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信
- 作品数:13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高职高专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研究被引量:1
- 2002年
- 针对高职高专教育忽视学生心智技能形成的现象,应用学习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研究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形成的关系,利用数学表达式和图象描述技能形成规律。
- 孙桂珍胡永信王凤利
- 关键词:心智技能学习心理学数学表达式
- 借鉴“职业带”理论设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被引量:10
- 2007年
- 文章在分析高职教育现行人才培养规格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借鉴“职业带”理论,明确了高职毕业生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提出了设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路。
- 胡永信白义
- 关键词:高职教育
-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取向被引量:7
- 2007年
- 高职教育培养方向的职业定向性和业务规格的技术应用性,决定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加大实训课程的比例,并采用螺旋式结构安排实训课程。同时,在课程内容改革中增加程序性知识内容,做到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并重。
- 王立秋胡永信
-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实训课程程序性知识
- 高职机电专业实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被引量:7
- 2004年
- 实训课程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充分的机电专业的行业分析,可将机电专业实训课程的目标按学年划分为三个层次。实训课程应学独设置,并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为了保证实训课程的顺利实施,应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处实训基地的建设。
- 胡永信刘海萍王凤利
- 关键词:高职机电专业实训课程实训基地
- 用系统观构建高职产学合作课程体系被引量:1
- 2013年
- 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分析职业岗位及其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并指出其关键是职业岗位(群)分析,主要包括职业分析、职责分析、工作分析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专业课程建设与改革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开发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需要确定课程目标、组织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制定教学评价标准。针对目前高职院校生源整体素质下降的现状,在课程标准制定上提出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渗透到各种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思路。借鉴学习层次分类理论组织课程内容,按照可接受性原则编排课程内容顺序。借鉴"最近发展区"理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要求确立得当、清晰明确,它对课程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
- 王立秋陆志强张育频胡永信
- 关键词:系统观职业岗位分析专业核心课程
- 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
- 2007年
- 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其固有特征职业性、地方性、层次性等反映了高职教育基本规律,对高职教育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具有指导作用。
- 胡永信
- 关键词:高职教育高职培养目标
- 浅谈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多样化
- 2007年
- 培养目标多样化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多起点、多层次、多规格的培养目标,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体现了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社会化理念。
- 胡永信
- 关键词:职业教育社会化
- 对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思考被引量:4
- 2006年
- 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的不同,要有自己的特点,应依据行业分析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要求,重新设计专业培养目标,根据其特殊性将专业培养目标分为四个层次,构建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体系框架。
- 胡永信
- 关于构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探讨被引量:1
- 2005年
-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从培养方向和业务规格上准确定位,体现高职教育基本特征。依据培养目标,应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进行实训课程开发与实施,增加程序性知识教学内容,合理设置课程,科学整合教学内容,构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的具有特色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 胡永信
-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实训课程开发程序性知识
- 构建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体系
- 2007年
-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大量的在生产第一线负责运行、检测、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论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性质还是所完成的任务都与普通高等教育有很大的区别。专业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在不同的专业中具体落实为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现行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普通高校的没有本质区别,
- 胡永信
- 关键词:培养目标体系教育专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专业培养目标教育培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