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斌

作品数:66 被引量:544H指数:12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0篇小麦
  • 28篇大麦
  • 11篇饲草
  • 9篇性状
  • 7篇籽粒
  • 6篇栽培
  • 6篇穗发芽
  • 6篇发芽
  • 5篇饲料大麦
  • 5篇刈割
  • 5篇分子标记
  • 4篇氮肥
  • 4篇氮肥运筹
  • 4篇氮素
  • 4篇选育
  • 4篇栽培技术
  • 4篇生育
  • 4篇饲草品质
  • 4篇品种资源
  • 4篇小麦品种

机构

  • 61篇安徽省农业科...
  • 8篇安徽省农作物...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寿县农业技术...
  • 1篇安徽省濉溪县...

作者

  • 66篇赵斌
  • 49篇王瑞
  • 32篇陈晓东
  • 30篇季昌好
  • 20篇朱斌
  • 19篇赵竹
  • 19篇汪建来
  • 18篇曹承富
  • 18篇孔令聪
  • 13篇甘斌杰
  • 11篇万映秀
  • 10篇张平治
  • 9篇赵莉
  • 8篇朱斌
  • 6篇顾江涛
  • 5篇曹文昕
  • 4篇汪芝寿
  • 4篇何贤芳
  • 2篇杜世州
  • 2篇杨赞林

