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虞桂珍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中药
  • 2篇细胞
  • 2篇补气
  • 2篇补气中药
  • 1篇学成
  • 1篇增殖
  • 1篇水蛭
  • 1篇提呈
  • 1篇脾淋巴细胞
  • 1篇脾淋巴细胞增...
  • 1篇脾脏
  • 1篇脾脏巨噬细胞
  • 1篇燃气
  • 1篇茱萸
  • 1篇吴茱萸次碱
  • 1篇细胞因子
  • 1篇细胞因子分泌
  • 1篇细胞增殖
  • 1篇小鼠
  • 1篇淋巴细胞增殖

机构

  • 5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玉森新药...

作者

  • 5篇虞桂珍
  • 3篇毛平
  • 2篇谭梦晖
  • 2篇马骏
  • 1篇张雷
  • 1篇陈艳艳
  • 1篇吴婉静
  • 1篇李琴韵
  • 1篇胡蓓莉
  • 1篇王爱芳
  • 1篇王爱琴
  • 1篇许旭

传媒

  • 3篇中成药
  • 2篇上海中医药大...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药性补气中药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被引量:28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补气中药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体免疫应答过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不同药性的补气中药人参、黄芪、白术、西洋参,用甲基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掺入法检测补气中药对刀豆蛋白A(ConA)、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脂多糖(LPS)诱导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检测法(ELISA)检测分析补气中药对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IFN-γ)等细胞因子产生的影响。结果:人参、黄芪、白术能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加IL-2、IL-10的分泌,人参还能促进IFN-γ的产生;西洋参抑制脾淋巴细胞增殖,抑制IL-2、IL-12和IFN-γ的分泌,促进IL-10的分泌。结论:人参、黄芪、白术、西洋参虽然都是补气中药,但由于寒温药性的不同,其影响机体免疫应答过程的可能作用机制显示出一定差异。
毛平马骏陈艳艳虞桂珍谭梦晖
关键词:补气中药脾淋巴细胞增殖细胞因子
抗凝血酶效价法测定蛭萸颗粒剂中的水蛭成分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建立复方制剂蛭萸颗粒剂(全蝎、蜈蚣、黄连、黄芪等)中君药水蛭的测定方法。方法蛭萸颗粒剂经95%的乙醇提取后,用抗凝血酶效价法对方中水蛭进行测定。结果方法简便可靠,与不含水蛭的空白制剂对照,差异明显,易于识别。结论使用本法以95%的乙醇提取样品可以区分水蛭与制剂中其它抗凝血酶成分,达到测定水蛭的目的。
毛平吴婉静许旭虞桂珍
关键词:水蛭
补气中药对正常及辐射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通过观察补气中药人参、黄芪、白术、西洋参对巨噬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机体免疫应答过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运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分析正常小鼠及辐射损伤小鼠经口服给予补气中药后,脾脏巨噬细胞的比例变化和巨噬细胞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分子MHC-I、MHC-II的表达强度;采用酶标仪检测、观察分析补气中药对辐射损伤小鼠脾脏巨噬细胞色氨酸含量的影响,以了解对ID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补气中药均可提高正常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的比例,尤以西洋参显著;并可增加辐射损伤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的比例。人参、黄芪、白术可下调巨噬细胞表面的MHC-I类分子,但可上调MHC-II类分子的表达,西洋参则对MHC-I、MHC-II类分子表达呈下调。经抗原刺激后,补气中药都提高巨噬细胞色氨酸含量,西洋参作用较显著。结论:人参、黄芪、白术、西洋参虽然同为补气中药,但其对巨噬细胞的影响显示出一定差异。
马骏毛平陈艳艳虞桂珍谭梦晖
关键词:补气中药巨噬细胞抗原提呈作用
莲房炭新老工艺的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1994年
对莲房以新法──燃气焖煅法和传统焖煅法制成的莲房炭中所含的微量元素钙、镁含量和有机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从实验结果表明,具有止血活性的钙、镁元素均存在,所含有机成分相同,唯鞣质的显示有所不同,新法和老法中某些样品不显鞣质反应,而有些老法的样品则显示示鞣质反应。
王爱芳王爱琴陆履雯虞桂珍
HPLC测定艾附暖宫丸中吴茱萸次碱含量被引量:6
2006年
张雷李琴韵胡蓓莉虞桂珍
关键词:艾附暖宫丸吴茱萸次碱HPLC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