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军
- 作品数:8 被引量:82H指数:5
-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对比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和非规则性肝切除法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肝细胞性肝癌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及治疗需要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是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对照组则为非规则性肝切除术。比较2种手术方法的疗效、并发症以及复发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小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复发率为13.3%;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复发率为35.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肝蒂解剖法肝段切除术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不易复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蔡立军苏节邓
- 关键词:临床疗效并发症
- 肝胆管结石的肝切除术治疗被引量:5
- 2014年
-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肝段及半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2010年10月经肝切除治疗的51例肝胆管结石患者的B超、CT诊断,手术方法,疗效。结果肝胆管结石位于左外叶21例(41.2%),左半肝15例(29.4%),右肝后叶3例(5.9%),左右肝12例(23.5%);尾状叶2例(3.9%)。合并肝胆管狭窄41例(80.4%),合并胆总管结石40例(78.4%)、胆囊结石8例(15.7%);合并胆管细胞癌2例。右肝残余结石11例(21.6%),胆总管结石复发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4%(16/.51),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共随访43例,随访率84.3%(43/51),其中疗效优81.4%(35/43),疗效良16.3%(7/43),疗效差2.3%(1/43)。Ⅲ级以上右肝胆管的残留结石11例,随访疗效优良率90.9%。结论肝切除术治疗能清除结石,解决胆管狭窄,既可去除胆管病灶,还可消除胆管可能癌变的后患。对于肝叶萎缩,症状明显的病人,只要其整体情况可耐受手术及余肝之功能可代偿,积极给予肝切除手术治疗是明智的。对Ⅲ级以上右肝胆管的残留结石,先采取临床观察是适宜的。
- 符国珍吕明宋文渊蔡立军符真周帅张勇张新燕
- 关键词:肝胆管结石肝切除术
- 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自2005年7月至2009年4月,我院对105例胆总管结石进行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 吕明符国珍宋文渊蔡立军
- 关键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胆总管结石取石手术
- 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术对单核细胞HLA-DR表达和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比较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通过分析单核细胞HLA-DR表达和体外刺激下细胞因子的分泌来比较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术后免疫抑制情况。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内收治的50例行肝切除患者,随机分为LH组和OH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部分肝功能指标、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特征,ELISA检测和比较脂多糖刺激后细胞中TNF-α、INF-γ、IL-6及IL-8等炎症因子的含量。结果两组术后ALT和AST迅速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显著,而且OH组明显高于LH组。切口长度和出血量LH组明显小于OH组(P<0.1);LH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长于OH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LH组中未出现术后免疫麻痹现象。术后第1天LH组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升高,而开腹手术组II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下降。OH组患者术后TNF-α、IL-6和IFN-γ的分泌低于LH组。结论在行开腹或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中均未发现免疫麻痹现象,但是腹腔镜组患者在肝切除后免疫功能恢复情况较好。
- 蔡立军
- 关键词:肝切除HLA-DR表达免疫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6例诊治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2005年10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3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系统地从诊断、手术方式和疗效效果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有1例合并胆总管下端结石、梗阻性黄疸、胆道感染等急诊入院行胆总管置管引流等治疗,2周后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1例合并左肝外叶胆管结石,2例合并左肝外叶胆管囊肿(Ⅳ型),同时行左肝外叶切除术。其余32例均行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均无吻合口狭窄,其中2例发生胆漏。结论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且其易并发囊肿结石、胆道感染。有学者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一旦确诊,应限期手术,疗效可靠。
- 蔡立军周帅
-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胆肠ROUX-EN-Y吻合术疗效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保胆取石(息肉)术治疗胆囊疾病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息肉)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病人中,成功行微创保胆取石术18例,成功率85.7%,3例病人由于腹腔粘连、慢性炎症较重,中转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住院时间1-7d,平均4d。全部病例术后复查B超显示无结石残留,切口愈合良好。随访17人,随访率94.4%,术后随访1个月-2年,1例病人胆囊结石复发(5.5%);2例胆囊收缩功能不良(11.1%);1例胆漏(5.5%);1例术后胆囊粘膜出血(5.5%)。结论在严格控制适应证下,应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息肉)术治疗胆囊疾病是可行、安全的,并且有效的保留了胆囊功能。
- 张勇符国珍吕明宋文渊符真蔡立军
- 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囊息肉保胆
- 腹腔镜脾切除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经内科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09`年4月23例ITP患者行LS的临床资料。采用全麻,右侧卧位,三孔或四孔法,免切割吻合器腹腔镜脾切除术。结果 3例中转传统开腹手术,20例完成LS,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100-500ml,平均180ml,4例术中发现副脾并切除,术后3例切口愈合不良,术后1周内血小板很快上升,随访1个月至2年有2例复发。结论 LS治疗ITP安全可行,效果显著。
- 吕明符国珍宋文渊蔡立军
-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5
- 2015年
- 目的探讨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4年3月该院门诊和住院收治的110例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A组)、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B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C组)3组,监测和比较3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术前胆总管内径、总胆红素水平、胆总管结石数、胆管最大结石直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均低于C组(P<0.05);A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及住院费用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的腹腔引流时间少于B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3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各有优缺点,且适应证不同,总体来看胆囊管胆道探查术疗效最优,其次为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
- 蔡立军周帅
- 关键词:胆道外科手术腹腔镜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胆总管切开探查术T管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