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小磊

作品数:49 被引量:204H指数:6
供职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5篇糖尿
  • 25篇糖尿病
  • 13篇2型糖尿
  • 13篇2型糖尿病
  • 10篇动脉
  • 7篇蛋白
  • 6篇胰岛
  • 6篇糖尿病患者
  • 6篇颈动脉
  • 6篇激素
  • 6篇病患
  • 5篇动脉内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5篇血清
  • 5篇血糖
  • 5篇糖皮质
  • 5篇糖皮质激素
  • 5篇皮质激素
  • 5篇肥胖
  • 4篇血管

机构

  • 36篇蚌埠医学院第...
  • 14篇蚌埠医学院第...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蚌埠医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合肥市第二人...
  • 1篇蚌埠市第二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 1篇江南大学附属...
  • 1篇安徽省淮南市...

作者

  • 49篇胡小磊
  • 18篇孙卫华
  • 15篇时照明
  • 10篇张晓梅
  • 8篇石建华
  • 8篇金国玺
  • 8篇项平
  • 7篇杨青青
  • 6篇陈凤玲
  • 6篇杨青青
  • 5篇周静
  • 5篇于磊
  • 5篇张士荣
  • 4篇李敏
  • 4篇范艳萍
  • 4篇苗艳君
  • 4篇赵文娣
  • 3篇吴道爱
  • 3篇胡其娴
  • 3篇张惠洁