传媒

  • 16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大麦与谷类科...
  • 6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种子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2009年中...
  • 1篇全国作物遗传...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6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9篇2003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白度低PPO活性小麦种质筛选被引量:3
2008年
本试验对142份小麦种质资源的面粉白度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面粉白度值高于国家一级粉标准的有73份,占样本总数的51.4%;样本PPO活性低于100 AU.min-1.g-1有41份,占供试样本的28.9%;筛选出9份面粉白度值高于80%,且同时具有较低PPO活性(<100 AU.min-1.g-1)的小麦种质,可作为小麦白度性状改良的遗传材料。
赵斌赵莉万映秀赵竹王瑞张平治
关键词:普通小麦高白度
安徽沿淮江淮麦区稻茬小麦新品种(系)筛选被引量:5
2008年
为了筛选适宜安徽沿淮江淮稻茬麦区种植的高产、抗病、抗逆和抗穗发芽的小麦新品种(系),于2006-2007、2007-2008两年度分别在合肥和龙亢试点安排了20个新品种(系)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宁麦13、扬02G13、荆00-3和扬03G12产量及抗性综合表现突出,适宜在沿淮江淮地区不同生态区稻茬种植;而阜麦936、濮麦9和皖麦53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但赤霉病和穗发芽抗性稍弱,适宜江淮北部及沿淮麦区种植的新品种。
万映秀赵斌王永玖赵莉王瑞甘斌杰张平治
关键词:稻茬麦小麦
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5
2006年
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农业科研单位成果转化工作中存在问题的阐述和分析,结合科研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科技成果转化的发展意见。
赵斌荣松柏
关键词:市场经济
皖麦44品质特性及配粉效应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以小麦新品种皖麦44为材料,对其品质特性在年度间、地点间的变化及其与安徽省主栽小麦品种的配粉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皖麦44属质量优质型中强筋品种,在年度间、地点间品质较稳定,面团稳定时间大多在7min以上;弱化度低,面团耐揉是皖麦44品质的主要优点。在豫麦18、皖麦19、皖麦48中搭配20%、30%、50%的皖麦44,配粉的弱化度就可降至80BU,稳定时间上升至4~5min,达到中筋粉要求。
王瑞汪建来赵斌赵竹赵莉姚大年
施氮量对强筋和中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05
2005年
以强筋小麦皖麦38和中筋小麦皖麦44为材料,研究了施氮量对子粒产量、品质及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分析了植株体内N、P、K素含量与子粒品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两种类型小麦的子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增施氮素不仅能显著提高蛋白质、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降低弱化度,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有利于植株对氮的吸收,而且还能提高P、K的营养水平。植株体内N的含量除与吸水率和弱化度相关不显著外与其它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只有容重为负相关;皖麦38和皖麦44达到最高子粒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24.6 kg/hm2和207.5 kg/hm2,达到最高蛋白质产量的施氮量分别为288.5 kg/hm2和221.0 kg/hm2。
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赵斌赵竹
关键词:小麦氮素子粒产量养分吸收
252份墨西哥CIMMYT小麦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差异及品种筛选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为低PPO活性小麦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信息。[方法]按Anderson和Morris等方法并作部分修改对引进的252份墨西哥CIMMYT小麦品种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PPO活性主要受基因型影响;不同品种间PPO活性相差很大。252份墨西哥CIMMYT小麦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范围为54.00~285.78AU/(min·g)。其中小于100.00AU/(min·g)的品种有46个,200.00AU/(min·g)以上的有37个,其余皆为100.00~200.00AU/(min·g)。品种PPO活性分布在100.00~200.00AU/(min·g)的个数较多,而在〈100.00AU/(min·g)和〉200.00AU/(min·g)范围则分布较少,基本上呈正态分布。[结论]通过育种途径可改善小麦制品颜色褐变的现象。筛选出PPO活性低于100.00AU/(min·g)的46个的墨西哥CIMMYT小麦品种,可作为小麦品质育种的材料。
赵竹赵斌赵莉万映秀
关键词:小麦多酚氧化酶
密度与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纹枯病发病程度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密度、氮肥运筹2个栽培因子对小麦纹枯病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拔节期施氮比例对小麦纹枯病及产量均有一定的调节效应。降低基本苗、提高追氮比例均能降低纹枯病发病指数,降低密度减轻纹枯病发病程度的效果优于提高追氮比例。但栽培因子对纹枯病的控制和小麦高产并不是完全同步的。生产上既要通过控制基本苗和基施氮肥比例来减轻纹枯病危害,又要使栽培因子有利于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发挥。文中还以高产和控病并重为条件,提出了控制该病发生程度的高产栽培技术初步方案。
孔令聪张存岭曹承富赵斌赵竹
关键词:小麦纹枯病氮素
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麦植株作为饲料的利用方法,先选择适宜大麦品种,再合理种植,以分蘖期至孕穗期茎叶作为青饲料,乳熟期收获全株,生产青贮饲料。本发明以大麦绿色营养体作为饲料,为牛、羊等草食家畜提供优质饲草,可有效解决冬季青饲...
陈晓东王瑞季昌好赵斌朱斌
文献传递
刈割期对多棱饲料大麦饲草及籽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5
2017年
为探明大麦饲草与籽粒双收的适宜刈割期,以六棱皮大麦皖饲麦2号为材料,设不刈割(T0)及分蘖期(T1)、拔节期(T2)、孕穗期(T3)分别进行一次刈割4个处理,比较了两年度不同刈割期大麦饲草、籽粒产量及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随刈割期后移,皖饲麦2号饲草产量显著增加;饲草粗蛋白、粗灰分、钙、磷含量显著下降,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即饲草品质显著下降。籽粒产量受刈割期影响大,与T0相比,两年度T1期刈割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T2、T3期刈割则籽粒产量显著下降;而品质受影响小。说明T1期刈割,可达到饲草与籽粒双收目标,且饲草品质好;在生产中要保障一定的籽粒产量,T2期后应停止刈割。
陈晓东赵斌季昌好朱斌王瑞
关键词:大麦刈割期饲草籽粒
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的差异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为研究大麦产量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GCA)的差异,筛选高GCA亲本,以我国不同产区具代表性的17份大麦新品种(系)为亲本材料,两年度采用NCⅡ设计对7个产量相关性状的配合力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性状一般配合力(GCA)与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方差在单年度或两年度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GCA方差普遍大于SCA方差,表明基因加性、非加性效应同时存在,并以加性效应为主。所有性状亲本间GCA差异显著,可针对目标性状筛选到高GCA亲本,如16号亲本(95033-1)在穗粒数、千粒质量及单株粒质量3个性状上GCA值均较高,是一优良亲本。亲本性状值与其GCA值间的相关性在不同性状上表现不同,如在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及穗粒数4个性状上,两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在单株穗数与单株粒质量上,仅单年度检测到两者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对于千粒质量,两者相关不显著。因此,前4个性状可根据亲本性状值预测其GCA大小。综上,大麦杂交育种可针对目标性状选择高GCA亲本进行组配,提高后代选择效率。
陈晓东季昌好赵斌朱斌朱斌
关键词:大麦产量性状配合力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