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建宇

作品数:81 被引量:505H指数:13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然科学总论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天文地球
  • 3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1篇台湾海峡
  • 16篇盐度
  • 15篇温度
  • 9篇海域
  • 8篇中尺度
  • 8篇中尺度涡
  • 8篇上升流
  • 8篇台湾海峡南部
  • 7篇物理海洋学
  • 7篇海洋学
  • 6篇热带
  • 5篇水文
  • 5篇夏季
  • 5篇吕宋
  • 5篇吕宋海峡
  • 5篇浮标
  • 5篇潮汐
  • 4篇淡水
  • 4篇遥感
  • 4篇珠江口

机构

  • 81篇厦门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马里兰大学
  • 3篇国家教育部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中国极地研究...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国家海洋信息...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福建省水产研...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日本东北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81篇胡建宇
  • 27篇陈照章
  • 13篇贺志刚
  • 12篇洪华生
  • 10篇孙振宇
  • 9篇朱佳
  • 9篇曾淦宁
  • 8篇张学斌
  • 6篇张彩云
  • 6篇林奋强
  • 5篇商少平
  • 5篇刘广平
  • 4篇邳青岭
  • 4篇傅子琅
  • 4篇郑全安
  • 4篇潘伟然
  • 3篇邱云
  • 3篇王东晓
  • 3篇陈华
  • 3篇陈金泉

