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伟峰

作品数:30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渭南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气象局气象科技创新基金陕西省气象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 9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暴雨
  • 7篇暴雨过程
  • 6篇流域
  • 5篇气象
  • 4篇气候
  • 4篇飑线
  • 3篇动力场
  • 3篇云图
  • 3篇云图特征
  • 3篇致洪
  • 3篇致洪暴雨
  • 3篇致洪暴雨过程
  • 3篇土壤
  • 3篇强飑线
  • 3篇强飑线过程
  • 3篇切变
  • 3篇飑线过程
  • 3篇渭河流域
  • 3篇汉江流域
  • 3篇河流

机构

  • 30篇渭南市气象局
  • 2篇陕西省气象局
  • 2篇陕西省经济作...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汉中市气象局
  • 1篇铜川市气象局

作者

  • 30篇许伟峰
  • 13篇尹贞钤
  • 11篇武麦凤
  • 7篇王旭仙
  • 5篇韩蓓蓓
  • 4篇张丽娟
  • 4篇吕俊杰
  • 4篇冯伟
  • 3篇李社宏
  • 3篇肖湘卉
  • 3篇王晓平
  • 2篇田中伟
  • 1篇周晓丽
  • 1篇安中浩
  • 1篇杨利霞
  • 1篇李艳莉
  • 1篇武广良
  • 1篇柴芊
  • 1篇张淑玲
  • 1篇孙健康

