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伟箐 作品数:13 被引量:76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针刺下合穴促进胃癌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6 2017年 目的观察针刺下合穴促进胃癌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拔除胃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总费用及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30)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术后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后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压积值(PCT)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拔除胃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QLQ-C30评分为(38.35±15.25)分,对照组为(76.23±10.6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手术结束及术后24 h WBC和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可应用于胃癌术后早期治疗,能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整体生活质量。 钱昌林 刘骅 张捷 邱伟箐 沈志勇 孙建华关键词:针刺疗法 胃肠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胃肿瘤 eIF4A1表达与胃癌发生发展及对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真核起始因子4A1(eIF4A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胃癌细胞侵袭、增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保存的胃癌组织标本190例,同时选取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eIF4A1表达;选取人胃癌细胞株AGS和SGC7901,将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干预组,其中对照组加细胞培养液,阴性对照组加含0.5%DMSO的细胞培养液,干预组加eIF4A1表达抑制剂Silvestrol(在DMSO中溶解),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胃癌组织eIF4A1阳性表达率为81.0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6.84%(P<0.05)。TNM分期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eIF4A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31%和92.78%,明显高于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组织(P<0.05)。在AGS细胞试验中,干预组培养12 h、24 h和48 h时的OD值分别为0.312±0.101、0.511±0.106和0.663±0.109,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在SGC7901细胞试验中,干预组培养12 h、24 h和48 h时的OD值分别为0.355±0.103、0.542±0.109和0.700±0.101,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在AGS细胞试验中,干预组细胞侵袭数为(12.03±3.11)个,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在SGC7901细胞试验中,干预组细胞侵袭数为(57.64±10.11)个,明显低于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均<0.05)。结论胃癌组织中eIF4A1呈高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相关性;抑制eIF4A1表达,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有一定抑制作用。 沈火剑 朱宏毅 张捷 钱昌林 邱伟箐 陈渊文 沈志勇关键词:胃癌 AGS细胞 SGC7901细胞 增殖 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技术治疗46例胃胃肠间质瘤 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胃镜联合技术治疗胃胃肠间质瘤(GIST)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普通外科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间接受双镜联合手术治疗的46例胃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例病例中男27例,女19例.平均年龄58.5岁:33例行胃镜辅助腹腔镜胃楔形切除术.13例行腹腔镜辅助胃镜手术。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和手术死亡病例。手术时间(85.5±29.3)rain,术中出血量(31.4±12.2)ml,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1.6±14.9)h,术后住院(5.1±2.9)d。术后肿瘤生物学危险行为评估:极低度危险34例,低度危险12例。无术后并发症出现。随访2~26(中位随访1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双镜联合技术治疗胃GIST安全可行,具有微创、恢复快的特点,近期疗效满意。 邱伟箐 汪明 庄捷 沈志勇 薛寒冰 沈镭 戈之铮 沈艳莹 刘强 曹晖关键词:胃肠间质瘤 腹腔镜 内镜 外科住培医师职业认同感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与思考 2024年 目的调查外科住培医师职业认同感及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为完善外科住院医师住培制度、增强培训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自制职业认同感和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量表,结合抽样访谈,选取2020年7月—2022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参加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共计52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外科住培医师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住培实践、学历学位、薪酬收入等)、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医患关系)、自主学习能力(学习环境、实践操作、科研培训)。结果住培医师对职业认同感总体评分为(2.85±0.37)分,体现了对职业的基本认同,且能得到较好的社会支持,同时医患关系紧张和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性质对职业信心有一定影响。尤其第3年住培医师总体评分偏低,工作压力更大。住培医师普遍认为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总体评分为(3.62±0.38)分,但在与指导教师良好互动、带教老师实践操作培养放手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第3年住培医师认为实践操作机会更多;相较招录住院医师,研究生在科研培训上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住培医师是培养合格临床外科医师的必经阶段,教学管理部门要完善顶层结构设计,轮转科室、带教老师合理编排培训课程,关注培训对象日常工作、学习及心理状况,可以帮助外科住培医师增强职业认同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进入后续专科化培训及未来职业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刘骅 钱昌林 邱伟箐 刘颖斌 田红 赵恩昊关键词:外科住院医师 毕业后教育 职业认同感 自主学习能力 DOG1基因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0年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大多含有受体酪氨酸激酶基因c-KIT或PDGFRA的活化突变[1-4]。