都有一定的影响。 罗伯诚 罗湘捷 张欣苑 李祝 丁立业关键词:金刚石 晶种法 B_4C与合金触媒体系合成金刚石的反应机理探讨 被引量:4 1998年 在总结由B4C加合金触媒体系中合成金刚石的有关实验的基础上,从B4C和合金触媒的结构入手,探讨了其形成金刚石的宏观(化学反应)和微观(原子分子)的机理过程,为B4C合成金刚石的继续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尝试。 刘强 罗湘捷 丁立业关键词:碳化硼 合金触媒 金刚石 反应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