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艳
- 作品数:21 被引量:115H指数:8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7年
-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发病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讨论了网络成瘾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综述了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病理心理机制。
- 郎艳贾福军李恒芬
-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成瘾
- 细胞色素P450酶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临床效应的关系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研究细胞色素P450酶2C19(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临床效应的关系。方法用DNA微阵列芯片法分析108例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汉族抑郁症患者的CYP2C19基因型,并分为3组代谢型;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药物疗效,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副反应。结果 108例患者中,CYP2C19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wt(68.52%),m1(24.07%),m2(7.41%)。共计105例患者完成为期6周的抗抑郁治疗。除治疗6周末,强代谢组的纯合子与杂合子间的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94)外,其余各时间点,3组代谢型HAMD评分及减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早期,弱代谢组的TESS评分较其余2组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期,3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应密切相关。
- 刘东波李淑英李泽华刘欢欢常卫利郎艳郭慧荣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艾司西酞普兰
- 利醅酮治疗儿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 目的:探讨利醅酮与奋乃静治疗儿少精神分裂症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62例住院的首发儿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均符合CCMD-2-R相应的诊断标准。利培酮组32例,奋乃静组30例,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作疗效评定...
- 郎艳李红政苏林雁
- 关键词:利醅酮精神分裂症青少年
- 文献传递
- 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 方法 :对 6 2例住院的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 ,随机分为利培酮组 (32例 )和奋乃静组 (30例 ) ,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评定疗效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利培酮显著进步率为 75 % ;奋乃静为4 7% ,以前者显著较好。 结论
- 郎艳李红政苏林雁
- 关键词:利培酮儿童精神分裂症
- 网络成瘾初中生焦虑和抑郁及其共存的现状调查被引量:1
- 2008年
- 随着网络使用经验的增加,网络成瘾症(IAD)已成为近年网络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虽然国内外研究表明网络成瘾青少年与其他精神障碍有较高的共病率及存在广泛的身心症状,但对初中生IAD者的焦虑、抑郁、焦虑抑郁共病的研究涉及不多。本研究旨在研究初中生IAD者的抑郁与焦虑障碍的比例及抑郁焦虑共存现象,以便通过研究网络成瘾情绪的特点,能有效干预和促进网络成瘾初中生的心理健康。
- 郎艳贾福军李恒芬李幼辉
- 关键词:网络成瘾症焦虑抑郁初中生网络心理学身心症状
- 利培酮治疗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开放研究被引量:6
- 2003年
- 我们采用利培酮开放性治疗32例儿童精神分裂症,以探讨其疗效和副反应.现报告如下.
- 郎艳苏林雁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儿童利培酮疗效
-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分别口服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第2周末起,对照组治疗第4周末起,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或0.01);研究组治疗第2周末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阳性症状、一般病理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χ^2=0.68,P<0.05);治疗8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8.7%,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7%,对照组为6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39,P<0.01)。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总体疗效相当,但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更快,安全性高,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郎艳
-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帕利哌酮缓释片利培酮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
- 664名初中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 2007年
- 网络成瘾(IAD)是一个伴随网络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疾病。但目前对初中生IAD研究较少,临床实践和研究证明初中生的人格、情绪特点与其家庭养育方式密切相关”。一项最新研究也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的品德发展有显著影响”。因此深入了解初中生人格、情绪障碍、父母教养方式与网络成瘾的相关性是本研究的目的。
- 郎艳贾福军李恒芬
- 关键词:网络成瘾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家庭养育方式情绪特点情绪障碍
- 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62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利培酮与奋乃静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差异。方法62例住院首发儿童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患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2组:利培酮组32例应用利培酮治疗,奋乃静组30例应用奋乃静治疗,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对2组进行疗效评定并对比分析。结果利培酮组显进率75%,奋乃静组为47%,2组间显进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总评量表中疗效指数差异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25)。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差异P〈0.01。治疗第1周末,除激活增高因子外,2组病例的其他各因子改变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2、4周的活力缺乏因子、敌对猜疑因子的差值在2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利培酮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较奋乃静起效时间快且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患者的依从性好。
- 郎艳苏林雁李幼辉
- 关键词:儿童精神分裂症利培酮奋乃静
- 长沙市一所小学和中学抽动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 目的:了解中小学校抽动障碍的流行特点及伴发行为和情绪问题。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1所小学和1所中学的805例中小学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共检出抽动障碍患者103例,现患54例,时点患病率为6.78%,终身患病率为12...
- 朱焱王凯张纪水郎艳苏林雁
- 关键词:抽动障碍流行病学患病率青少年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