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广平

作品数:60 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专利
  • 17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化学工程
  • 15篇理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催化
  • 22篇多孔
  • 19篇多孔炭
  • 18篇催化剂
  • 13篇电催化
  • 12篇金属
  • 11篇炭材料
  • 9篇掺杂
  • 7篇阴极
  • 6篇炭基
  • 6篇吸附剂
  • 6篇孔道
  • 5篇电催化剂
  • 5篇多孔炭材料
  • 5篇氧化碳
  • 5篇整体式
  • 5篇含氮
  • 4篇氮掺杂
  • 4篇电位
  • 4篇有序介孔

机构

  • 60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金隅集团...

作者

  • 60篇郝广平
  • 47篇陆安慧
  • 31篇李文翠
  • 7篇王永胜
  • 4篇王帅
  • 4篇李丹
  • 3篇钱旦
  • 2篇王小蓉
  • 1篇李多
  • 1篇吴挺俊
  • 1篇孙蔷
  • 1篇曲文慧
  • 1篇王淼
  • 1篇王立秋
  • 1篇米娟
  • 1篇张向倩
  • 1篇张维萍
  • 1篇贺雷

传媒

  • 3篇新型炭材料
  • 3篇化工进展
  • 2篇化工学报
  • 2篇无机盐工业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煤炭加工与综...
  • 1篇石油化工高等...
  • 1篇化工高等教育
  • 1篇新型炭材料(...
  • 1篇燃料化学学报...