传媒

  • 7篇蚌埠医学院学...
  • 4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中华内分泌代...
  • 4篇中华全科医学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淮海医药
  • 2篇国际内分泌代...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包头医学院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峡药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 1篇中国现代医药...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3篇2008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与高尿酸血症(HU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间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215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HUA组和非HUA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生化指标, 分析其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系统(FGMS)72 h的相关指标TIR、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血糖变异度(CV)、血糖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MBG)与血清尿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HUA的影响因素, 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与非HUA组相比, HUA组的2型糖尿病患者TIR显著降低, 而HbA1C、MAGE、CV、SDBG、MBG则明显升高(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血清尿酸水平与TIR之间呈负相关, 而与MAGE、CV、SDBG、MBG呈正相关(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IR为2型糖尿病合并HUA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TIR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HUA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6(95%CI 0.803~0.909,P<0.001), 最佳截断值为64.5%、灵敏度为76.8%、特异度为90.3%。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HUA的患者TIR明显下降, TIR为2型糖尿病合并HUA的独立保护因素, 且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HUA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熊圣喜张然然胡红艳李敏杨青青庄兰艮孙卫华胡小磊
关键词:糖尿病高尿酸血症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79
2017年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ase-based learning,CBL)法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40名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取PBL联合CBL教学方法,教学完成后对2组学员采用统一理论考核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并发放统一的调查问卷,了解2组学员对教学的认可程度,比较2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员的病例分析[(24.35±1.35)分vs.(21.25±2.79)分,P<0.05]、技能操作考核成绩[(23.55±1.67)分vs.(20.60±3.10)分,P<0.05]和总成绩[(83.40±2.52)分vs.(76.20±5.43)分,P<0.05]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核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50±1.85)分vs.(34.35±2.16)分,P>0.05]。实验组学员的学习自主能力[(4.25±0.64)分vs.(3.85±0.37)分,P<0.05]、解决临床问题能力[(4.30±0.47)分vs.(3.95±0.61)分,P<0.05]、团队协作能力[(4.20±0.52)分vs.(3.75±0.44)分,P<0.05]及医患沟通能力[(4.15±0.67)分vs.(3.40±0.50)分,P<0.05]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可提高学员的临床实践技能,提升学员对教学的认可程度,增强学员的综合能力,值得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胡小磊陈卫东孙卫华于磊时照明金国玺
关键词: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BMP-7、TGF-β1及Smad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骨形态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Smad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和肾炎康复片干预组(SYK组).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SYK组以肾炎康复片600mg·kg^-1·d^-1的剂量灌胃给药,其余两组大鼠给予相当剂量生理盐水灌胃.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血糖、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h尿蛋白(Upro),计算肾小球平均体积(MGV),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小球BMP-7、TGF-β1和Smad1的表达.结果DM组Scr、BUN、Upro和MGV较NC组明显升高(P<0.05),SYK组上述各指标明显低于DM组(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DM组肾小球BMP-7表达降低,TGF-β1、Smad1表达升高(P<0.05);SYK组BMP-7表达高于DM组(P<0.05),TGF-β1、Smad1表达低于DM组(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TGF-β1、Smad1表达和升高BMP-7表达有关.
陆顺时照明郭冰沁吴道爱孙卫华胡小磊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肾炎康复片转化生长因子Β1
老年糖尿病前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前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研究对象均为≥60岁的老年人,包括26名正常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IFG)26例、糖耐量受损(IGT)40例及空腹血糖受损(IFG)合并IGT患者30例,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等临床指标,并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受试者的颈动脉IMT;检测各组的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水平。结果①IFG、IGT、IFG+IGT三组的IMT值、ET-1和NO值均高于NGT组(均P<0.01),IFG+IGT组的NO高于IGT组(P<0.05)。②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MT与BMI、NO、TG正相关(P<0.01);NO与FINS、2 h PBG、HOMAIR、IMT、ET-1、TC、TG正相关(P<0.01);ET-1与NO、TG正相关(P<0.01),与FINS、HOMA-IR、HOMA-β正相关(P<0.05)。③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MT影响因子依次为收缩压、TG、BMI;ET-1的影响因子依次为NO、SBP、TG;NO的影响因子依次为SBP、HOMA-IR、PBG、TG。结论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其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已发生变化;与IMT相比,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与糖代谢紊乱有更好的相关性。
金国玺梁冰毕娅欣何刚于磊胡小磊张士荣周静
