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伟

作品数:2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天文地球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PM
  • 5篇气溶胶
  • 5篇污染
  • 5篇颗粒物
  • 3篇三棱
  • 3篇三棱镜
  • 3篇投影屏
  • 3篇污染特征
  • 3篇细颗粒
  • 3篇细颗粒物
  • 3篇后向轨迹
  • 3篇彩虹
  • 2篇导数
  • 2篇地震
  • 2篇地震激励
  • 2篇地震模拟
  • 2篇电反馈
  • 2篇电力
  • 2篇岩土
  • 2篇一阶导数

机构

  • 27篇天津大学
  • 6篇河北工程大学
  • 3篇海南省疾病预...
  • 2篇北京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预防医学科学...
  • 2篇国网湖北省电...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海南省环境科...
  • 1篇河北化工医药...
  • 1篇自然资源部第...
  • 1篇国家电网有限...

作者

  • 27篇胡伟
  • 3篇何昌华
  • 3篇刘新军
  • 2篇张国山
  • 2篇李永忠
  • 2篇王亚杰
  • 2篇朱海涛
  • 2篇封丹
  • 1篇戴海涛
  • 1篇胡敏
  • 1篇张京
  • 1篇郭庆丰
  • 1篇牛红亚
  • 1篇樊景森
  • 1篇李强
  • 1篇李晓东
  • 1篇曾立民
  • 1篇孙业乐
  • 1篇胡塔峰
  • 1篇林天

传媒

  • 3篇中国环境监测
  • 2篇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基础科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地球与环境
  • 1篇环境卫生学杂...

