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如
- 作品数:58 被引量:10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转型社会刑事侦查权的限度——以民国政府时期贩毒案为中心的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通过对1928年一件鸦片毒品案件的分析,可以发现民国政府时期刑事侦查权的有限性特点。这里的有限性不同于权力本身的有限性,而是不同宪政体制下的有限性。
- 蒋志如
- 关键词:刑事侦查权有限性
- 评《论当代中国的普通法教育》被引量:6
- 2010年
- 本文通过对何美欢教授的法学教育文献的梳理,可以得出两点:其一,(普通法)法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法科学生的智能技能,而且还需要将他们培养成精英的法律人,这样才能应付我国正在融入的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经济、贸易与法律世界体系。其二,从外部视角(根据何美欢的视角则为律师职业角度)研究法学教育可以更深刻地体察到我国法学教育的根本缺陷;而对作者研究方法的析出,分析何氏专著的潜伏前提也有直接贡献。
- 蒋志如
- 关键词:研究方法法律职业
- 试论法学教育中教师应当教授的基本内容被引量:22
- 2017年
- 法科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讲授什么?通过梳理中国和其他法治国家的法学教育,我们可以发现课堂上任课教师应当围绕法学理论展开,虽然他们可以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差异。就法治国家而言,以德国为例,其法学教育形成了讲授法、练习课和研讨课三足鼎立的教学方法,以美国为例,美国案例教学法更是将其高度融合为一体;其实现了学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学习、练习、实践法学理论,进而提升了单纯讲授法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就中国而言,法学教育之教学虽然围绕法学理论展开,但其教学效果非常糟糕,因为其没有实现教学方法与法律知识、法学理论的高度契合,也缺乏案例,更是因为中国式考试制度而导致的考试目标落空。在展示三种迥异的法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现象,即法学理论、教学方法、时间、法律技能只有在法学教育、法学教学中以深度学习的方式才能较好地融为一炉。
- 蒋志如
- 关键词:法学理论《刑事诉讼法学》讲授法教学方法
- 试论法学学术性书评论文的基本品格被引量:3
- 2015年
- 通过两个层面梳理了中国法律书评文章不仅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非常糟糕的学术状况:其一,从形式上阅读,通过对中国法学创新网收录的、最近5年的15种期刊所刊载的数量上考察;其二,以达玛什卡的《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为例的书评文章的分析。这种状况实际上是中国法学学术研究状况的一个侧面表达,因为法学学术创新与法律书评、学术性书评有莫大的关系,因为法律书评、学术性书评的基本品格就在于知识贮备与积累,从而更可能出现法学学术创新。
- 蒋志如
- 关键词:学术创新
- 死刑案件刑事和解“破立”之博弈解读——以S省M市中院239件一审刑案为视角被引量:9
- 2013年
- 死刑案件刑事和解在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中属于明确被拒绝的范畴。然而,其却一直存在,并广泛运行于司法实践,还呈现出诸多特点和规律,如死刑案件达成和解比例越来越高,赔偿金额逐年增长,赔偿金额与量刑刑种、刑期呈反比等特点。但死刑案件刑事和解之负面影响也不可小觑,对其也应予以规范和完善,如成立国家赔偿专项基金,补足低于法定赔偿金额的案件,将超出法定赔偿金额的部分收归国有等。死刑案件刑事和解只有在"破"与"立"的博弈中才能寻找到其最后归宿所在。
- 蒋志如
- 关键词:死刑刑事和解社会互动司法独立
- 法学研究的述而不作与剽窃——解读理查德·波斯纳《论剽窃》被引量:2
- 2011年
- 《论剽窃》一书蕴含了逐字逐句的抄袭、述而不作的编辑、创造性的模仿三种。如果加上原创形式,则构成从抄袭到原创的全景图。我们还可以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可以发现它也是作文、学术过程的全景图:一、二种"潜伏",第三以书评方式出现,第四是原创。最后,根据这点考察中国当下则结论为博士毕业后开始学术是最佳时期。
- 蒋志如
- 关键词:剽窃方法论
- 缓刑撤销程序化构建的初步思考被引量:2
- 2014年
- 根据《刑法》75、76、77条及相关修正案,缓刑撤销有三种情况,根据漏罪、根据新罪和根据"技术性违反"。新罪和漏罪必须经由刑事诉讼程序确定,因为一个与原来刑事诉讼程序处置的不同罪名、刑罚的新刑事案件被确定是撤销缓刑的前提条件,即撤销缓刑也会历严格刑事诉讼程序,其可以被视为一种缓刑撤销的程序化构建。本文拟分析最后一种情况,因"技术性违反"出现的缓刑撤销的程序化构造问题:习惯法与国家法两套法律规则在运行逻辑上表现出一对矛盾关系,国家机关撤销缓刑的裁定既合法、同时又不合法。此举赋予了国家机关合法侵害缓刑犯的权力。因此,未来关于该制度的修改应注意限制司法机关的这一权力,即对缓刑撤销权以刑事诉讼程序化的方式限制,进而有效保障其合法权利。
- 蒋志如
- 关键词:缓刑撤销合法伤害权
-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中的侦查制度被引量:3
- 2017年
- 《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自1995年出台以来,并没有任何修订,2012年版《刑事诉讼法》为审视该规定提供了一个机会。与2012年版《刑事诉讼法》对照,虽然其已相当落后,但是如果以单行法律规定评价的话,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侦查程序基本框架的确立,已经取得相当大的成就,却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应当制定一部全新的《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以涵盖既有成就,并兼蓄法治国家对未成年人在侦查程序中的经验,更有对中国司法经验的最新总结。
- 蒋志如
- 关键词:未成年人警察侦查程序违法犯罪案件
- 从司法改革视角分析中国法学教育——一个方法论的分析
- 2015年
- 一、一个导论:方法与理论的问题如何研究中国的法学教育,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然而,这又不仅仅是一个"如何"的问题,它还涉及一个"如何"(即方法)与法学教育(本体)间关系的问题。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后对方法论与本体论关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的话,或许就不仅仅能够促进对本文的思考,更会对以后的法学教育本身的思考有着启示的意义。因此,本文在分析方法论之前,即分析如何研究中国法学教育之前,需要简单叙述方法论与本体论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在论述本书主体之前。
- 蒋志如
- 关键词:中国法学教育分析法学法治秩序教育观点法律技能法律秩序
- 解读新《刑事诉讼法》之刑事和解程序被引量:11
- 2012年
-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和解程序有三个条文。通过梳理关于刑事和解程序的已有司法实践和讨论,可以描绘一幅当下刑事诉讼法对其的吸收和抛弃的全景图;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条文的具体内容,新《刑事诉讼法》在刑事和解程序中取得的成就和缺陷则凸现出来,为将来的司法实践、学术讨论提供了互动的新机会。在将来互动中,关于刑事和解程序的规则将不断完善、司法权威也不断提高,当事人权利也将得到更充分的保障。
- 蒋志如夏川
- 关键词:新《刑事诉讼法》和解程序刑事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