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智华

作品数:87 被引量:406H指数:12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5篇医药卫生
  • 5篇生物学

主题

  • 33篇吸虫
  • 23篇疟疾
  • 22篇华支睾吸虫
  • 18篇虫病
  • 16篇吸虫病
  • 9篇蛋白
  • 9篇血清
  • 8篇支睾吸虫病
  • 8篇华支睾吸虫病
  • 7篇蛋白质
  • 7篇血吸虫
  • 7篇血吸虫病
  • 7篇流动人口
  • 7篇基因
  • 7篇白质
  • 6篇疫情
  • 6篇疟疾监测
  • 6篇流行病
  • 6篇流行病学
  • 6篇感染率

机构

  • 84篇广西壮族自治...
  • 24篇广西医科大学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4篇百色市疾病预...
  • 3篇宾阳县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东省疾病预...
  • 2篇灵山县疾病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桂林医学院附...
  • 1篇福建省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疾病预...
  • 1篇湖南省血吸虫...
  • 1篇江苏省血吸虫...
  • 1篇上海市疾病预...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云南省寄生虫...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作者

  • 86篇蒋智华
  • 22篇杨益超
  • 20篇李锦辉
  • 20篇林康明
  • 19篇韦海艳
  • 18篇杜进发
  • 17篇毛玮
  • 16篇万孝玲
  • 16篇黄亚铭
  • 15篇郭传坤
  • 14篇覃业新
  • 13篇吕国丽
  • 12篇杨庆利
  • 11篇林源
  • 9篇林珍
  • 9篇张伟尉
  • 8篇何敏
  • 8篇张志勇
  • 8篇覃健
  • 7篇石云良

