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郑明泓

郑明泓

作品数:25 被引量:8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2篇矿床
  • 11篇成矿
  • 10篇铅锌矿
  • 10篇锌矿
  • 9篇铅锌矿床
  • 9篇锌矿床
  • 8篇地质
  • 8篇矿床成因
  • 7篇地球化
  • 7篇地球化学
  • 7篇流体
  • 6篇流体包裹
  • 6篇流体包裹体
  • 6篇包裹体
  • 5篇地球化学特征
  • 5篇铁矿
  • 5篇控矿
  • 5篇控矿因素
  • 5篇化学特征
  • 5篇成矿流体

机构

  • 25篇中南大学
  • 2篇铜陵有色金属...
  • 1篇有色金属矿产...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湖南华中矿业...

作者

  • 25篇郑明泓
  • 19篇邵拥军
  • 16篇刘忠法
  • 9篇张宇
  • 6篇刘清泉
  • 5篇谭华杰
  • 4篇隗含涛
  • 4篇刘悟辉
  • 3篇张建东
  • 3篇彭光雄
  • 3篇周鑫
  • 2篇张宇
  • 2篇邹艳红
  • 2篇李品杰
  • 2篇赵晓霞
  • 2篇程路平
  • 1篇周鑫
  • 1篇徐桃
  • 1篇王雄军
  • 1篇彭南海

传媒

  • 7篇中国有色金属...
  • 4篇矿物学报
  • 3篇南方金属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矿床地质
  • 1篇矿产与地质
  • 1篇地质找矿论丛
  • 1篇国土资源导刊
  • 1篇矿产勘查
  • 1篇第四届全国成...

