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郝朝坤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三叠
  • 2篇三叠世
  • 2篇晚三叠世
  • 1篇油田
  • 1篇生态学
  • 1篇辽河油田
  • 1篇化石
  • 1篇化石新材料
  • 1篇环境解释
  • 1篇古近系
  • 1篇古生态
  • 1篇古生态学
  • 1篇海相
  • 1篇海相沉积

机构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3篇郝朝坤
  • 3篇卢宗盛
  • 2篇李小艳
  • 2篇陈斌
  • 1篇侯建湘
  • 1篇马宏斌
  • 1篇张兴华

传媒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科学(D...

年份

  • 3篇200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陕西横山晚三叠世鱼类游泳遗迹化石新材料被引量:7
2003年
在多次赴化石产地陕西横山县进行大规模化石发掘后 ,获得一批完整精美的遗迹标本 ,为其中鱼类游泳遗迹化石标本建立了新种Undichnaprava ,并重新修订了U .britannica ,U .tricosta两种的特征 ,通过遗迹形态恢复鱼体长度为 5 0— 96cm ,普遍大于以往描述的国内外据遗迹标本恢复的鱼体长度。
卢宗盛郝朝坤陈斌李小艳
关键词:晚三叠世化石
陕西横山晚三叠世鱼类游泳遗迹的成因解释及鱼体长度估算被引量:5
2003年
鱼类游泳遗迹化石稀少而珍贵,国外描述的标本普遍较小或保存较差,并且都来自古生代地层。来自我国陕西横山县中生代地层的标本以其完整(标本长度达4m)、精美、遗迹个体大而罕见,分属4个遗迹种,其中两个新种。通过这些标本较好地总结了鱼类游泳遗迹形态的构成规律,并估算出造迹鱼体长度为32~96cm。
卢宗盛侯建湘陈斌郝朝坤李小艳
关键词:晚三叠世
辽河油田陆相遗迹组构类型及其环境解释被引量:9
2003年
遗迹组构自Ekdale(1983)首次提出以来,其研究成果主要来自海相沉积,我国是世界上陆相沉积最为发育的地区之一,特别是能源勘探与开发积累了大量宝贵的岩心资料。这些钻孔岩心表面新鲜,垂向连续性好,有利于研究遗迹化石的垂向演化关系,本文在详细观察描述辽河油田古近系近200口井岩心的遗迹化石资料基础之上,首次将陆相岩心遗迹组构划分为2类11种,通过古生态学与沉积学研究相结合,对每种遗迹组构的环境意义进行解释。
卢宗盛郝朝坤马宏斌张兴华
关键词:古近系辽河油田古生态学海相沉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