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颖
-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阴道超声检查诊断获得性子宫血管动静脉瘘的价值
- 2013年
-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诊断获得性子宫血管动静脉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有既往子宫创伤(流产或剖腹产)及滋养细胞疾病史而形成子宫及宫旁动静脉瘘,并导致阴道出血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腔内超声检查结果:病变部位的范围、彩色血流及频谱多普勒的特点;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EDV)和阻力指数(RI).结果子宫及宫旁动静脉瘘病变部位均显示局限性静脉扩张,呈迂曲管状或囊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病灶显示为动静脉瘘区五彩镶嵌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示瘘口处探及高速低阻动脉频谱,血流丰富;PSV (88.57±28.82)cm/s,EDV(52.94±15.36)cm/s,RI(0.41±0.05).结论子宫动静脉瘘是创伤性子宫异常出血的原因之一,腔内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其特征性表现,有诊断价值.
- 王雪梅朱晨姚英常新郑颖刘玮
- 关键词:子宫动静脉瘘超声血流频谱
- 医学生实习质量的因素与改进措施探析
- 2020年
- 医学教育中临床实习是重要的一环,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每日分析病例、处理病例的过程中将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有力的结合,医学临床实习教学可培养医学生逐渐地学会独立思考、独立掌握医疗实践工作的技能,帮助学生克服对临床工作的恐惧心理,是医学生步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医师所必经的重要阶段。医学生实习质量出现了一定的下滑,本文从学生、教师、医院、学校等方面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并针对性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 郑颖范薇
-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7例肝癌患者,共83个肿瘤结节(直径1.9~6.2cm),采用LeeVeen针(3.5cm/15G十电极),术中定位、穿刺采用超声引导,≤2.0cm结节单点消融,〉2.0cm结节采用多点消融,每个肿瘤结节治疗1~3针,每3~6个月CT复查,对新出现的结节再次行RFA治疗。结果RFA术后3~7d肿瘤完全消融率93.1%(78/83),术后3、6、12、24个月CT检查,肿瘤完全坏死分别为86%、81%、72%、65%,患者存活率分别为96%、91%、84%、67%。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见效快,并可多次进行、患者痛苦小、体质恢复快,无需输血等优点,是治疗肝癌有效和安全的方法之一。
- 常新郑颖刘玮柏根基韦萍
- 关键词:超声引导射频消融微创肝癌CT扫描
- 不同压力持续气道正压对单肺通气时患者氧合作用和肺内分流量及内源性抗氧化酶变化的影响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压力持续气道正压(CPAP)对单肺通气时患者氧合作用和肺内分流量(Qs/Qt)及内源性抗氧化酶变化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五组,全程采取双肺通气(TLV组)、在单肺通气时非通气侧肺的支气管导管直接开放于大气(OLV-0组)、在非通气侧肺连接CPAP系统,分别给予CPAP 3cm H2O(OLV-3组),6cm H2O(OLV-6组)和9cm H2O(OLV-9组)。于平卧位开胸前(T0)、侧卧位单肺通气后(TLV组于开胸后15min,T1)、30min(T2)、60min(T3)、90min(T4)、120min(T5)、150min(T6)及手术结束时(T7),分别采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Qs/Qt,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内源性抗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转移酶(GST)的活性,观察术中肺萎陷质量。结果 与TLV组比较,T1~T6时OLV-0组和T4~T6时OLV-3组Qs/Qt明显升高、PaO2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T0时比较,T2~T6时OLV-0组和T4~T6时OLV-3组Qs/Qt明显升高、而PaO2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TLV组比较,T1~T6时OLV-0组四种酶及OLV-3组GR、CAT、GST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T5、T6时OLV-3组GPX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T0时比较,T1~T6时OLV-0、OLV-3组CAT、GR、GST活性明显下降(P〈0.05),而T4~T6时OLV-0组和T6时OLV-3组GPX活性明显下降(P〈0.05),在单肺通气期间OLV-6、OLV-9组四种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LV-0、OLV-3及OLV-6组术侧肺萎陷质量Ⅰ级例数明显多于OLV-9组(P〈0.05)。结论单肺通气期间非通气侧肺实施6cm H2O的CPAP和9cm H2O的CPAP可明显提高患者氧分压,减少Qs/Qt,增加内源性抗氧化酶的活性,且6cm H2O的CPAP更有利于手术的操作。
- 范薇孙勇张钧郑颖刘奕
-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单肺通气氧合作用肺内分流量
- 腰麻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究腰麻与全身麻醉运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对患者血压及心率的影响。方法:100例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腰麻组和全麻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腰麻与全身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经过不同麻醉前后、手术中及手术后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术后总疼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腰麻和全身麻醉后,腰麻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全麻组(P <0. 05);腰麻组麻醉优良率明显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腰麻组术后总疼痛率低于全麻组(P <0. 05);腰麻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腰麻效果显著好于全身麻醉,安全性高,可以临床推广。
- 郑颖刘海林李广明胡星李懔邢欢欢
- 关键词:腰麻全身麻醉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术期
- 塞来昔布对骨关节炎大鼠疼痛评分和SP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佐剂性诱导骨关节炎大鼠模型血清和脊髓背根神经节中SP表达变化,及其与痛觉评分的相关性和塞来昔布的干预效应。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A组(正常组10只)、B组(正常+塞来昔布组10只)、C组(骨关节炎组10只)、D组(骨关节炎+塞来昔布组10只),C和D组予以左膝和尾部皮内分别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FA)诱导骨关节炎模型,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塞来昔布对于血浆和脊髓背根神经节内SP含量的影响,采用痛觉评分分析塞来昔布对骨关节炎后疼痛行为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和B组),骨关节炎大鼠模型(C和D组)脊髓和脊髓背根神经节内SP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SP含量与疼痛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83,P<0.01;r=0.61,P<0.01);并且塞来昔布治疗组(D组)SP含量较C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SP在骨关节炎痛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塞来昔布抑制SP的合成或释放,从而缓解疼痛。