关键词:糖尿病前期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内皮素-1一氧化氮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关系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VD)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62例,根据眼底照相结果分为单纯糖尿病(DM)组(66例)、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组(52例)和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44例),收集并比较各组的临床资料和血清学指标,分析DR的危险因素。结果:PDR组和NPDR组患者病程和Hb A1C均长于与高于DM组(P〈0.05-P〈0.01),而PDR组患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亦长于与高于NPDR组(P〈0.05和P〈0.01);PDR组和NPDR组25-OH-VD水平均显著低于DM组(P〈0.01),而PDR组患者25-OH-VD水平亦明显低于NPDR组(P〈0.01);PDR组患者SBP高于DM组(P〈0.05),但与NP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患者病程、SBP和Hb A1C与DR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25-OH-VD水平与DR呈负相关关系(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病程和Hb A1C均是DR的危险因素(P〈0.01和P〈0.05),而25-OH-VD是DR的保护因素(P〈0.01)。结论:低血清25-OH-VD水平与DR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胡小磊宋宜宁张士荣周静孙卫华时照明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5羟维生素D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可溶性ST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血清中可溶性ST2(sST2)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的关系。方法:选取334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病人,分成T2DM组77例,CAD组143例,T2DM+CAD组114例。另选取72名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收集各组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分析比较。依据Gensini评分将T2DM+CAD组分为轻度组31例和重度组8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sST2水平,比较各组间的sST2水平差异并与Gensini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对照组、T2DM组、CAD组、T2DM+CAD组的各组间sS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DM+CAD重度组sST2水平高于轻度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Gensini评分、HbA1c、LDL与血清sST2水平呈正相关(P<0.05~P<0.01),HDL与血清sST2水平呈负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HbA1c、sST2、Gensini评分是T2DM合并CAD的危险因素(P<0.05~P<0.01),HDL是T2DM合并CAD的保护因素(P<0.01);sST2在评估T2DM合并CAD准确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敏感性为61.4%,特异性为92.1%。结论:血清sST2是T2DM合并CAD的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估T2DM合并CAD发生及严重程度的血清标志物。
张玲仙李敏李辉张然然刘艳杨青青杨青青孙卫华时照明
关键词: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GENSINI评分
过表达mimecan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初探
2014年
目的应用反转录病毒载体技术构建稳定过表达mimecan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并观察过表达mimecan后HUVEC增殖及凋亡的变化。方法应用反转录病毒载体构建稳定过表达mimecan的HUVEC细胞株,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应用CCK-8方法检测过表达mimecan后HUVEC增殖的变化,应用AnnexinⅤ-PE染色观察过表达mimecan后HUVEC凋亡的变化。结果构建了稳定过表达mimecan的HUVEC细胞株。过表达mimecan后,HUVEC增殖能力降低,凋亡率增加。结论过表达mimecan抑制HUVEC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王晶沈琼娜张惠洁胡小磊陈凤玲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过表达增殖凋亡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重组人信号素3a与肾小球滤过率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T2DM患者血清重组人信号素3a(Sema3a)与eGFR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T2DM患者144例,根据eGFR分为≥90 ml/(min·1.73 m^(2))的单纯T2DM组(n=58)、60≤eGFR<90 ml/(min·1.73 m^(2))的轻度DKD组(MDKD,n=27)和<60 ml/(min·1.73 m^(2))的重度DKD组(SDKD,n=59),检测各组生化指标。结果SDKD、MDKD组Sema3a水平高于T2DM组[(83.32±21.42)vs(78.41±20.59)vs(67.57±12.54)ng/ml,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bA1c、24 hUAlb、DBP是Sema3a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ema3a、DBP、TG、HbA1c是eGFR的影响因素。结论T2DM患者Sema3a水平升高,是eGFR降低的危险因素,Sema3a可作为T2DM患者肾脏病变进展筛查指标。
张恒艳李敏宋元杨青青庄兰艮张玲仙孙卫华胡小磊
关键词:EGFR
Th17/Treg与IL-17在1型糖尿病中与胰岛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及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LADA)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辅助性T细胞17(Helper T cell,Th17)及细胞因子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T1DM胰岛B细胞功能的相关性,从而探讨Th17/Treg在T1DM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21年12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的1型糖尿病、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及正常健康人共78例,分为T1DM组、LADA组及NC组。ELISA法检测血清IL-17,流式细胞仪检测Th17细胞及Treg细胞比例,比较三组之间各指标的表达差异。结果:T1DM组及LADA组的Treg细胞比例均低于NC组,且T1DM组低于LADA组(P<0.05)。T1DM组及LADA组的Th17及IL-17表达水平高于NC组(P<0.05),但T1DM组与LAD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IL-17、Th17与FCP及2 h-CP均呈负相关(P<0.05),Treg与FCP及2 h-CP呈正相关(P<0.05);以T1DM、LADA、NC为因变量(1=T1DM,2=LADA,3=NC)进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17是T1DM及LADA的危险因素(P<0.05),Th17为T1DM的危险因素(P<0.05),Treg为T1DM及LADA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T1DM及LADA患者体内存在Th17/Treg比值的失衡,表现为Th17及IL-17的表达水平增加并伴有Treg的下降,这与胰岛B细胞功能损伤相关,可能促进T1DM的发生与发展。
殷晴晴杨路路胡小磊时照明杨青青孙卫华
关键词:1型糖尿病辅助性T细胞17白介素17
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4月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其中男109例、女81例,年龄39~80(58.9±5.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医疗服务进行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常规医疗服务进行用药指导的基础上实行药学干预,包括宣讲疾病知识、用药指导和定期随访等措施。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收缩压、舒张压、BMI等主要指标控制情况。评估两组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及用药依从性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FPG、2h PG、HbAlc、收缩压、舒张压、BMI均低于开始治疗前。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糖尿病认知问卷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提高,但干预组与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与干预前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师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药学干预,有助于加强患者对疾病和合理用药的认识,提高用药依从性。在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提升药师的作用和价值。
李阳胡小磊朱月皓陆明
关键词:2型糖尿病药学干预药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