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文远

作品数:22 被引量:98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历史地理
  • 4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社会学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户籍
  • 4篇户籍制度
  • 4篇户口
  • 4篇户口迁移
  • 2篇行政
  • 2篇政治
  • 2篇知识青年
  • 2篇中共
  • 2篇主义
  • 2篇宪政运动
  • 2篇民主
  • 1篇大学生
  • 1篇当代中国史
  • 1篇东亚同文书院
  • 1篇新民主主义
  • 1篇新民主主义宪...
  • 1篇新中国
  • 1篇再教育
  • 1篇债务
  • 1篇债务问题

机构

  • 15篇郑州航空工业...
  • 6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1篇赵文远
  • 1篇宋少江
  • 1篇杨发祥
  • 1篇李灵革
  • 1篇刘林
  • 1篇秦昊扬
  • 1篇李心瑞
  • 1篇徐少杰
  • 1篇张元福

传媒

  • 7篇郑州航空工业...
  • 3篇史学月刊
  • 2篇中州学刊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天中学刊
  • 1篇许昌师专学报
  • 1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许昌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20世纪末期国家解决夫妻两地分居的户籍政策被引量:3
2012年
计划经济年代,限制户口迁移自由的现代户籍制度造成很多夫妻两地分居。这个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给社会、家庭都带来了很多困难和麻烦。20世纪80-90年代,国家先后出台一些户籍政策,有条件地、分期分批地解决了此类问题。该问题的解决有利于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体现了国家对干部职工的关怀,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
赵文远
关键词:户籍制度
陕甘宁边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制度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第二次国共合作后,陕甘宁边区设立了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制度。专员公署是边府的代表机关,它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边府与县政权之间一个重要的行政层级,是边府不可或缺的臂膀。它援引国民党地方行政制度,但经过中共的改造和创新,明显具有抗日民主政权的特色。与国民政府专员公署相比,陕甘宁边区专员公署是廉洁高效的政权组织,在艰苦的环境之下,中共专员公署建设出了高效廉洁的地方民主政权,发挥了在许多方面国民党专员公署无法比拟的作用。从专员公署制这一独特视角,我们可以看出,国共两党不同的历史命运。
赵文远
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变迁的经济因素被引量:1
2012年
现代中国户口迁移制度的变迁,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新中国初期,计划经济的启动造成户口迁移自由政策的取消。随后的二十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缓慢,工农业产值低,城镇化建设滞后,国家一直实行严格限制农村向城市迁移、小城市向大城市迁移的户口政策。改革开放之后,经济逐渐繁荣,各类"农转非"政策不断出台,从农村向城市的户口迁移从此打开缺口。1984年开启了农民自理粮户口迁入集镇的户口新政。此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各地不断推出户口迁移新政,大批农村人口得以迁入城市。
赵文远
关键词:户口迁移
《辛亥女革命家刘马青霞评传》评介
2013年
刘马青霞是辛亥革命时期杰出的女性,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女革命家刘马青霞评传》一书运用大量第一手资料,按照时间顺序详述了刘马青霞女士办义学、义庄、杂志、新学,支持辛亥革命,参加同盟会等活动,还原了她真实的人生轨迹。在书中,作者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如刘马青霞与皇帝、刘马青霞与丈夫的关系等,这些对研究刘马青霞具有开创意义。此书的出版,对研究河南辛亥革命运动、河南妇女运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赵文远
关键词:辛亥革命
1949~1957年中国户口迁移管理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出于肃清反革命分子和国民党残余势力以及建立新秩序的需要,逐渐建立起了户口及其迁移管理体制。新体制实行自由迁移的原则,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外流情况日益突出,国家不得不考虑限制自由迁移。文章考察了这一时期户口管理体制建立的过程,重点探讨了户口迁移管理的特点以及1953年后户口管理原则的转变因素,揭示了1958年国家限制自由迁移的历史缘由。
赵文远
关键词:户口
近年来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24
2006年
乡村债务问题的症结在于现行乡村两级不合理的权力运作模式以及处于这种模式之下的乡村干部的不规范行为,市场失灵与资源配置的不公也为乡村举债预设了前提。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是治理乡村债务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对既有债务区别情况、分类决策,是治理乡村债务的重要方法和中心环节;加快农村财税、金融、干部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以及土地、户籍、分配等配套体制改革,是治理乡村债务的根本出路。
杨发祥赵文远
关键词:乡村债务
新中国户籍迁移制度史研究
赵文远
关键词:户籍管理人口迁移
我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现状及其培养被引量:1
2006年
文章探讨了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在保障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校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教师监控意识、教学反馈和评价能力、教学反思及研究能力的措施和方法。
赵文远徐少杰刘林宋少江
关键词:教学监控能力教学质量教学设计
新时期“农转非”制度评析被引量:5
2004年
 1977年后,我国严格控制城市人口增长的"农转非"制度开始松动。随后,国家对"农转非"制度进行了适当调整,并不断出台新规定。这一系列"农转非"新政策虽然临时解决了一些社会老问题,但是也产生了不少社会新问题。新时期的"农转非"制度并没有从根本上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也没有建立起良性的户口迁移秩序。
秦昊扬赵文远
关键词:户籍制度社会公平
1958年中国改变户口自由迁移制度的历史原因被引量:14
2004年
新中国初期,制定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为此,中央政府不断地发布命令,阻止农民入城务工,以确保农业为工业建设提供充足的商品粮食。与此同时,为了稳定城市工业化建设队伍,中国逐渐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把就业、粮食和社会福利等与城市户口挂钩,并于1958年中国取消了户口自由迁移制度。
赵文远
关键词:当代中国史重工业优先发展计划经济户口迁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