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蓓洁
- 作品数:32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癌症患者并发带状疱疹的综合治疗被引量:1
- 2013年
- 带状疱疹(HZ)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人群中,是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次激活后出现的一种临床表现。10%~30%感染VZV的患者会患HZ[1]。VzV潜伏于神经节内,当特异性细胞免疫下降,潜伏的病毒便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在该神经支配区域的皮肤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恶性疾病的患者更易发生HZ。早在1955年就已发现恶性肿瘤与HZ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HZ后遗痛(PHN)是HZ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8%~24%。癌症患者发生PHN的治疗复杂,单一治疗的效果不佳。本研究通过综合应用药物、刺血拔罐治疗癌症并发HZ的患者,观察其治疗效果,并与非癌症并发HZ者的疗效进行比较。
- 郑蓓洁王祥瑞
- 关键词:带状疱疹病毒癌症患者并发症特异性细胞免疫神经轴索
- 超激光照射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
-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慢性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患病率在0.6-1.5%,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病率也逐渐增加。目前临床上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效果不理想,主要通过药物治疗,但药物副反应较多,病人依从性差,疗效不佳...
- 郑蓓洁
- 关键词:激光照射神经病理性疼痛下肢神经腰交感神经节
- 文献传递
- 刺血拔罐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急性期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疗效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综合应用药物联合刺血拔罐治疗急性期头面部带状疱疹(HZ),并与药物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22例急性期头面部HZ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10例)和对照组(1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包括口服药物和外用药)。治疗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予刺血拔罐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予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d、1周、2周、3周、5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采用睡眠影响指数(SIS)评估睡眠质量。结果两组组内各时间点间疼痛VAS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疼痛VAS评分明显降低,两组的治疗均有效。治疗前两组间疼痛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和5周,治疗组的疼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两组组内各时间点间SIS两两比较,治疗组除了治疗后3周与治疗后5周外,对照组除了治疗后2周与治疗后3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SIS明显降低,两组的治疗均有效。治疗前两组间SI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和5周,治疗组的SI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与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比较,刺血拔罐治疗急性期头面部HZ更有效,且经济、易推广。
- 郑蓓洁陈煜王祥瑞
- 关键词: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痛刺血拔罐加巴喷丁星状神经节阻滞
- 电针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09年
- 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急性疼痛不同,不仅对机体有害,而且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病率为0.6%~1.5%,预计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患病率也将逐渐增高。
- 郑蓓洁王祥瑞
-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电针治疗急性疼痛持续时间患病率老龄化
- 电针通过抑制脊髓IFN-γ过度释放引起的P2X4受体表达上调缓解慢性缩窄模型大鼠痛觉过敏
- <正>目的:电针能缓解大鼠坐骨神经慢性缩窄引起的痛觉过敏,但其机制尚不清楚。电针治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且周围神经损伤后脊髓γ-干扰素(IFN-γ)表达增高并激活P2X4R~+小胶质细胞,是引起痛觉过敏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
- 陈雪梅许今郑蓓洁宋建钢王祥瑞
- 文献传递
- 一种用于穴位艾灸的便携式手持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穴位艾灸的便携式手持器,包括螺旋弹簧、手柄和延长柄,所述螺旋弹簧的两端固定有延长柄,所述螺旋弹簧中心处固定有手柄;该手持器便于艾灸的夹持和拿取,同时便于准确的进行穴位艾灸,便于悬灸过程中进行艾灸位...
- 郑蓓洁俞卫锋陈杰王青
- 文献传递
- 一种卡片式疼痛诊断盒
- 一种卡片式疼痛诊断盒,包括内盒体和外盒体,内盒体活动安装在外盒体内,内盒体包括侧面开口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内设置有疼痛评分尺,疼痛评分尺上套接有椭圆指示环;疼痛评分尺的一端通过第一转动杆与第一腔体内腔...
- 郑蓓洁周薇王震虹
- 电针刺内关穴通过迷走神经-肥大细胞通路对缺血/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1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电针刺内关穴预处理通过迷走神经-肥大细胞通路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电针刺内关穴预处理组(EA组)、迷走神经切断组(VC组)及迷走神经刺激组(VS组)。分别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阻断前(T0)、针刺30 min后(T1)、阻断30 min(T2)、心肌缺血再灌注30 min(T3)及缺血再灌注120 min(T4)抽取股静脉血0.5 mL,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T4时间点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及心肌组织中肥大细胞脱颗粒百分率。结果 IR、EA和VC组在T3及T4时间点的血清LDH及CK-MB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IR和VC组在T3及T4时间点的血清LDH及CK-MB均高于其余3组(P值均<0.05)。与T0时间点比较,IR组在T2、T3及T4时间点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EA和VS组在T1、T2及T3时间点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至T4时间点基本回复至基础值附近;VC组在T1、T2、T3及T4时间点的血清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在T4时间点,VC组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其余4组(P值均<0.05)。EA和VS组梗死面积/缺血区面积均显著低于IR和VC组(P值均<0.05)。IR、EA、VC和VS组在T4时间点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均显著高于Sham组(P值均<0.05);EA和VS组在T4时间点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均显著低于IR和VC组(P值均<0.05)。结论电针刺内关穴预处理可能通过迷走神经调节心脏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起到心肌保护作用,切断迷走神经后此保护作用即消失。
- 周洁郑蓓洁张江玲王蓓蕾王祥瑞
- 关键词:电针内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迷走神经
- 一种改良的用于刺血的负压抽气式AS罐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用于刺血的负压抽气式AS罐,包括罐体和抽气阀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抽气阀门,所述罐体的两侧内壁开设有蝶形贮血槽;该罐体便于将污血存留于碟形贮血槽内,取罐时不利于污血流出罐体,使用方便,同时利于...
- 郑蓓洁俞卫锋陈雪青周佳青
- 超激光照射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观察直线偏光近红外线(超激光)照射腰交感神经节,治疗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采用超激光治疗仪,以L2为中心对腰交感神经节进行照射,每日1次,每次20min,连续照射30d。评价指标为下肢皮肤温度、VAS评分及痛阈。结果照射后皮肤温度明显高于照射前(P<0.01),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痛阈高于治疗前(P<0.01)。结论超激光照射对下肢神经病理性疼痛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郑蓓洁王祥瑞
- 关键词:超激光照射神经病理性疼痛腰交感神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