年份

  • 3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从地层、构造和矶头复式岩株与成矿的关系入手,对新桥硫铁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层对成矿作用的有利性表现为提供了"硅—钙—硅"构造和由假整合面形成的层间破碎2种良好成矿环境;层间滑脱破碎带、岩体侵入接触带和这两者形成的复合部位是新桥铜硫铁矿床最主要的3种控矿构造;矶头复式岩株的闪长岩类岩石属于硅酸弱饱和类钙碱性准铝质岩石,其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且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岩体中Cu元素强烈富集,其具备提供成矿物质的潜力;1号矿体主要矿物围绕矶头岩株呈现出与典型岩浆热液矿床温度分带相对应的特征。岩浆是区内成矿的重要因素,新桥铜硫铁矿床应是以接触交代作用为主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硫铁矿床。
张宇邵拥军刘忠法彭南海郑明泓
关键词: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矿床成因
河南南召县佛爷沟铅锌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2017年
通过对野外地质特征及流体包裹体研究,将本区成矿过程分为3个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及石英-碳酸盐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为富液相包裹体(LV型)。石英-黄铁矿阶段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290℃~330℃,盐度变化范围为0.35%~11.23%,平均值为5.37%;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290℃~330℃,盐度变化范围为0.35%~11.23%,平均值为5.37%;石英-碳酸盐阶段温度均一温度主要集中于133℃~201℃,盐度变化范围为2.23%~12.07%,平均值为4.96%。成矿流体在初始阶段为较高盐度的岩浆流体,属于中-低温、低盐度的H2O-NaCl体系,随着成矿作用的进一步演化,晚期有大气降水的参与。
李建领郑明泓杨冬冬张建东谭华杰彭光雄程路平
关键词: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成矿阶段
河南土地庙沟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7
2017年
土地庙沟铅锌矿区位于土地庙沟—维摩寺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带中,是豫西南铅锌银多金属成矿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野外地质特征、岩相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分析,认为煤窑沟组为区内主要赋矿层位,NWW-NW向断裂为该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燕山期复式岩体与成矿关系密切,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但有地层物质的混入,矿床成因属于与燕山期岩浆活动有关的热液型铅锌矿床。
李建领郑明泓李红超彭光雄谭华杰张建东
关键词: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床成因
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矿床胶状黄铁矿成因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新桥铜硫铁矿床是我国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内一个非常重要的矿床。经过众多地质工作者多年的研究,该矿床在岩体定年、成矿元素分带、成矿流体、控矿因素、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等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张德贵,1982;王恩德,1991;谢华光等,1995;周涛发等,2000;王彦斌等,2004;臧文拴等,2004;2007;李红阳等,2005;徐应龙等,2009)。
张宇邵拥军周鑫周鑫刘忠法
关键词:硫铁矿CONI黄铁矿铁矿物
湘西花垣土地坪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对成矿机制的指示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详细的野外调研和室内鉴定,将土地坪铅锌矿床成矿作用分为3个阶段,即闪锌矿-白云石阶段(Ⅰ)、闪锌矿-方铅矿-重晶石-萤石阶段(Ⅱ)与方铅矿-方解石阶段(Ⅲ)。利用(红外)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分析,对闪锌矿和伴生脉石矿物(方解石、萤石、重晶石)中的流体包裹体的对比研究显示:成矿流体在Ⅰ、Ⅱ阶段为中-低温、中高盐度、含有一定量CaCl_2的NaCl-MgCl_2-H_2O体系,Ⅲ阶段变为低温、中盐度的NaCl-H_2O体系;Ⅰ~Ⅲ阶段,气相成分主要为H_2O及还原性组分CH_4和H_2S,后者含量先增后减。闪锌矿及伴生脉石矿物流体包裹体均表现出流体混合和氧逸度先降后升的特征,暗示两者可能来源于同一流体体系,但前者呈现"演化滞后"现象。Ⅰ、Ⅱ阶段金属矿物沉淀主要与流体混合背景下的硫酸盐热化学还原(TSR)反应有关,Ⅲ阶段金属矿物沉淀还受到大气降水的降温和稀释作用的影响。TSR反应与碳酸盐岩溶蚀的耦合作用是影响该矿床金属矿物沉淀的重要因素。
周皓迪邵拥军隗含涛熊伊曲郑明泓张宇
关键词:成矿流体铅锌矿床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湘东八团岩体的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以及Hf同位素的制约被引量:5
2015年
通过系统地分析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锆石Hf同位素组成,对岩石的成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团岩体中的锆石晶形完好,内部结构清晰,震荡生长环带发育,具有较高的Th/U比值(0.42~0.61),显示岩浆成因的特征。对八团岩体LA-ICP-MS的U-Pb定年结果为(159.2±4.6)Ma(MSWD=0.62),表明其属于燕山期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八团岩体属于硅酸过饱和岩石,具有富钠富钾低钙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值均大于1.1,同时又兼具Rb、Th强烈富集,Nb、Sr、Ti强烈亏损的特点,岩体中轻稀土富集强烈,重稀土亏损严重,稀土配分曲线均向右倾且具有明显的负Eu异常,八团岩体中εHf(t)值为-36.03^-6.09,以上特征说明八团岩体属于典型的S型花岗岩,是由地壳经不同程度熔融而成的。
郑明泓邵拥军隗含涛熊伊曲邹艳红谭华杰
关键词: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
大垅铅锌矿床硫化物Rb-Sr同位素和主微量成分特征及矿床成因被引量:8
2016年
大垅铅锌矿床位于湘东邓阜仙复式岩体北端,其赋矿围岩为二云母花岗岩,矿体产于南北向硅化破碎带中。对闪锌矿的Rb-Sr同位素进行分析,对矿床地质特征及硫化物电子探针主微量成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有3种矿化形式,分别对应3个成矿阶段,即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阶段和石英—萤石—闪锌矿阶段,其初始^(87)Sr与^(86)Sr质量分数之比即w(^(87)Sr)/w(^(86)Sr)=0.709 9±0.009 7,与八团岩体的相近,Rb-Sr等时线成矿年龄为(154±8.0)Ma,与成岩年龄(159.2±4.6)Ma一致,反映成矿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成矿作用以岩浆热液为主;黄铜矿—黄铁矿微量元素温度计、矿物对硫同位素温度计以及绿泥石温度计显示成矿温度为161~229℃,属中低温范畴。矿床成因属于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
郑明泓邵拥军刘忠法张宇邹艳红冯雨周
关键词:硫化物
安徽月山地区龙门山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2010年
龙门山铜多金属矿床位于扬子地台北缘下扬子台拗沿江断裂带中段,隶属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月山矿田。矿区出露的与成矿有关的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中、下统月山组(T2y)含膏盐白云质灰岩和南陵湖组(T1n)灰岩。成矿岩体为中浅成、中酸性侵入体,主要为一套燕山期形成的高钾钙碱性闪长岩类组合,呈岩株、
刘忠法邵拥军疏志明王雄军郑明泓张宇
关键词:铜多金属矿床闪长岩类矽卡岩型扬子地台北缘成矿岩体
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矿床胶状黄铁矿主、微量元素特征被引量:12
2013年
利用电子探针(EPMA)对安徽铜陵新桥铜硫铁矿床的胶状黄铁矿进行原位微区主、微量元素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胶状黄铁矿的w(Fe)/w(S)为0.803~1.058、w(Co)/w(Ni)为0.571~79.000、w(S)/w(Se)为1 650.656~8 711.600、w(Zn)/[w(Zn)+w(Pb)]为0.027~0.460,胶状黄铁矿为热液成因,其形成温度高于结晶黄铁矿的形成温度;在胶状黄铁矿内部,元素Fe和S含量稳定,Cu和Pb在核部较为富集。在此基础上,对新桥矿区的黄铁矿进行主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得出胶状黄铁矿中As可能以固溶体的形式出现,且早期成矿流体中As含量较为稳定,但后期成矿流体中As含量却逐步提高。
张宇邵拥军周鑫刘忠法郑明泓
关键词:主量元素微量元素
安徽铜山铜矿物探测深方法有效性简评
2009年
邵拥军刘清泉席振铢刘悟辉李品杰刘忠法郑明泓
关键词:铜山铜矿大地电磁测深法物探方法工业矿体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