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俭
- 作品数:11 被引量:101H指数:7
-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PV基因分型、宫颈刮片及阴道镜检测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259例患者进行HPV基因分型、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发现宫颈异常的患者同时进行HPV检测、宫颈刮片及阴道镜检查,1项或多项异常者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3种方法的检出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259例患者中共有61例病理检测结果阳性,占23.55%。61例宫颈病理检测阳性标本中有51例HPV检测阳性,敏感性为83.6%,特异性为57.6%,阳性预测值为53.6%,阴性预测值为87.69%;18例宫颈刮片结果阳性,敏感性为29.5%,特异性为88.38%,阳性预测值为52.08%,阴性预测值为82.94%;37例阴道镜检查阳性,敏感性为60.7%,特异性为70.71%,阳性预测值为36.26%,阴性预测值为83.3%。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及早期诊断,应以HPV检测、宫颈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查相互结合,以提高检出率。
- 郭俭沈海静
- 关键词:阴道涂片阴道镜检查宫颈疾病
- 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调查研究盆腔器官脱垂(POP)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08年1月-2011年1月来该院就诊的POP患者120例设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20例非POP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分析PO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经过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OR=2.634;95.0%CI:1.975~8.489),顺产(OR=2.437;95.0%CI:0.423~8.975),绝经(OR:1.946;95.0%CI:0.423—8.975),慢性咳嗽(OR=1.342;95.0%CI:0.457~11.343),长期便秘(OR=1.457;95.0%CI:1.563—7.347)。结论:BMI水平较高、阴道顺产、绝经、慢性咳嗽、长期便秘是POP发生的危险因素。
- 朱蕾芳王慧玲吕蓓张林郭俭
-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LOGISTIC回归
- 胸腺五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1
- 2022年
- 目的观察胸腺五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每次0.5 g,qd,静脉滴注,连续2 d,后改为阿奇霉素分散片每次0.25 g,qd,口服,连续治疗7 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每次10 mg,qd,皮下注射,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CD4^(+)、CD8^(+)、子宫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期间无病例脱落。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36例/40例)和70.00%(28例/4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CD4^(+)分别为(48.61±5.19)%和(44.89±4.09)%,CD8^(+)分别为(34.88±3.05)%和(38.21±3.24)%,血液流速分别为(0.67±0.04)和(0.32±0.04)cm·s^(-1),搏动指数分别为(2.47±0.22)和(2.02±0.05),阻力指数分别为(0.99±0.06)和(0.68±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头晕乏力、腹泻、皮肤反应和恶心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属感染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改善患者的T细胞亚群水平,促进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周肖英张金伟张阳郭俭
- 关键词:胸腺五肽阿奇霉素支原体感染盆腔炎
- 术泰舒联合宫内节育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8年
- 【目的】探讨术泰舒联合宫内节育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的疗效。【方法】收集宫腔镜手术患者8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纽,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宫内节育器和雌孕激素序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术秦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3个月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血流指标[子宫内膜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和宫腔粘连发生率及术后1年内计划妊娠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PI、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I、RI明显降低,但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变化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宫腔粘连发生率为7.32%(3/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4.39%(10/41),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年内计划妊娠者的成功妊娠率为90.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OO%(17/25)(P〈0.05)。【结论】术泰舒联合宫内节育器、雌孕激素序贯治疗应用于预防宫腔镜术后宫腔粘连,可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动脉血流指标,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宫腔粘连及改善临床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鹰郭俭
- 关键词:宫内避孕器
- 无锡地区妇女宫颈HPV感染及基因型别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对疑似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970例妇女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专用宫颈刷采取妇女宫颈的脱落细胞,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970例HPV临床样本,并进行基因分型。结果970例样本中,HPV感染390例,阳性率40.2%。共检出12种HPV亚型,检出感染单一HPV亚型260例(26.8%),感染两种亚型以上130例(13.4%)。低危型主要为HPV6、11,高危型主要为HPV16、33、52、58、18等。结论无锡地区妇女宫颈HPV感染率较高,感染亚型主要是6、11型。HPV基因分型检测对于生殖道感染以及子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以及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张金伟郭俭刘振亚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16子宫颈基因型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 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观察