传媒

  • 19篇厦门大学学报...
  • 10篇海洋科学
  • 9篇台湾海峡
  • 8篇热带海洋学报
  • 7篇海洋通报
  • 5篇海洋学报
  • 4篇热带海洋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2篇海洋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及邻近海...
  • 1篇黄渤海海洋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海洋技术
  • 1篇极地研究
  • 1篇Marine...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海洋动力过...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台湾浅滩南部边缘海域1997年8月温盐度的多周日变化被引量:3
2000年
通过对 1 997年 8月台湾浅滩南部边缘两站位多周日 (分别为 72和6 0h)实测数据的分析 ,对温、盐的多周日变化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 :表层温度主要由当地的太阳辐照度和表层流况所决定 ,表层的盐度主要由表层流况决定 ,表层的温、盐变化的周日重复性较差 ;由于台湾浅滩南部海区存在着陆架 /陆坡锋面 ,而测站恰好处于锋面中 ,在潮汐的调制下该锋面做横向摆动 ,从而导致不同物理性质的水体交替占领测站 ,导致各层次产生温、盐跃变。除某些层次在部分时段具有较好的周日重复性以外 ,其它层次和时段的周日重复性都较差。
张学斌胡建宇张彩云陈照章林奋强梁洪星洪建胜
关键词:温度盐度
罗源湾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研究被引量:29
1998年
根据多年的实测潮位资料,分析了罗源湾的潮汐特征,共计算出该湾的纳潮量、海水的交换率及海水半更换期。结果表明:罗源湾潮差较大,具有较大的纳潮量,大潮期间该湾的总纳潮量可达到0.96×109m3。就平均而言,罗源湾海水的半更换期约为17个潮周期。
胡建宇
关键词:纳潮量潮汐水交换
大亚湾双峰水位的形成条件及准调和分量应用的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大亚湾潮位具有独特的“双峰”现象,且表现为高潮时的双高水位.基于大亚湾10个临时潮位站1个月长度的冬季潮位观测资料,分析了大亚湾海域双峰现象的形成条件及准调和分量的应用.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浅水分潮(含倍潮M4与M6、复合分潮MS4与2MS6)振幅的增长是造成双峰现象强度在湾内增强的主要原因;潮波由湾口传播至湾顶时,复合分潮2MS6增长幅度最大,超过200%;单一复合分潮调制M2分潮形成的双峰特征随时间呈长周期变化.运用准调和分量分析可知:双峰水位的特征周期由浅水分潮与基础分潮的振幅比决定,分潮振幅和初相位影响特征周期内的双峰水位变化;此外,通过解析和分潮重构,发现用1/6日分潮的余弦准调和分量可以简化浅水分潮,重现实测水位中的双峰特征.
彭帅星朱佳陈照章孙振宇杨龙奇胡建宇
关键词:潮汐
2010年秋季南海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2010年10月26日—11月24日在南海北部进行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70属204种(包括未定种12种),浮游植物以硅藻为主,其物种数为146种,其细胞丰度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93.17%;甲藻次之,其物种数为51种,占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的0.63%;金藻门3属4种及蓝藻门2属3种;蓝藻门中以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为主。调查区浮游植物的细胞丰度介于0.06×10^3-107.50×10^3 cells/L之间,平均值为5.00×10^3 cells/L。海南岛东北部和粤东近岸表层浮游植物丰度较高。垂直分布上,表层和25m层的浮游植物细胞丰度较高。浮游植物主要优势种类有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舟形藻(Navicula sp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斯氏几内亚藻(Guinardia stolterforthii)、具槽帕拉藻(Paralia sulcata)等。调查区表层和5m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3.14和2.83,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73和0.77;两种指数在表层和5m层均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环境分析表明除硅酸盐外,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与其他环境因子均呈极显著性的相关性,主要受到氮元素及磷酸盐的共同限制作用。
马威孙军薛冰戴民汉胡建宇
关键词:浮游植物南海北部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南海中尺度涡旋对热带气旋的响应:个例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利用TOPEX/POSEIDON和Jason-1卫星高度计,SeaWiFS水色传感器和TMI微波成像仪等卫星遥感资料研究了南海中尺度涡旋对热带气旋"玲玲"(Lingling,0123)、"灿都"(Chanthu,0405)和"榴莲"(Durian,0621)的响应,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位于热带气旋"玲玲"和"榴莲"移动路径右侧的冷涡在热带气旋经过后增强,表现在海面高度距平和海表温度的较大幅度下降,以及叶绿素a的爆发性升高;(2)位于"玲玲"移动路径左侧以及"灿都"路径上的暖涡在热带气旋经过后减弱,表现在海面高度距平和海表温度的下降,而叶绿素a变化不太明显;(3)当热带气旋"玲玲"和"灿都"经过暖涡时,热带气旋的强度迅速增大,这表明暖涡可能有助于热带气旋的加强.
刘广平胡建宇
关键词:物理海洋学中尺度涡旋热带气旋
1998年冬季台湾海峡遥测叶绿素分布特征被引量:22
2001年
结合1998年2~3月台湾海峡的SeaWiFS水色数据与现场观测Chla数据,对遥测与实测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对照分析,同时比较了遥测与实测叶绿素的分布状况,以期利用丰富的水色遥感信息掌握海域叶绿素的时空变动,进而进行海域初级生产力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SeaWiFS水色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的相关性良好(r2=0.81,n=7),初步说明, SeaWiFS水色数据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反映海域的实际Chla含量;另一方面,遥测叶绿素在海峡西侧的含量高于东侧,东侧叶绿素在澎湖以北含量较高,综合历史资料可以推测,闽浙沿岸水对营养盐的输送、贫瘠的黑潮水自海峡南部的入侵是造成这一分布状况的主要原因。黑潮水经由澎湖水道进入海峡的现象在SeawiFS图像上得到佐证。
商少凌洪华生张彩云商少平胡建宇
关键词:水色遥感台湾海峡叶绿素初级生产力
一种近海漂流浮标
本实用新型涉及漂流浮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近海漂流浮标,包括:球体壳、水帆、颜色传感器、水温传感器、定位模块、全球移动网络通讯模块、全球流量卡、控制器、存储器和电源模块;全球流量卡插设并电连接于全球移动网络通讯模块;存储器...
杨龙奇孙振宇胡建宇
文献传递
用沿岸上升流指数分析中国东南沿岸风生上升流的特征被引量:6
2011年
对1968年1月到2007年12月中国东南沿海(17°N~30°N,109°E~123°E)上升流指数月平均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风生沿岸上升流主要在4-8月间发生于海南岛东部、雷州半岛东部、汕头以北至浙江沿岸。(2)风生沿岸上升流的强度具有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其中海南岛东部沿岸上升流最强,浙江沿岸其次;整个中国东南沿岸强度较大的风生上升流发生在6-8月。(3)风生上升流的"成长期"长于"衰减期";与海南岛东部相比,浙江沿岸风生上升流出现早,消失早。(4)海南岛东部、汕头、闽南及浙江沿岸风生上升流有逐年增大的趋势。(5)闽中以南风生上升流的显著周期为1年和半年,闽中以北为1年和4个月,过渡的闽中地区为1年、半年和4个月。
苗馨胡建宇
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区1998年2~3月声速的分布特征被引量:9
2000年
根据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区 1998年 2~ 3月实测的温、盐资料计算得出的声速 ,分析了该海区存在的几种主要类型的声速垂直分布状况以及声速垂直分布和平面分布的一些重要特征。
陈东升胡建宇许肖梅王清池陈天润
关键词:台湾海峡海区
罗源湾的潮流、余流特征被引量:13
1996年
根据罗源湾(包括可门水道)的实例海流资料,分析得出罗源湾潮流、余流的水平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罗源湾为强潮流作用的港湾,可门水道及冈屿附近海域潮流流速较大;而湾的南部海域潮流较弱。(2)从罗源湾潮流的垂直分布来看,潮流流速中层最大、表层次之、底层员小,但潮流流速的这一垂直分布特征一般只出现在高潮前、后2~4太阴时的时段内。(3)在高、低潮前后,湾顶(特别是西北湾顶)以及可门水道附近海域上、下层的转流时刻不一致。
胡建宇
关键词:港口流速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