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杰
- 作品数:33 被引量:575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305项目中国科学院院长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论板溪群与板溪蛇绿混杂岩被引量:21
- 1994年
- 华南大地构造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地质界的普遍关注,板溪群的问题是其中的关键。本文从地层、构造、同位素年龄和古生物等方面对板溪群及有关问题做了讨论,认为按多重地层划分原则定义的板溪群是一套正常的沉积地层;原带状大“板溪群”中含蛇绿岩的变质岩系是前震旦纪的产物;板溪(中生代)蛇绿混杂岩的概念难以成立。
- 李日俊郝杰鲁刚毅符鹤琴
- 关键词:板溪群蛇绿混杂岩杂岩
- 南秦岭西乡群放射虫化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41
- 1999年
- 南秦岭西乡群多年被认为是前寒式纪地层 .在该群孙家河组上、中、下各段火山岩所夹泥、硅质岩层中 ,发现了放射虫化石 ,从而确定该组下段为上泥盆统 -下石炭统 ,中、上段为下石炭统 .进而推断西乡地区的变质岩系为构造混杂岩并与勉略带相连 .
- 王宗起陈海泓李继亮郝杰赵越韩芳林郝俊武
- 关键词:放射虫西乡群南秦岭化石寒武纪
- 单颗粒锆石离子探针质谱定年结果对五台造山事件的制约被引量:25
- 1997年
- 五台及邻近地区,过去曾划分为三大群:五台群、恒山群和阜平群.通过多年的研究工作,这三大群实际已经解体,有关五台造山带的概念已相继提出,但不同的作者对五台造山带的理解还是有差别的.本文即基于本区大地构造相的划分,再结合新近获得的高准确度的SHRIMP定年结果,将定年结果与造山事件对应起来.
- 王凯怡郝杰周少平SimonWildePeterA.Cawood
- 关键词:造山作用锆石定年离子探针造山事件
- 冈底斯岩带热演化史的MDD模式新证据Ⅰ被引量:2
- 1997年
- 本文首次报道在我国实验室利用特定的^40Ar/^39Ar阶段加热程序和MDD模式处理得到的钾长石冷却曲线,加之黑云线和磷灰石的年龄测定结果,进一步讨论了冈底斯岩带的热演化史。
- 陈文寄郝杰
- 关键词:热演化史MDD模式花岗岩磷灰石
- 磨拉石与造山旋回被引量:3
- 1994年
- 磨拉石不是一个沉积相术语,而是大地构造学中的一个构造相,是碰撞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造山带前陆和山间盆地中的沉积,可以是陆相,也可以是海相或海陆交互相。磨拉石发育在造山旋回晚期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其底部不整合标志着陆—陆碰撞时代的上限,其内部的不整合记录着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同沉积构造作用,其顶部与代表另一个造山旋回开始的海侵初期形成的陆缘移地滨岸相沉积之间的不整合则代表着整个造山旋回的结束。
- 郝杰李日俊
- 关键词:磨拉石构造相造山旋回造山带
- 杨山晚古生代沉积盆地成因类型及其与桐柏-大别造山带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2
- 1997年
- 杨山晚古生代沉积盆地位于桐柏-大别山北麓,它具有明显的前陆盆地沉积特点,由早期(D_2?—C_1)的复理石建造到晚期(C_1—P?)的磨拉石建造;古生物地理分析表明其与华北、扬子陆块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其间不可能有古洋盆的存在,因而它应当是桐柏一大别造山带碰撞造山过程中形成的前陆盆地。杨山晚古生代前陆盆地的形成说明,扬子陆块和华北陆块的陆-陆碰撞起始于晚泥盆世之前(S_3—D_2),而桐柏-大别造山带中生代的构造事件则可能代表一次大规模陆内逆冲-推覆作用。
- 李曰俊胡世玲金福全王道轩郝杰殷和平
- 关键词:沉积盆地晚古生代造山带
- 冈底斯岩带热演化史的MDD模式新证据Ⅰ
- 首次报道在中国实验室利用特定的〈’40〉Ar/〈’39〉Ar阶段加热程序和MDD模式处理得到的钾长石冷却曲线,加之黑云母和磷灰石的年龄测定结果,进一步讨论了冈底斯岩带的热演化史。
- 陈文寄郝杰
- 关键词:热历史MDD模式
- 碰撞造山带的碰撞事件时限的确定被引量:80
- 1999年
- 在造山带研究中,引发变形作用和山脉隆升的造山作用的时代是一个重要问题。现在,Sttile的造山幕术语已经被人们摈弃了,但是,迄今还有不少地质学家沿用诸如印支运动、燕山造山作用和喜马拉雅造山幕之类的术语。碰撞造山作用是一个在碰撞事件之后的均变过程。碰撞事件没有遗留下任何可以观察到的地质记录,因此,我们必须运用碰撞事件发生前和发生后产生的地质记录来限定碰撞事件的时代范围。在本文中,运用大洋岩石圈消减过程中的沉积作用、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来限定碰撞下限,运用碰撞后同造山时期的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以及磨拉石沉积作用来作为碰撞事件的时代上限。所有这些时代标志都是依据地质观察提出的。
- 李继亮孙枢郝杰陈海泓侯泉林肖文交吴继敏
- 关键词:碰撞造山作用造山带
- 从岩石化学特点看板溪群的沉积大地构造背景被引量:7
- 1991年
- 将板溪群和冷家溪群杂砂岩全岩岩石化学分析结果在SiO_2-K_2O/Na_2O图解、SiO_2/Al_2O_3-K_2O/(Na_2O+CaO)图解、Na_2O-K_2O图解以及(K_2O+Na_2O)—Al_2O_3图解上投点,发现多数板溪群杂砂岩样品点落在被动大陆边缘区,而冷家溪群杂砂岩样品点则多落入活动大陆边缘区。因此认为,板溪群沉积于被动大陆边缘,而冷家溪群沉积于活动大陆边缘,它们形成于不同的地质演化阶段。
- 李曰俊郝杰胡文虎
- 关键词:板溪群岩石化学
- 东昆仑铁石达斯群发现放射虫动物群被引量:19
- 2000年
- 出露于东昆仑祁漫塔格的铁石达斯群通常被认为是加里东褶皱基底,并被划归中-上奥陶统,或上奥陶统,或者笼统地划归下古生界.放射虫动物群发现于鸭子泉达坂一带的铁石达斯群中,包括 Astroentactinia? mirousi Gourmelon, As.cf. biaciculata Nazarov, Archocyrtium cf. diductumDeflandre, Ar. aff. diductum Deflandre, Doflandrellium? sp., Entactinia vulgaris Won, En. cf. additivaForeman, En.? sp, Entactinosphaera palimbola Foreman, Pylentonema? sp, Triaenosphaera sp.和 Tr.?Sp.,这是一个早石炭世放射虫动物群.显然,铁石达斯群不是由单一时代的岩石组成的地层单位,除已有化石证据的奥陶系地层外,起码还包括有早石炭世的岩石;祁漫塔格古洋盆的闭合发生于早石炭世之后,这里不应归属加里东褶皱带,铁石达斯群也不是加里东基底.
- 李曰俊贾承造郝杰王招明郑多明彭更新
- 关键词:东昆仑早石炭世动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