年份

  • 15篇2024
  • 9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5
  • 2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电化学还原CO<Sub>2</Sub>制乙醇的双金属-氮掺杂整体式炭基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化学还原CO<Sub>2</Sub>制乙醇的双金属‑氮掺杂整体式炭基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竞争配位结晶法,在常温常压下一步制得双过渡金属‑氮掺杂整体式炭基电催化剂的前驱体,经干燥、惰性气氛中热解、酸洗...
贺雷李丹郝广平陆安慧李文翠胡旭
文献传递
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串联的方法及其在电催化氧还原原位制环氧丙烷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炭基电催化剂与TS‑1热催化剂串联的方法及其在电催化氧还原原位制环氧丙烷中的应用。在阴极侧,炭基电催化剂为氧还原产H<Sub>2</Sub>O<Sub>2</Sub>催化剂,炭基电催化剂与热催化剂TS‑1串...
陆安慧郝广平董灵玉关铭昊
一种高体积比电容复合石墨烯的多孔炭、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体积比电容复合石墨烯的多孔炭,其制法及应用。其多孔炭以氧化石墨烯,含羟基酚类及其衍生物(苯酚、间苯二酚、间苯三酚、对羟基苯甲酸、2,4-二羟基苯甲酸)与醛(甲醛、丁醛、对苯二甲醛)为原料,以含羧基化合物(...
陆安慧郝广平李文翠
文献传递
一种极性炭吸附剂在水汽存在强化CO<Sub>2</Sub>捕集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极性炭吸附剂在水汽存在强化CO<Sub>2</Sub>捕集中的应用,所述极性炭吸附剂的氮原子含量为5‑15at.%、氧原子含量为5‑15at.%、微孔孔径分布集中在0.3‑0.7nm;该极性炭吸附剂以含氮...
郝广平郑哲陆安慧
一种苯并噁嗪树脂纳米聚合物球及炭球的制备方法
一种苯并噁嗪树脂纳米聚合物球及炭球的制备方法,以酚、醛、胺为原料,水为溶剂,经低温聚合制备单分散的纳米聚合物球;将上述苯并噁嗪树脂纳米聚合物球置于炭化炉中,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炭化制备单分散的纳米聚合物炭球。本发明所述方法...
陆安慧李文翠王帅郝广平钱旦
文献传递
生物活性炭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9
2010年
介绍了生物活性炭技术、生物膜的形成、活性炭的生物再生机理、活性炭的性质、微生物、臭氧以及反冲洗对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例举了生物活性炭工艺在工业上的应用,并总结了生物活性炭技术的现存问题及研究方向。
王小蓉郝广平李文翠
关键词:生物活性炭水处理生物再生生物降解
磷化镍@镍-氮-碳双功能催化剂电还原CO_(2)-H_(2)O制合成气被引量:5
2022年
电催化还原CO_(2)由于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反应产物组成可调、环境友好等优点,是CO_(2)转化技术中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然而目前发展的电催化CO_(2)还原技术仍未达到工业化盈利所需的技术经济指标。因此,通过简单的两电子转移,将CO_(2)-H_(2)O电还原为合成气通常被认为是电化学还原CO_(2)过程中较有前景的实现盈利的途径之一,因此研究能够精确调控合成气比例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通过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分子工程学设计的进行了高活性、可实现特定比例合成气制备的双功能电催化剂的合成策略。将三聚氰胺、三苯基膦(TPP)和乙酸镍研磨并溶解在乙醇中,通过旋蒸得到三元纳米复合材料,在850℃下热解2 h得到催化剂。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并且易于放大。该系列双功能电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均随着三苯基膦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分级孔结构有利于提供活性位以及促进物质传输。此外,拉曼图谱表明材料的缺陷度由于前驱体中三苯基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X射线光电子能谱验证了析氢反应活性位点Ni-P和CO_(2)电催化活性为位点Ni-N的存在。因此,该系列电催化剂的性能具有较大的调控空间,可从CO产物主导调控至H_(2)产物主导。电化学性能通过在CO_(2)饱和0.5 mol·L^(-1) KHCO_(3)溶液中进行线性扫描伏安法以及恒电位电解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受材料表面P/Ni-N_(x)比例的影响。最高的CO法拉第效率为91%,由不含磷化镍的纯Ni-N-C材料在−0.8 V(相对于可逆氢电极(RHE))电位下实现。在−0.7至−1.1 V(vs RHE)电位区间内,合成气流中CO/H_(2)的摩尔比可从2:5调整至10:1,并能与磷化镍和镍-氮-炭组分的摩尔比关联。此外,我们还对优化的催化剂在−0.7 V电位下的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合成气摩尔比例在8 h内保持在1.2–1.3,说明材料具有良�
叶成玉郁晓菲李文翠贺雷郝广平陆安慧
关键词:非贵金属催化剂合成气磷化镍
一种三维气体扩散结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催化合成应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气体扩散结构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与电催化合成应用,属于电催化技术领域。三维气体扩散结构电极是以整体式炭材料为载体、金属为活性组分。所述整体式炭材料的构型可以是柱状、板状、管状或成型为蜂窝状。整体式多孔炭是以...
郝广平胡旭李文翠陆安慧
双金属-氮掺杂炭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电催化CO_(2)性能
2023年
金属-氮掺杂炭是一类新兴的应用于CO_(2)还原反应(CO_(2)RR)的非贵金属电催化剂。目前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浸渍法为主的后处理方式,通常涉及较多的步骤,且金属种类单一。以4,4'-联吡啶为配体、硝酸铁和氯化铜为金属节点,通过配位竞争的策略合成FeCu配位聚合物,后经原位热处理得到FeCu-N-C系列催化剂。分别采用SEM、TEM、XRD、N2吸附-脱附等技术对催化剂形貌结构、金属物种状态、孔隙结构等进行了表征。采用三电极体系评价了FeCu-N-C系列催化剂在电催化CO_(2)RR产合成气(CO/H2)中的性能。结果表明,通过调控Fe、Cu的物质的量比、炭化温度、金属组合等条件可调控合成气中n(CO)/n(H2)的比例。在较宽电位范围内(-0.7~-1.3 V)生成的合成气中n(CO)/n(H2)可在0.15~3.33调控,可满足甲醇合成、费托反应及合成气发酵等重要反应的供给气配比。
武玉泰王佳琦李丹胡旭王永胜郝广平
关键词:多孔炭双金属催化剂
一种从锂盐湖中富集锂的超微孔炭膜光热层、太阳能蒸发装置和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从锂盐湖中富集锂的超微孔炭膜光热层、太阳能蒸发装置和方法,超微孔炭膜光热层中超微孔炭的孔径分布为0.3‑0.7nm,所述超微孔炭膜表面接触角为87‑119°,锂盐湖中的氯化钠在超微孔炭膜的底部逐渐累积进而结...
郝广平刘博洋陆安慧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