传媒

  • 16篇陕西气象
  • 2篇现代农业科技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果树学报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暴雨灾害
  • 1篇环境影响评价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陕西省气象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Mortle小波的渭南市4月倒春寒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基于渭南市11个国家气象站1971—2019年4月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资料及农作物、经济林果冻害和倒春寒气象指标,采用Mortle小波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渭南市4月倒春寒的时空分布、小波周期演变特征和规律,以及倒春寒致灾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1971—2019年渭南市4月发生中度倒春寒的概率较高,轻度倒春寒和中度倒春寒占比分别为59.9%和30.5%,重度倒春寒占9.6%;北部倒春寒重于南部,南部倒春寒重于中部;全市倒春寒年均站次数为0.64站次,其中白水县年均站次数为0.98站次;近49年4月倒春寒年均站次数以0.118站次/(10 a)速率下降;倒春寒4月年均站次数时间序列存在4~6、6~11、12~17、25~32 a 4类时间尺度周期变化规律,6、10 a时间尺度为第一、第二主周期;4月倒春寒周期与重灾区白水县发生的倒春寒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马耀绒韩蓓蓓许伟峰尹贞钤
关键词:倒春寒年代际变化
渭南高温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定量化评估
2024年
利用渭南市11个县(市、区)气象站1971—2020年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结合单站高温过程综合强度指标算法,得到渭南各县(市、区)高温天气综合强度等级划分阈值,并根据单站高温过程阈值,确定出区域性高温过程强度等级以及全市性高温过程强度等级定量化评估方法,分析了渭南市高温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渭南市高温频次、强度总体呈南多北少的分布特征,南部的华州、临渭、华阴是高温事件高发的关键区域;渭南高温天气出现时间跨度为4月中旬至10月上旬,6—8月高温最多,占全年的93.9%,其中7月下旬各个区域的高温日数达到最多,往后逐渐减少。(2)20世纪70年代以来,渭南高温过程呈现出增长趋势,80年代至今,高温过程逐渐增多,过程极值和高温等级增高,高温有出现时间趋早和结束时间趋晚的变化特征。(3)对提出的单站高温天气过程综合强度指标计算方法、区域性和全市性高温过程强度等级确定方法,进行检验和业务试用评估,其对高温过程综合强度进行合理排位,结果科学可信。
马耀绒韩蓓蓓尹贞钤尹贞钤
关键词:时空变化特征
渭南玉米产量气象条件分析与预报模型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利用渭南市1996—2018年玉米产量和同期全市11个气象站玉米生育期内光、温、水气候资源,采用直线滑动平均法结合调和权重法对渭南市玉米产量进行趋势产量和气象产量的分离。采用SPSS17.0软件对分离出的1996—2014年玉米气象产量与生育期各类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相关性较高气象因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与气象产量建立预报模型。分析各因子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发现:在营养生长阶段,降水对产量贡献最大;在生殖生长阶段,降水与产量呈负相关。预报模型回代、预测结果显示,回归方程显著,预报效果良好。
马耀绒淡会星尹贞钤许伟峰
GStar-Ⅰ型自动土壤水分仪误差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为提高GStar-Ⅰ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仪数据质量,利用2012—2013年渭南市8个气象站土壤水分观测固定段自动与人工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从标定区间及方法、土壤冻结、仪器跳变、观测环境、人工取土等6个方面分析误差原因,得出提高数据质量的方法与建议。
许伟峰尹贞钤张丽娟马耀绒
2005年渭河、汉江流域一次致洪暴雨过程浅析
本文采用了高空、地面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水文资料和NCEP格点资料,对2005年出现在渭河、汉江流域一次秋季连阴雨中致洪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总量大,地域集中,洪水汇流快,造成的灾害重。这...
王旭仙武麦凤吕俊杰王晓平许伟峰
关键词:致洪暴雨洪水特点动力场
文献传递
渭河流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的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本文应用常规资料、FY-2E 每小时一次的红外云图和反演产品云顶亮温TBB、1 小时地面自动站及加密站资料,分析渭河流域盛夏期一次对流性暴雨过程中的中尺度云团特征及造成的暴雨落区分布,力求寻找出对渭河流域暴雨预报有指示意...
王旭仙武麦凤许伟峰肖湘卉张丽娟
关键词:渭河流域大暴雨云图特征
便携式土壤水分测量仪本地化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提高PASW-1型便携式土壤水分测量仪在实际工作中的准确率,利用烘干法对仪器进行本地化标定。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不同土壤层次的标定曲线,根据标定曲线反演并计算出土壤相对湿度,结合气象干旱等级划分标准,制定出自动体积含水量对应的干旱等级查询表,便于实际业务应用。
田中伟尹贞钤许伟峰冯伟
关键词:烘干法土壤含水量
渭南日光温室小气候特征分析及预测方法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求陕西渭南地区日光温室小气候变化特征及预测方法,切实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利用陕西渭南市华州区设施农业试验点日光温室2014—2016年冬季(11—3月)棚内外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对比分析及逐步回归方法,对冬季晴天、多云、阴天天气条件下温室内温、湿度日变化特征及最低气温预报模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各天气条件下日光温室内温、湿度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变化,气温最低值均出现在日出前后,于午后13—14时达到最高值,相对湿度则相反;夜间温、湿变化相对稳定,湿度接近饱和状态;晴天时温、湿度变化幅度大于多云和阴天时。试验建立的日光温室内未来一天最低气温预报模型,通过检验,其误差值在2℃范围内的准确率达到80%以上,预报准确率可满足业务应用。
李艳莉许伟峰
关键词:日光温室小气候温度相对湿度
渭南市1999-08-09区域性暴雨天气分析
2000年
应用高空地面资料及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和各种物理量场 ,对渭南 1 999-0 8-0 9区域强雷暴暴雨和局地飑线天气成因进行分析 ,得知 ,高空阶梯槽。
吕俊杰张淑玲许伟峰
关键词:暴雨大气环流飑线
渭南市4月“倒春寒”预测指标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根据渭南地形地域特点,从南、北、中部选择3个代表性站点,利用其1981—2013年“倒春寒”发生程度资料,结合3个气象站相应逐日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方法,选取与4月“倒春寒”相关系数高的气象因子,构建分区域“倒春寒”预测方程。结果表明:影响渭南南部、北部和中部“倒春寒”发生程度的气象因子分别有2个、4个和3个。分别建立南、北、中部3个区域的“倒春寒”预测模型,历史回代准确率分别为82%、94%、83%;等级历史回代准确率分别为75%、84%、81%;2014—2019年4月“倒春寒”预报准确率分别为100%、83%、83%;等级预报准确率分别为100%、80%、80%。发生预报和等级预报准确率较高、效果理想,预测方程和等级判定指标均达到气象预报服务需求。
马耀绒尹贞钤韩蓓蓓许伟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