- 郑颖常新刘存明范薇刘奕张钧
- 关键词:骨关节炎P物质疼痛塞来昔布
- 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参与大鼠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双相调节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促分泌素(ghrelin)对大鼠小肠平滑肌舒缩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制备迷走神经切断大鼠模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ghrelin(0、20、40和80μg/kg),每种浓度6只大鼠,观察其对小肠转运的影响。体外实验观察在50nmol/L卡巴胆碱(Cch)存在时,不同浓度的ghrelin(0.01、0.1、0.5、1.0μmol/L)对肌条舒缩活动的影响,免疫荧光方法检测ghrelin受体(GHS.R1a)在小肠肌层中不同类型细胞的分布。结果0、20、40和80Ixg/kg4种浓度的ghrelin能够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小肠转运率,分别为(25.4±1.0)%、(33.7±1.9)%、(39.3±2.4)%和(44.7±2.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应用0.01、0.1、0.5和1.0μmol/L4种浓度的ghrelin能剂量依赖增强Cch引起的肌条收缩[(67.0±2.4)%、(149.5±3.3)%、(187.1±4.7)%、(213.5±3.4)%]和舒张[(35.3±1.1)%、(62.9±3.8)%、(79.6±2.7)%、(94.6±2.2)%]效应,组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免疫荧光检测显示,ghrelin受体主要分布在肠内肌层中的神经细胞膜上,平滑肌细胞膜上无分布。结论ghrelin可通过直接作用于小肠肌层神经丛中的神经细胞而增强胆碱能神经递质引起的小肠平滑肌的舒缩活动。
- 郑颖杨成广邱文才常新
- 关键词: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神经丛
- 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胸腔镜下单肺通气食管癌手术患者组织炎症反应及术后神经认知功能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评价穴位电刺激对老年胸腔镜下单肺通气食管癌手术患者组织炎症反应及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50例行胸腔镜下单肺通气食管癌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入3组,每组各50例。C组(常规组):常规手术,不行电针刺激穴位。E组(电针刺激穴位组):入室后选取百会、内关和足三里(双侧)穴位,进针得气后通电刺激,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电针参数疏密波2/100 Hz,峰电流5~12 mA。N组(电针刺激非穴位组):选取百会、内关和足三里(双侧)穴位旁开1 cm处行电针刺激。E组和N组患者入室先行电针刺激30 min后常规诱导全身麻醉并手术,电针刺激维持至术毕。比较3组患者术前1 d(T_(0))、术后7 d(T_(4))、术后1个月(T_(5))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以及麻醉诱导前(T_(1))、术毕(T_(2))、术后24 h(T_(3))的S100-β、纤维胶质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化水解酶-1(UCH-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结果3组患者T_(0)时MMS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比较,3组患者T_(4)、T_(5)时MMSE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N组比较,E组患者T_(4)、T_(5)时MMSE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T_(1)时S100-β、GFAP、UCH-L1、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1)时比较,3组患者T_(2)、T_(3)时S100-β、GFAP、UCH-L1、TNF-α、IL-6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N组比较,E组患者T_(2)、T_(3)时S100-β、GFAP、UCH-L1、TNF-α、IL-6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可改善老年胸腔镜下单肺通气食管癌手术患者的术后神经认知功能障碍,减轻组织炎症反应。
- 范薇刘海林李广明郑翠娟郑颖曹志永
- 关键词:穴位电刺激胸腔镜单肺通气食管癌炎症反应神经认知功能
- 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 研究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拟行胃镜检查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处理,试验组患者给予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麻醉处理.比较两组异丙酚用药量、操作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检查前中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异丙酚用量高于试验组(t=2.894,P=0.010).两组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后的HR、MA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34.00%)(χ2=39.062,P<0.001).结论 布托啡诺复合异丙酚应用于胃镜检查的麻醉效果较好,并且对患者呼吸的抑制较轻,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陈莉蕴郑颖李懔李广明
- 关键词:胃镜检查布托啡诺麻醉
- 右美托咪定与七氟醚改善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疗效比较被引量:1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保护的疗效。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合并冠心病的行腔镜下胸腹部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n=48)与B组(n=52),A组接受七氟醚维持麻醉,B组接受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比较并分析两组的心肌保护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的H-FABP、CK-MB、cTnⅠ均高于术前,且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 2%(26/48),显著高于B组的46. 2%(24/52),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较七氟醚能更好的改善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心肌功能,降低机体氧化应激反应程度。
- 郑颖刘海林李广明陈莉蕴
- 关键词:七氟醚冠心病非心脏手术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