明确诊断是对GIST病人进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药物治疗的前提[5-7]。 邱伟箐 汪明 曹晖关键词:DOG1 胃肠道间质瘤 经脐单孔与传统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0 2017年 自2007年Podoisky等[1]开展首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在微创手术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单孔腹腔镜技术得以蓬勃发展[2]。以其恢复快、切口小及术后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低等优点,成为当今微创手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单孔腔镜阑尾切除术(single-site 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SSLA)技术也在临床大力推广普及[3]。本研究对我科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96例急性阑尾炎的SSLA, 邱伟箐 张捷 刘骅 沈志勇 孙建华 吴琳石关键词:单孔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老年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日间手术模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老年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在日间手术模式下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日间腹股沟疝改良腹膜前修补术的58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的58例老年患者住院手术作为对照组,分析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等情况。结果日间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7±12)min,56例达成日间手术标准,于术后24h出院。2例于术后48h出院,平均住院费用为8437元。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病率为6.6%(4/58),其中阴囊血肿3例,尿潴留1例,术后6hVAS疼痛评分为(2.4±0.8)分。随访12个月,其中仅1例出现轻微慢性疼痛。结论区域神经阻滞麻醉下日间老年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可以在日间手术中心推广开展。 邱伟箐 刘骅 沈志勇 季福 张捷关键词:神经阻滞 腹股沟 日间手术 疝修补术 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11年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对于未发生转移的GIST,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腹腔镜外科、内镜外科等微创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双镜联合技术(LECS)已逐渐发展为胃间质瘤治疗中一种较为成熟的微创手术方式.本文将就近年来双镜联合技术在胃间质瘤治疗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邱伟箐 曹晖关键词:腹腔镜 内窥镜 胃肠道间质瘤 腹腔镜D2全胃切除术联合全胃系膜切除术在进展期胃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D2全胃切除术与全胃系膜切除术(CME)对进展期胃癌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300例,其中行标准D2全胃切除术150例(D2组),D2组基础上给予CME治疗的患者150例(D2+CME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等相关手术指标,记录统计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半流质饮食时间等术后恢复指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随访2年期间复发与死亡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2+CME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D2组,胃系膜未完整切除率则显著低于D2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半流质饮食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2+CME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病死率明显低于D2组(P<0.05)。结论腹腔镜D2全胃切除术联合CME对进展期胃癌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预后良好,作为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张捷 陈渊文 邱伟箐 朱宏毅 钱昌林 沈志勇 沈火剑关键词:胃切除术 腹腔镜 胆固醇结石差异lncRNA表达基因的分析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索胆固醇结石形成相关的差异表达lncRNA基因,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差异lncRNA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将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胆固醇结石组16只和空白对照组8只。胆固醇结石组小鼠饲喂致石饲料5周,空白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5周后,将胆固醇结石组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和熊去氧胆酸组8只。之后空白对照组饲喂常规饲料,模型对照组饲喂致石饲料,熊去氧胆酸组饲喂致石饲料并给予熊去氧胆酸灌胃。2周后处死小鼠,收集3组小鼠的肝脏组织及胆汁样本,观察胆囊大体样本并对小鼠胆汁进行脂质分析。同时对3组小鼠的肝脏组织进行lncRNA表达谱测定,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包括Cis-/Trans-靶基因的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Pathway分析。结果16只胆固醇成石小鼠模型构建成功。模型对照组、熊脱氧胆酸组及空白对照组胆囊胆汁总胆固醇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较空白对照组和熊脱氧胆酸组明显升高(P<0.05),但熊脱氧胆酸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而3组的胆囊胆汁总胆汁酸、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小鼠肝脏组织的差异lncRNA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模型对照组与熊脱氧胆酸组共有49种差异lncRNA基因。将差异基因分别进行GO和KEGG pathway分析后发现,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基因富集得到88个GO term和18条pathway,熊脱氧胆酸组与空白组的差异基因富集得到205个GO term和20条pathway。结论熊脱氧胆酸对胆囊结石有治疗作用;差异表达lncRNA基因在胆固醇结石形成及熊脱氧胆酸的预防结石形成中起到重要调控作用,为进一步探讨lncRNA的具体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钱昌林 沈志勇 张捷 邱伟箐 刘骅关键词:胆固醇结石 长链非编码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