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的相关研究论文进行论文数据分析的可行性。方法本文采用论文计量学分析方法,以"metapneumovirus"为检索词检索论文,检索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1—2023年发表的HMPV论文。统计学分析HMPV发表论文的年份、国家、期刊、研究机构、作者等的分布情况,了解HMPV在国际上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结果共检索到3282篇论文,97%的论文是英文论文。HMPV于2001年首次报道,之后,研究论文逐年增多。发表论文量最多的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荷兰分别排第2、3、4、5位。病毒学(virology-general)领域的论文最多。在研究机构分布上,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发表了135篇,位列第1。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的是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共143篇。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的作者Williams JV发表了92篇论文,提示了其在HMPV研究领域较高的国际地位。结论HMPV相关论文中,欧美国家的研究机构、大学发表的文章为主。
本文结合《生物安全与健康(英文)》(Biosafety and Health,以下简称B&H)的办刊实践,总结B&H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和举措,重点从人才队伍、稿件质量、多维度传播等方面进行探索讨论。B&H期刊创刊于2019年,已先后被国内国际重要数据库DOAJ、RCCSE、CSCD、SCOPUS、CSTPCD等收录。B&H期刊的创刊填补了我国生物安全学科空白,通过采取坚持国际化办刊之路,吸引优质稿源,积极策划专刊出版,多渠道宣传推广等特色举措,从而实现新创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快速提升。
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和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不断推进,我国面临传染病输入风险增加的可能。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部分国家病毒性传染病疫情,为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病毒性传染病文献,两人同时阅读、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或比较。选择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阿富汗5个国家,共获得有效文献231篇,确定13种分析病种。各国获取的文献数量、文献内容、疾病流行特点不尽相同,例如,俄罗斯流感文献提供了较完整的监测数据,除2009年全球A(H1N1)pdm大流行外,各年以H3N2或B型流感为主。5个国家中,A(H1N1)pdm检出率俄罗斯高达79.00%、阿富汗最低为2.32%。阿富汗2006年前未建立流感监测系统,2011年后该系统受到削弱。伊朗针对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开展了许多研究,该国CCHF在1999~2011年间的病死率为14.50%,高危人群、牲畜感染率分别是14.80%~16.49%、3.7%~66.95%,蜱虫带毒率11.30%~70.00%,高危职业、蜱虫叮咬史是感染CCHF的危险因素,所分离病毒与欧洲世系土耳其人源病毒II组密切相关。其余各国均有病例报道,多呈散发状态。沙特阿拉伯提供了迄今为止大部分揭示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流行规律的数据,该国一般人群感染率为0.15%,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0.70%、高危人群感染率为2.30%~3.60%。糖尿病、心脏病、吸烟是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的独立危险因素。全基因组序列和蝙蝠病毒核苷酸分析提示,骆驼是重要但并非唯一的储存宿主。除伊朗外,其它3国尚无输入性MERS病例报道。本研究提示,为促进我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首先需要了解各国传染病流行状况,并充分发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