- 2008年
- 目的评价用高频电波刀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部分病人阴道镜下活检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600例。通过用高频电波刀球形电极电凝烧灼、三角形电极切除部分宫颈组织、电圈切除赘生物、针形电极穿刺宫颈内纳囊等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结果临床治愈率654例,治愈率达99.1。结论高频电波刀适用于慢性宫颈炎的治疗,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是目前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理想方法。
- 荣琴英郭俭
- 关键词:慢性宫颈炎高频电波刀安全性
- MRI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9
- 2019年
- 目的探讨MRI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45例(子宫肌瘤组),子宫腺肌病患者38例(子宫腺肌病组),2组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均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对2组患者临床病理分型、MRI表现进行分析,并分析MRI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子宫肌瘤患者在T1WI上均为等信号或低信号,在T2WI中普通型的信号远低于子宫肌层且均匀,退变型为低信号内夹杂有斑片状高信号,细胞型呈均匀高信号,子宫腺肌病在T1WI中可为低信号,也可高信号,T2WI中表现为低信号内夹杂有点状高信号病灶,增强扫描后病灶的强化不明显。MRI对子宫肌瘤诊断的符合率为91.1%,误诊率为8.9%,对子宫腺肌病诊断的符合率为89.5%,误诊率为10.5%。诊断符合率和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病诊断时,图像特异性明显,且对两种疾病诊断的符合率高,操作简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朱志梅彭康明程敏郭俭任春霞
- 关键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
- HPV感染基因型在宫颈正常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分析HPV感染基因型在宫颈正常组织、宫颈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组织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选取56例宫颈正常组织、48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45例宫颈腺癌组织分别记为对照组、鳞癌组和腺癌组,均采用PCR以及基因芯片技术对HPV感染23种基因进行分型检测,观察不同组别中其分布情况,并对各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鳞癌组HPV感染阳性率(91.67%)和腺癌组(73.33%)均远远高于对照组(10.71%)(P<0.05),且腺癌组HPV感染阳性率也显著低于鳞癌组(P<0.05);对照组、鳞癌组和腺癌组一重感染、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分布情况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6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43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为62.50%;鳞癌组44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16和HPV-18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40.57%和19.81%;腺癌组33例HPV感染阳性患者中,HPV-16和HPV-18基因型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29.58%和19.72%。结论:HPV-16和HPV-18基因型感染可能参与宫颈鳞癌和腺癌的发生,且在宫颈癌患者组织中,多存在双重或多重HPV感染。
- 朱蕾芳郭俭吕蓓张林李肖甫
- 关键词:HPV感染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
- 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比较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鉴别诊断率并指导后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无锡市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20例完全性葡萄胎和20例部分性葡萄胎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22.0,使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例完全性葡萄胎设为CHM组,20例部分性葡萄胎为PHM组。CHM组阴道出血者16例(80%)多于PHM组阴道出血者6例(30%),术前血β-hCG≥200 000 U/L有13例(65%)大于PHM组6例(30%),彩色多普勒(简称B超)术前诊断出14例(70%)较PHM组5例(25%)高,发生恶变8例(40%)高于PHM组1例(5%),术前临床诊断15例(75%)较PHM组6例(30%)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年龄、停经时间、孕次、产次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性葡萄胎的临床特点较部分性葡萄胎典型,根据病理进一步鉴别,指导后续治疗。
- 沈梅郭俭吕蓓张金伟
- 关键词:完全性葡萄胎部分性葡萄胎随访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膦甲酸钠治疗宫颈HPV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9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人民医院妇产科自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宫颈HPV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人重组干扰素a-2b栓治疗,治疗组给予人重组干扰素仅.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静脉滴注。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V转阴率及肾功能损害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治愈率为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PV转阴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3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组治疗期间未见肾功能损害发生。结论:重组人干扰素a-2b栓联合膦甲酸钠氯化钠治疗宫颈HPV感染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 杜亚丽吕蓓朱雷芳任春霞郭俭
- 关键词:重组人干扰素膦甲酸钠人乳头状瘤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