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向华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心肺
  • 4篇心肺复苏
  • 4篇团队
  • 2篇演练
  • 2篇实战演练
  • 2篇团队协作
  • 2篇急诊
  • 1篇心肺复苏成功
  • 1篇心肺复苏培训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脏
  • 1篇心脏骤
  • 1篇心脏骤停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治疗
  • 1篇医护
  • 1篇医护配合
  • 1篇有效率
  • 1篇院前急救

机构

  • 6篇广西科技大学
  • 1篇柳州医学高等...

作者

  • 7篇覃向华
  • 5篇毛力红
  • 4篇韦建革
  • 4篇陈新
  • 3篇吴凤菊
  • 2篇黄妍
  • 1篇陈新
  • 1篇陈松艳
  • 1篇覃英玉
  • 1篇陈崇宽
  • 1篇韦雪艳
  • 1篇黄妍

传媒

  • 2篇蛇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医疗机构开展医护配合心肺复苏团队演练的必要性被引量:4
2018年
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是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急救技术。为提高医务人员心肺复苏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医疗机构有必要开展医护配合心肺复苏团队演练。现就心肺复苏的现状、开展心肺复苏培训的必要性作一综述如下。1我国心肺复苏的现状心脏骤停是临床最危急的病症,我国每年约有54.4万人死于心脏骤停^([1])。
韦建革陈新覃向华
关键词:医护配合心肺复苏团队协作
百草枯中毒患者家属自我效能感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调查百草枯中毒患者家属自我效能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102名自服百草枯中毒患者的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自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家属自我效能感得分(2.25±0.63)分;家庭收入、年龄是其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自服百草枯中毒患者家属自我效能感水平偏低,年龄>60岁和家庭经济收入低的患者家属应给予重点关注。
吴凤菊韦雪艳覃向华覃英玉
关键词:百草枯中毒患者家属自我效能感
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对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2月院前急诊科接诊救治、转运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两组采用不同阶段进行抗血小板治疗,比较两组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近期心血管事件总发生46例(46.0%),试验组近期心血管事件总发生4例(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12例,试验组总发生1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吸烟、糖尿病、2支血管病变、3支血管病变是影响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结论院前急救中应用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陈新覃向华毛力红黄妍蓝凌
关键词: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抗血小板治疗
床边回访长途出诊收住院患者的实践与效果
2014年
目的探讨床边回访长途出诊收住院患者对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的实践效果。方法自制问卷调查表,通过对市外出诊接回收住院的514例患者进行面对面床边访视,根据访视结果改进护士培训、考核方法。结果实施床边回访后,急诊科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较回访前明显提高(P<0.01)。结论床边回访长途出诊收住院患者是急诊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吴凤菊覃向华毛力红
关键词:急诊住院患者
团队实战演练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的作用被引量:7
2012年
为提高院外院内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CPR)成功率和成活率。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从2009年开始实施CPR团队实战演练。现报道如下。
韦建革陈新吴凤菊陈崇宽陈松艳覃向华毛力红
关键词: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团队合作实战演练
急诊科指导团队实战演练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作用
2022年
目的通过开展心肺复苏团队实战演练提升医疗机构对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能力,进一步提高复苏成功率。方法将140个医护小组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0队,两组的急诊小组各16队,非急诊小组各54队。实验组通过设计的院前2人组及院内3人组、4人组的救治流程进行训练,对照组先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心肺复苏训练,3个月后考核两组的团队总成绩、首次除颤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和首次静脉肾上腺素给药时间。考核后对照组再按实验组的方法进行训练,训练3个月后再次对两组进行考核。结果两组的团队总成绩、首次除颤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和首次静脉肾上腺素给药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急诊与非急诊团队比较,两组的团队总成绩、首次除颤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和首次静脉肾上腺素给药时间上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由急诊科负责指导开展的心肺复苏团队实战演练,能保证高质量的心肺复苏,对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临床指导意义。
韦建革黄卓毅陈新黄妍覃向华毛力红谭苏妮卢燕英
关键词:心肺复苏团队实战演练急诊科
团队心肺复苏成功74例报告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团队心肺复苏(CPR)成功的74例心搏骤停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团队CPR在CPR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2010年)对37例单人徒手CPR后的CPR效果进行分析,第二阶段(2010~2016年)对154例团队CPR训练后的CPR效果进行分析,并对比两个阶段的复苏效果。结果:第一阶段成功复苏5例,复苏有效率为13.51%,第二阶段成功复苏74例,有效率为48.05%,两个阶段的复苏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队协作CPR能有效提高CPR的有效率,对CPR救治有很重要的意义,值得在各院中进行推广应用。
陈新韦建革覃向华陈礼琪黄妍毛力红
关键词:心肺复苏团队协作有效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