年份

  • 7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大气环境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气环境微生物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利用石英纤维滤膜进行大气颗粒物的采集,通过离心充分洗脱采集到的颗粒物,得到洗脱液;向装有石英滤膜的离心管中再次加入缓冲液,进行大气颗粒物的二次洗脱,得到二次洗脱液;将两次...
胡伟 靳蕊 傅平青
苏州大气颗粒物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异常“倒挂”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23年
为深入研究PM_(2.5)和PM_(10)质量浓度异常“倒挂”现象的成因及影响,在苏州市相城区国控点开展比对监测分析,回顾性分析了2016—2020年苏州全部国控点颗粒物浓度数据。苏州市相城区国控点PM_(2.5)浓度的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国控点频繁出现PM_(2.5)浓度高于其他国控点PM_(2.5)浓度和高于该站点PM_(10)浓度(“倒挂”率高达34%)的“双高”现象,PM_(2.5)平均浓度比其他9个国控点高12.5%~37.2%,比位于同一站点的备用监测仪器(“倒挂”率为0)高38.1%。2016—2020年,苏州全部国控点“倒挂”时间的总体趋势都是逐年递增,且集中发生在相对湿度较高的20:00至次日07:00。这5年间各国控点PM_(2.5)浓度异常偏高导致的异常“倒挂”现象对全市年均浓度产生的正误差分别为1.6%、2.8%、6.0%、6.2%和4.1%,基本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苏州PM_(2.5)浓度偏高是由动态加热系统的自身固有缺陷或缺少定期维护引起的除湿效果不稳定导致的,进而造成异常“倒挂”的问题。这种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却极具普遍性,在全国PM_(2.5)浓度连年降低的背景下,需要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杜绝这一问题的发生及其对监测数据的影响。
冯菁郭庆丰胡伟曾立民胡敏
邯郸市冬季大气PM_(2.5)中金属元素空间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被引量:11
2021年
为研究邯郸市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选取城区4个功能区(工业区、工业生活区、教学区和交通区)分别布设采样点位,采集2017年冬季PM2.5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分析样品中11种金属元素(V、Cr、Mn、Fe、Ni、Co、Cu、As、Cd、Ba和Bi)的含量,对其空间污染特征进行比较,并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绝对主成分得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金属元素的来源及其贡献率进行模拟计算,对Cr、Ni、Cu、As和Cd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邯郸市冬季PM2.5污染较为严重,4个功能区的PM2.5日均值远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对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表明,教学区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质量浓度的总和相对较低,尤其是Fe、Cr、Cd、Mn和Cu的含量均低于其他3个功能区,但是As的含量较高。富集因子计算结果显示,V、Co和Ba在邯郸市的富集系数小、污染程度低,其余金属元素尤其是As、Fe、Cd和Bi的富集系数大、污染程度高。对研究区大气PM2.5金属元素的来源进行解析发现,金属元素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生产、自然源、化石燃料的燃烧及交通运输活动。其中,Cr、Mn、Fe、Cu、Cd和Ba主要来自工业活动,V、Co和Bi的主要来源是自然源,Ni和As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及交通运输活动。潜在生态风险评估发现,邯郸市4个功能区金属元素的总生态风险指数均较高,尤其是As和Cd在各个功能区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极强,但Cr和Ni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较低。
武振晓闫珊珊薛凡利刘召策吴馨杨旗胡伟岳亮樊景森牛红亚
关键词:PM2.5金属元素污染特征生态风险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数据驱动的搅拌反应釜在线控制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数据驱动的搅拌反应釜在线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赋予LM神经网络权值初始值,确定合适的阻尼因子;根据继电反馈环节,得到CSTR系统输出的振荡幅值V及其对应周期T,进而得到CSTR系统的临界幅值...
张国山郝君胡伟郑玉卿
文献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邯郸市大气环境的影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简称“新冠疫情”)期间,全国不同地区采取了封闭管理等一系列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致使人为排放源急剧降低,为研究区域大气污染形成机制和治理提供难得的机会。
张崇崇胡伟吴春苗胡偲豪高娜娜岳亮王金喜樊景森胡塔峰牛红亚
关键词:大气环境后向轨迹
冬奥会前后北京市细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及来源
2024年
为评估环境空气质量管控措施对北京市PM_(2.5)化学组成的影响,于2022年冬奥会前后在北京城区及西北方向山区背景站点同时开展观测,分析PM_(2.5)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及碳质组分浓度变化.结果显示,城区与山区PM_(2.5)中碳质组分差异明显.山区PM_(2.5)中有机碳(OC)及元素碳(EC)的平均质量浓度比值为28.99,水溶性有机碳(WSOC)占OC的平均比例为77%,均显著高于城区(OC:EC=12.93,WSOC:OC=48%).观测期间,京津冀地区及辽东半岛是城区PM_(2.5)各组分(Ca^(2+)除外)的主要潜在源区;而山区既受京津冀地区排放影响,还受来自河套平原方向的传输影响.随时间推移,城区有机物(OM)在PM_(2.5)中的占比由22.7%上升至31.7%,山区由27.7%上升至34.9%,可能指示观测后期气温上升、太阳辐射增强促进了二次有机物生成,或指示排放源发生变化.冬奥期间,城区硝酸盐质量浓度及其在PM_(2.5)中的占比下降、硫酸盐的占比上升,体现了交通限行措施的效果.城区PM_(2.5)中,阴阳离子当量比由0.96逐步上升至1.20,酸性逐渐增强,可能反映了管控措施放松后NO_(x)排放的快速反弹.观测期间,燃烧源及二次源对两站点PM_(2.5)质量浓度的总贡献率均超过70%,反映了人为源颗粒物对北京市PM_(2.5)的显著贡献.另一方面,与冬奥前相比,冬奥期间城区站点的该贡献率降低8.7%,表明严格的管控措施总体上抑制了人为源排放.相较于往年同期,冬奥期间北京城区PM_(2.5)主要组分的质量浓度均明显下降.虽然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但空气质量管控措施仍使冬奥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达到近年来的同期最优水平.
黄子烨胡伟靳蕊侯升杰李萍毕凯何昌华王亚杰段沛敏刘頔吴礼彬邓君俊孙业乐傅平青
关键词:化学组成冬奥会管控措施
一种电力物联网环境下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法。首先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综合能源调度基本架构,并从负荷、网络以及关键能源设备三个方面,建立了泛在电力物联网背景下综合能源系统模型,进一步考虑电力物联网环境...
沈煜孔祥玉胡伟孙方圆杨帆卢文祺杨志淳赵栩
文献传递
海口市城区2021—2022年大气PM_(2.5)中主要重金属构成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 探析海口市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_(2.5))中主要重金属构成特征,并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方法 于2021—2022年逐月在海口市典型城区采集环境大气PM_(2.5)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量样品中砷(As)、镉(Cd)、铬(Cr)、铅(Pb)、锰(Mn)、镍(Ni)、铜(Cu)、钒(V)、锌(Zn)9种重金属元素浓度,并结合健康风险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2021—2022年海口市大气PM_(2.5)质量浓度为(20.506±13.054)μg/m^(3),范围为4.000~64.000μg/m^(3)。PM_(2.5)浓度呈现明显季节变化:冬季最高,秋、春季次之,夏季最低。9种重金属元素的总浓度范围为0.030~138.000 ng/m^(3),Zn、Mn、Pb含量最高,且在秋、冬两季表现较为突出。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EF)分析表明Cd、Zn中度富集(10^(-5)~3.068×10^(-1)),HQ值大小顺序为Mn>Cd>Cr>As>Pb>V>Zn>Cu>Ni,总非致癌风险指数(total non-carcinogenic hazard index,HI)为0.171~0.361。Cr、As、Cd和Ni 4种具有致癌效应的重金属元素呼吸摄入终生增量致癌风险值(incremental lifetime carcinogenic risk,ILCR)范围为2.911×10^(-7)~1.558×10^(-5),ILCR依次降低;总致癌风险指数(total carcinogenic risk index,TR)为1.502×10^(-5)~3.169×10^(-5),HI和TR风险强度大小依次为儿童>成年男性>成年女性。结论 海口市城区大气PM_(2.5)平均浓度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24 h平均浓度一级限值(35μg/m^(3)),但与2021年WHO推荐控制标准(15μg/m^(3))还有一定差距。PM_(2.5)中检测的9种重金属元素非致癌健康风险均不显著,但Cr和As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且对儿童的风险较其他人群更为显著。
何昌华伍燕春杨夕曾月胡伟胡伟李永忠李永忠封丹
关键词:重金属
一种模拟地震作用下水合物分解诱发海底边坡滑塌失稳的试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地震作用下水合物分解诱发海底边坡滑塌失稳的试验装置,包括:支撑组件;保护框架;角度控制组件,用于调节保护框架倾斜角度;透明水箱;试验分层岩土;高气压模拟系统,用于为试验分层岩土提供竖直上升高气压;地震...
徐继涛朱海涛蒋明镜李文昊张誓杰常晓栋胡伟
基于神经网络的未知非线性系统的自适应最优控制
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问题一直是控制领域的研究热点,当系统未知时已有许多基于数据的控制方法。本文基于神经网络研究未知仿射非线性连续系统的自适应最优控制问题,主要工作如下:(1)针对未知仿射非线性连续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
胡伟
关键词: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自适应动态规划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