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妙芳
- 作品数:22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在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的应用护理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和左半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安全性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0例患者,术中留置FREKA三腔管至空肠上段,术后6~24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观察并发症的发生以及营养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通过肠内营养,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发生腹泻及吻合口瘘较左半结肠癌例数多,左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够改善大肠癌手术患者的营养状况,显著提高免疫功能。结论左半结肠癌根治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更符合生理、安全、有效的优点。
- 吴红云谢昭雄谢妙芳
- 关键词:结肠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 胃癌术后经三腔胃肠管肠内营养的观察与护理被引量:10
- 2009年
-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胃癌患者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EN组为术中给患者置入三腔胃肠管,术后6~24h经胃肠管通过输液泵匀速滴注能全力营养液;PN组为传统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输注过程中的并发症。结果:EN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输液量减少、主要并发症少。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高质量的护理是保证营养计划顺利完成的关键。
- 吴红云佘佩吟谢妙芳
- 关键词:胃癌肠内营养护理
- 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的护理
- 2007年
- 目的 总结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胃功能排空障碍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13例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胃瘫病例的各种因素及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长期输出道梗阻、营养不良、手术时间>3小时、术后吻合口瘘或局部积液积脓、心理压力大、年龄>55岁,手术出血量>300 ml,胃瘫的发生率高.结论 胃瘫由多种因素引起,而腹部恶性肿瘤具有其特殊性与以上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其术后胃瘫发生率高,因胃动力恢复时间长,临床上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辅以精心护理是治愈胃瘫的关键.
- 谢妙芳佘佩吟林妙英
- 关键词:腹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症胃瘫护理
- 三腔鼻肠管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
- 近年来,随着肠内营养技术的进步和推广,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识。肠内营养支持简单、有效、廉价使其在临床上越来越受运用。肠内营养既能避免肠外营养的缺点,又能符合生理要求,还可减轻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我院...
- 佘佩吟谢照雄谢妙芳吴红云林秀文
- 关键词:鼻肠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液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 文献传递
- 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阶段性护理指导功能锻炼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66例乳腺癌根治术和改良根治术患者术后患肢进行阶段性功能锻炼指导。结果:术后7天患侧上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并发症发生率9.1%。术后1个月患肢上举、外展、旋转等功能障碍发生率21.2%。结论:临床上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
- 黄盖容谢妙芳
- 关键词:乳腺癌功能锻炼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6例的护理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 C)的护理模式 ,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 6例施行 L C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愈 10 6例。出现并发症 5例 ,其中出血 2例、胆瘘 2例、皮下气肿 1例。再次手术 1例。结论 做好心理护理及术前各项检查准备工作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加强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及引流管的观察护理、保持引流管通畅非常重要。
- 林秀文余佩吟谢妙芳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疾病护理
- 生长抑素—思他宁在低位恶性肠梗阻治疗应用的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在低位恶性肠梗阻治疗应用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收治64例低位恶性肠梗阻,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思他宁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思他宁(每天6mg静脉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4ml/h,维持72h),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胃肠减压量、急诊手术率及急诊术中梗阻肠管近远端改变。给予禁食、有效的胃肠减压以消除腹胀、腹痛,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加强灌肠效果的观察,加强输液管理。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48h腹痛和腹胀的缓解率分别为78.8%、54.8%(p<0.05);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比率分别为81.8%、61.3%(p<0.05);胃肠减压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04±145)ml/d、(527±164)ml/d(p<0.05);急诊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1.2%、45.2%(p<0.05)。急诊术中梗阻肠管近远端10cm肠管管径差值分别为(4±1.24)cm(n=7)、(6±1.13)cm(n=14)(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低位恶性肠梗阻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禁食、有效的胃肠减压,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加强灌肠效果的观察,能提高保守治疗的成功率,更有利于择期手术实施。
- 佘佩吟蔡雪洁谢妙芳吴红云唐仰璇
- 关键词:生长抑素注射泵护理
- 严重肝损伤的急救与护理被引量:4
- 2002年
- 目的 总结严重肝损伤的抢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 2 8例严重肝损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护理 ,术后加强各种监护 ,以及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结果 抢救成功 2 5例 ,治愈率 89% ,死亡 3例 ,病死率 11% ,死亡主要原因是肝功能衰竭 ,抢救成功 2 5例中无一例发生肺部并发症及褥疮。结论 应重视严重肝损伤的术前急救 ,在快速补充血容量抗休克的同时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加强监护 ,观察中心静脉压、血压及尿量的变化 ,作为补液的依据 ,加强输液的管理 ,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及升压药的浓度。重点加强呼吸功能的监测 ,预防ARDS的发生 ,定时检查动脉血气分析 ,作为是否应用机械辅助呼吸的依据。观察体温变化及引流液的颜色、量的变化 。
- 佘佩吟林秀文谢妙芳唐仰璇岳晓珊
- 关键词:严重肝损伤急救护理
- 外伤性腹腔内出血的急救及临床护理
- 外伤性腹腔内出血主要是肝、脾损伤,致命的原因是失血性休克,常合并有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手术是抢救的主要手段,必需做到分秒必争。我科自95年1月至99年11月,共收治外伤性腹腔内出血病人 35例,治愈 33例,死亡 2例,...
- 谢妙芳佘佩吟林秀文
- 文献传递
- 生长抑素—思他宁治疗低位恶性肠梗阻的临床护理体会
-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思他宁在低位恶性肠梗阻治疗应用的效果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本科收治64例低位恶性肠梗阻,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思他宁治疗组33例和常规治疗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常规...
- 佘佩吟蔡雪洁谢妙芳吴红云唐仰璇
- 关键词:生长抑素注射泵护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