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邰燕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淮南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椎实螺
  • 2篇生态学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尾蚴
  • 2篇吸虫
  • 2篇毛毕吸虫
  • 1篇渔场
  • 1篇生态习性
  • 1篇习性
  • 1篇校外实习
  • 1篇校外实习基地
  • 1篇毛毕属吸虫
  • 1篇护理
  • 1篇护理教育
  • 1篇护理专业
  • 1篇检出
  • 1篇检出率
  • 1篇高职
  • 1篇高职护理
  • 1篇高职护理教育

机构

  • 6篇淮南职业技术...
  • 3篇安徽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邰燕
  • 5篇盛似春
  • 5篇张明群
  • 4篇倪仕钢
  • 3篇秦志辉
  • 2篇桂和荣
  • 1篇文继月
  • 1篇唐海凤

传媒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上海环境科学
  • 1篇中国血吸虫病...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5
  • 2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关于高职护理教育临床实习基地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我院医学系(原淮南矿务局医科大学),创建于一九七五年,98年开办护理专业。99年更名为淮南职业技术学院,纳入全国统一招生。并确定护理专业为省重点专业。2003年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的办学评估检查,医学系在评...
邰燕
关键词:高职护理教育护理专业校外实习基地
文献传递
淮河水系毛毕吸虫尾蚴生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了解淮河水系毛毕吸虫尾蚴的生态习性及特征。 方法  2 0 0 2年 6月至 2 0 0 3年 5月 ,在安徽省淮南市郊淮河水系支流窑河渔场 ,逐月采集耳萝卜螺压片镜检 ,用感染毛毕吸虫的阳性螺逸尾蚴 ,滴瓶遮光法收集尾蚴。用不同时龄尾蚴感染雏鸭 ,以三角烧瓶顶管法孵化毛蚴检测雏鸭感染率。 结果 螺体内尾蚴检出率呈明显的季节消长 ,尾蚴检出率 7月份为 0 .81% ,6月为 0 .65 % ,4~ 5月和 8~ 10月均为 0 .0 7%~ 0 .2 6% ,逐月差异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 <0 .0 1)。尾蚴逸出数量呈明显的日周期变化 ,每天上午 8:0 0~ 12 :0 0为逸蚴高峰期 ,温度和光照影响显著。尾蚴具有强烈的趋光性 ,自然变温 (18~ 2 5℃ )下最长寿命为 5 2h ,半数死亡时间为 41h。对雏鸭感染力与尾蚴时龄关系密切 ,3 0min~ 8h时龄感染力最强 ,40h以后感染力丧失。 结论 初步探明淮河水系毛毕吸虫尾蚴的生态习性及特征。
盛似春秦志辉张明群邰燕倪仕钢文继月
关键词:尾蚴毛毕吸虫检出率雏鸭生态习性渔场
淮河水系淮南段椎实螺类生态学研究
2005年
椎实螺类(Lymnaeidae Snails)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肺螺亚纲的无厣螺类.是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地显示环境条件的变化,成为理想的环境指示生物。在2004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分别对淮河水系淮南段不同环境条件下的10个站点椎实螺类的种类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椎实螺类5种,其中萝卜螺属4种.土蜗属1种.耳萝卜螺为优势种;全流域平均密度和生物量,春季为227.7个/m^2和175.50g/m^2,秋季为100.2个/m^2和88.85g/m^2。工业污染较重的站点(D、F、I)椎实螺类的群落结构趋于简化,而流域底质生境异质性的站点(E、H)螺类种数呈现多样性。
盛似春桂和荣张明群邰燕倪仕钢
关键词:生态学
椎实螺个体大小对淮河水系毛毕吸虫感染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椎实螺个体大小对淮河水系毛毕吸虫感染的影响。方法采集椎实螺科耳萝卜螺按大小分组逸毛毕吸虫尾蚴并计数,测定不同大小螺体自然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在实验室内饲养阴性成螺产卵,收集同日产卵块孵育同一螺龄不同大小螺体;采集阳性鸭粪便孵毛蚴,分别感染前述子螺并测量螺高;24d后逸尾蚴,计数尾蚴量并测量螺高,观察不同大小螺体人工感染率、感染强度以及感染螺与未感染螺壳高差异。结果野外小螺体的毛毕吸虫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较低,较大螺体则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较高(x感染率2=35.909,P<0.01;F感染强度=65.55>F0.01(1,5)=16.30,P<0.01);在实验室条件下,同一螺龄的大、小螺体间毛毕吸虫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而毛毕吸虫感染强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x感染率2=0.347,P>0.05;F感染强度=25.16>F0.01(1,5)=16.30,P<0.01);感染螺与未感染螺壳高间差异无显著性(x2=0.023,P>0.05)。结论毛毕吸虫感染强度受耳萝卜螺本身大小影响,而毛毕吸虫自然感染率受螺龄关联的螺体大小影响。感染螺不大于未感染螺,野外大型感染螺不能归因于毛毕吸虫诱导效应。
盛似春张明群邰燕倪仕钢唐海凤秦志辉
关键词:毛毕吸虫感染率
淮河水系淮南段椎实螺类(Lymnaeidae)生态学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于2004年春季(4月)和秋季(9月),分别对淮河水系淮南段不同环境条件下的10个站点椎实螺类的种类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椎实螺类5种,其中萝卜螺属4种,土蜗属1种,耳萝卜螺为优势种;全流域平均密度和生物量,春季为227.7Ind./m2和175.50g/m2,秋季为100.2Ind./m2和88.85g/m2.工业污染较重的站点(D、F、I)椎实螺类的群落结构趋于简化,而流域底质生境异质性的站点(E、H)螺类种数呈现多样性.
盛似春桂和荣张明群邰燕倪仕钢
关键词:生态学
螺体内毛毕属吸虫尾蚴季节消长观察被引量:3
2004年
盛似春秦志辉张明群倪士钢邰燕
关键词:毛毕属吸虫尾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