传媒

  • 13篇中国寄生虫学...
  • 13篇中国热带医学
  • 10篇应用预防医学
  • 8篇中国血吸虫病...
  • 7篇中国病原生物...
  • 3篇中国卫生检验...
  • 3篇热带医学杂志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医学动物防制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 1篇国际医学寄生...
  • 1篇内科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公共卫生与临...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8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9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8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省2008-2012年阿米巴痢疾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广西阿米巴痢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网络直报的2008—2012年广西阿米巴痢疾疫情报告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12年广西累计报告阿米巴痢疾病例1002例,5岁以下年龄段儿童占总发病数的64.27%,发病的散居儿童占与总发病数的60.28%,6—10月为发病高发期。广西西南边陲的防城港报告病例最多,占39.42%。结论阿米巴痢疾防治应重点做好幼儿监护人的卫生宣教,加强食品卫生监督和疾病的监测。
蒋智华唐雯茜林康明
关键词:疫情分析流行病学
华支睾吸虫成虫体被结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为了解华支睾吸虫体被的超微结构特征,用华支睾吸虫囊蚴实验感染大鼠(100个囊蚴/鼠),感染后40 d,收集华支睾吸虫成虫,应用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虫体体表,应用透射电镜观察虫体体被结构。扫描电镜下可见,虫体体表有许多结节突起,突起之间有丝状物连接;虫体的感觉乳突突出于表面,大小和分布不均。透射电镜下可见,虫体的表皮由体被、肌层、细胞体层组成。体被表面覆盖许多突起,突起内有线粒体、分泌颗粒和分泌小泡,最外层的突起有脱离虫体的趋势。基质层内有球形和杆状两型分泌颗粒、分泌小泡、线粒体。肌层分布有环形肌和纵行肌2种。细胞体层内细胞核清晰,细胞质内可见两型特征性的分泌颗粒和分泌小泡。细胞体层和体被通过胞质桥相连。
石云良万孝玲蒋智华成晓静杨益超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扫描电镜透射电镜
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基因鉴别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双重PCR法的建立被引量:4
2018年
分别提取华支睾吸虫和扇棘单睾吸虫的基因组DNA,针对两种吸虫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单位1(COX1)基因设计引物,进行单重和双重PCR扩增。用针对华支睾吸虫的3对引物进行单重PCR扩增,FC1/RC1和FC3/RC3引物分别扩增出328 bp和356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而FC2/RC2引物未扩增出任何条带;用针对扇棘单睾吸虫的FH1/RH1和FH2/RH2引物进行单重PCR扩增,分别扩增出200 bp和190 bp的特异性目的条带。用华支睾吸虫FC1/RC1引物,结合扇棘单睾吸虫的FH1/RH1和FH2/RH2引物,分别进行双重PCR扩增,均能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彼此间无干扰。
蒋智华杨庆利杨益超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双重PCR
2016—2019年广西横县华支睾吸虫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掌握横县华支睾吸虫病流行变化情况,为政府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2018年、2019年在横县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各随机选1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按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开展华支睾吸虫感染和问卷调查。每年每个监测点选择3岁以上居民200人,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华支睾吸虫卵。结果2016—2019年共监测3033人,华支睾吸虫感染率为32.6%,男、女性感染率分别为42.1%和21.9%,男、女性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255,P<0.001)。2016年、2018年和2019年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5.6%、30.5%和31.7%,不同年份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62,P=0.038)。横州镇北村居民感染率(45.5%)最高,百合镇庙庄村最低(17.5%),不同地点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648,P<0.001)。平时经常吃鱼生和不吃鱼生居民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为57.3%和21.7%,有40.0%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表示驱虫治疗后还会继续吃鱼生。结论横县属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稍有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吃鱼生是当地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主要来源,居民对其感染危害认识不足,需强化健康教育。
陈豫黄卓信万孝玲梁明勇吕国丽韦斯亮林源唐雯茜蒋智华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感染率
2015—2019年靖西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2021年
目的了解靖西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的疫情监测情况,掌握监测点的螺情、病情变化趋势,为今后的监测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2015—2019年每年春季,在靖西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采取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的方法进行螺情监测,10~11月对人群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进行筛查,阳性者以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进行病原学检测,对耕牛采用塑料杯顶管孵化法进行病原学检测。收集监测点5年的螺情和人、畜病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9年在靖西市由利村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累计查螺271.15 hm^(2);不同年份查出有螺面积分别为2.11、1.06、2.73、2.73和2.73 hm^(2),活螺框出现率分别为17.72%、19.13%、11.80%、1.71%和0.62%,活螺平均密度分别为0.20、0.22、0.14、0.02和0.01只/0.1 m^(2);共解剖钉螺5 752只,未发现感染性钉螺。在2017年的螺情监测中,复现钉螺面积1.06 hm^(2),新发现0.62 hm^(2)。病情监测方面,共筛查常住人口1 556人,血清学阳性7人,阳性率为0.45%;共筛查流动人口1 055人,血清学阳性4人,阳性率为0.38%。人群监测共粪检11人,耕牛共粪检779头,未发现血吸虫感染病人和病畜。结论靖西市国家级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基本稳定,但鉴于复现钉螺面积扩大的情况,提示今后仍需加强监测工作。
彭双黄文捷许绍仁蒋智华唐雯茜
关键词:血吸虫病疫情钉螺
套式/多重PCR方法应用于疟疾诊断与监测的初步评价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与镜检法比较评价标签引物-套式/多重PCR(UT-PCR)在疟疾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海南、云南省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区和广西疟疾控制区的疟疾监测中,采集初诊为疟疾或疑似疟疾的发热患者的血片与滤纸血样400份,在双盲条件下比较镜检法与UT-PCR的初检结果,对结果不一致的血片再次镜检复查,同时对其滤纸血样重复PCR2~3次;评估UT-PCR与镜检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400例发热患者血样中,镜检法初检检出疟原虫阳性234例,其中恶性疟125例,间日疟109例;UT-PCR检出疟原虫阳性235例,其中恶性疟124例,间日疟109例;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2例。两法初检结果一致的血样占92.5%(370/400),其中阴性154例,阳性216例(间日疟117例,恶性疟99例)。复查25份初检结果不一致的血样,包括镜检阴性PCR阳性11例,镜检阳性PCR阴性10例,镜检为恶性疟PCR为间日疟3例,镜检为间日疟而PCR为混合感染1例,其中15份与UT-PCR的初检结果一致,7份"假阳性"原因不明,仅3份为PCR的假阴性。根据复查结果评估PCR的敏感性为99.6%,特异性为98.8%。结论采用更敏感的UT-PCR疟疾诊断方法有助于解决疟疾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疑难问题,提高疟疾监测的质量和效率。
郭传坤黎学铭林珍王光泽杨亚明李锦辉蒋智华黄天谊
关键词:疟疾诊断间日疟恶性疟
肝吸虫囊蚴分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肝吸虫囊蚴分离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分离设备包括:初分离室、上盖、分离沉淀室、样品富集室、样品收集器和支架;初分离室的上开口处设有第一过滤网;上盖与初分离室可拆卸的连接;分离沉淀室与初分离室相连接并连通,连通...
杨庆利蒋智华杨益超万孝玲
一种粪便肝吸虫卵采集分离设备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粪便肝吸虫卵采集分离设备,包括:取样装置、分离装置;取样装置包括样品盖、取样杆、圆柱状的取样头,分离装置包括样品瓶、封口塞以及滤网,样品盖盖设于样品瓶的瓶口上使取样杆以及取样头位于样品瓶内,样品瓶分为上下两段...
杨庆利蒋智华杨益超
文献传递
华支睾吸虫来源极性差异化合物的高效薄层色谱免疫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索华支睾吸虫ESPs、虫卵和虫体水溶性组分中生物大分子极性和抗原性的差异并寻找可行的分离方法。方法用HPTLC法分离华支睾吸虫ESPs、虫卵和虫体的水溶性组分,同时结合免疫染色法研究极性差异组分的抗原性。结果用有机溶剂组合可将ESPs、虫卵和虫体水溶性组分中极性强弱差异的化合物分离开。氯仿︰甲醇︰水(11︰9︰2)溶剂组合对弱极性化合物各组分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与虫卵相比较,ESPs和虫体的弱极性组分较复杂。不能被有机溶剂展开的强极性组分的抗原性较强,未检测出弱极性组分的抗原性反应。通过有机溶剂提取的弱极性组分可完全在水中复溶并被有机溶剂重新展开。结论华支睾吸虫来源的水溶性组分中的弱极性化合物成分能通过有机溶剂组合进行有效分离。这为分离华支睾吸虫来源的脂类等弱极性生物大分子以及研究其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性质奠定了基础。
杨庆利申继清蒋智华陈颖丹周晓农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抗原性HPTLC病原相关分子模式
2009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分析2009年广西流动人口疟疾发病情况,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全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流动人口血检58 842人次,查出疟原虫阳性49例,临床诊断2例,比2008年增加21.43%;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0.11%,比2008年升高0.02%;外来人员和外出返乡人员疟疾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1.76%、88.24%。结论加强外出返乡流动人口疟疾监测是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
林康明李锦辉黄亚铭郭传坤覃业新韦海艳杜进发毛玮蒋智华
关键词:疟疾流动人口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