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立方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新生儿
  • 3篇儿童
  • 2篇新生儿缺氧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新生儿缺氧缺...
  • 2篇血性
  • 2篇早期干预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病
  • 2篇缺氧
  • 2篇缺氧缺血性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缺氧缺血性脑...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2篇脑病
  • 2篇干预
  • 1篇低出生体重
  • 1篇低出生体重儿

机构

  • 9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州市妇女儿...

作者

  • 9篇罗立方
  • 5篇王淑珍
  • 3篇陈运彬
  • 2篇邱亿腾
  • 1篇邱忆腾
  • 1篇叶秀桢
  • 1篇张小庄
  • 1篇张桂辉
  • 1篇蔡小梅
  • 1篇崔其亮
  • 1篇王艳丽
  • 1篇罗先琼

传媒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年份

  • 1篇2008
  • 4篇2006
  • 4篇200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黄治疗危重儿胃肠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为了研究大黄对小儿胃肠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为小儿胃肠功能障碍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8例胃肠功能衰竭患儿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38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大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大黄粉敷脐治疗。1个月-1岁10-20g/次,1-3岁20-30g/次,3岁以上30-50g/次,用蜜糖调匀放置纱布块上,敷于脐部。每日更换1次,连用3-5次。人院时和人院后72h检测TNF-a、IL-1、IL-6、血乳酸。TNF-a、IL-1、IL-6采用ELISA测定。血乳酸采用乳酸检测仪(美国)测定,并选择30例健康儿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大黄对胃肠功能衰竭患儿细胞因子有明显降低作用。能降低MODS发生率。两组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大黄粉敷脐疗法对小儿胃肠功能衰竭有较好的疗效。其主要作用机制是大黄对细胞因子有拮抗作用。
罗立方王淑珍徐强(编校)
关键词:胃肠功能衰竭细胞因子乳酸
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补体及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
2002年
目的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补体和细胞因子的变化特点。方法对64例SIRS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分为病情好转组(A组)和恶化组(B组)。于入院当日及第3日,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测定血清补体C_3、C_4活性;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NF- a;ELISA法测定IL-1、IL-6及其动态变化,并与30例非SIRS组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N组)对照分析。结果 SIRS患儿入院时测定的C_3、C_4、TNF- a、IL-1、IL-6均显著高于非SIRS患儿组及正常儿童组(P<0.01),入院第3日,A组上述参数均较入院时降低(P<0.01),而B组患儿TNF-a、IL-1、IL-6持续升高,且以IL-6尤为明显,C_3、C_4持续下降。结论 C_3、C_4、TNF-a、IL-1、IL-6水平有助于判断SIRS患儿的病情和预后。C_3、C_4恢复正常,TNF-a、IL-1、IL-6明显下降,提示病情好转。而 C_3、C_4持续降低,IL-1、IL-6及TNF-a持续升高,尤其是IL-6持续升高,是SIRS患儿病情恶化的指标。
罗立方王淑珍
关键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补体细胞因子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22例临床分析
2006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收治的422例HIE临床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多于女,农村多于城市。产前、产时因素占HIE发病因素95%。以上。对HIE的CT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达83.81%。治疗的原则为“早期、综合、坚持”。结论:通过复诊和随访评估发现,该治疗原则和方法的应用效果优于任何非早期、非持续、单一治疗的效果,能够明显减少(轻)HIE所产生的神经系统后遗症,降低死亡率。对早产儿的头颅影像学表现应高度重视。
罗立方陈运彬王淑珍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预后
早期教育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探讨早期教育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6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按照患儿有无接受早期教育分为早教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在纠正胎龄生后6个月、12个月和18个月使用儿心量表进行评分,结果以发育商(DQ)值表示,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DQ值差异。结果纠正胎龄生后6个月早教组和对照组的D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vs(86±9),P>0.05],而生后12个月和18个月早教组的DQ值显著高于对照组[(92±12)vs(90±8),P<0.05;(103±13)vs(94±8),P<0.05]。结论尽早、长期坚持早期教育能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智力商数。
罗立方罗先琼叶秀桢蔡小梅张桂辉
关键词:智力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酶学变化及早期防治意义
2002年
目的 :了解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时血清酶学变化及早期保护性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0 4例确诊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及同期 4 0例上呼吸道感染儿 6项血清酶学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6种酶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血清酶学的改变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反复呼吸道感染时患儿血清酶学异常 ,应早期进行保护性治疗。
罗立方邱亿腾王淑珍
关键词:血清酶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
西比灵治疗儿童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2002年
目的 探讨西比灵对儿童偏头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 60例临床确诊的儿童偏头痛病人随机分组 ,一组给予西比灵 ,另一组给予去痛片 ,观察治疗前后患儿头痛发作的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结果 西比灵治疗组有效率为 90 .0 % ,对照组有效率为 53 .3 % ,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西比灵能有效控制儿童偏头痛的发作 ,且副作用少。
罗立方邱忆腾王淑珍
关键词:西比灵儿童偏头痛
尘螨皮试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及脱敏疗法的应用价值
2002年
为了探讨尘螨皮试与儿童支气管哮喘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治疗价值 ,对 72例和 1 0 0例分别患支气管哮喘和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 ,采用 1∶ 1 0 0的尘螨浸液进行皮试 ,观察皮肤反应 ,皮肤风团≥ 5mm者为阳性 ;将呈现阳性反应的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脱敏治疗组和对照组 ,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1支气管哮喘组和上呼吸道感染组中的皮试阳性例数分别为 65例 (90 .3% )和 2 4例 (2 4 .0 % ) ,两组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 (P<0 .0 1 ) ;2脱敏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而 2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提示 :尘螨过敏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关系密切 。
罗立方张小庄邱亿腾
关键词:儿童支气管哮喘脱敏疗法
双能X线法评价不同胎龄、喂养方式及出生季节对新生儿骨密度的影响
2008年
目的采用双能x线测定法评价不同喂养方式、胎龄及出生季节对新生儿骨密度(BMD)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胎龄27—43周的新生儿,按新生儿喂养方式分:早产儿50例中母乳喂养22例、配方奶喂养28例,足月儿70例中母乳喂养40例、配方奶喂养30例;春季出生29例,夏季出生32例,秋季出生28例,冬季出生31例。分别在生后第1天及第28天,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对受检者全身、腰椎正位、股骨近端进行检测。结果早产儿BMD值平均为(0.235±0.041)g/cm^2,足月儿BMD值平均为(0.239±0.023)g/cm^2,早产儿BMD值显著低于足月儿(t=2.837,P〈0.05)。早产儿母乳喂养BMD值平均为(0.243±0.032)g/cm^2,早产儿配方奶喂养BMD值平均为(0.241±0.024)g/cm^2,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组BMD值显著低于母乳喂养组(t=2.412,P〈0.05);足月儿母乳喂养组BMD值平均为(O.248±0.042)g/cm^2,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BMD值平均为(0.246±0.034)g/cm^2,足月儿配方奶喂养组BMD值显著低于足月儿母乳喂养组(t=3.113,P〈0.05)。春季和夏季出生的新生儿BMD值均低于秋季和冬季出生的新生儿BMD值。结论母乳喂养、足月出生及秋冬季出生有增加新生儿BMD的作用。
罗立方王艳丽崔其亮宋燕燕陈运彬
关键词:骨密度
重度HIE后遗症期前综合性神经康复方法评价分析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后遗症期前综合性神经康复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162例重度HIE患儿住院及随访资料,按接受康复治疗情况分为五组,Ⅰ组患儿接受早期、综合、反复的神经康复治疗;Ⅱ组患儿均于生后6~12个月才开始接受综合的、反复的神经康复治疗;Ⅲ组患儿只在新生儿期接受1个疗程的神经康复药物和高压氧治疗;Ⅳ组患儿仅接受单一的、反复的神经康复药物治疗;Ⅴ组患儿未能进行任何康复治疗。应用Bayley婴幼儿发育量表随访测试五组HIE患儿。结果:五组患儿DQ评分结果均数间有着显著性差异。其中,Ⅰ组在粗大运动、精细运动、自我照顾和认知社交/语言四部分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Ⅱ、Ⅲ、Ⅳ、Ⅴ组(P〈0.01);Ⅲ、Ⅳ组粗大运动评分显著高于Ⅱ、Ⅴ组(P〈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Ⅱ、Ⅲ、Ⅳ、Ⅴ组间其余部分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五组患儿DQ分级比较:Ⅰ组显著优于Ⅱ、Ⅲ、Ⅳ、Ⅴ组(P〈0.001);Ⅲ、Ⅳ组显著优于Ⅴ组(P〈0.01);其余组间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坚持“早期、综合、坚持”的干预原则与措施不失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度HIE所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及发育偏离程度的防治方法,对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罗立方陈运彬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后遗症早期干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