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鄂顺梅

作品数:33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篇细胞
  • 9篇热休克
  • 9篇基因
  • 8篇杆菌
  • 7篇耐药
  • 5篇凋亡
  • 5篇热休克因子
  • 5篇热休克因子1
  • 5篇核仁
  • 5篇分枝杆菌
  • 4篇单胞菌
  • 4篇蛋白
  • 4篇氧化应激
  • 4篇铜绿
  • 4篇铜绿假单胞
  • 4篇铜绿假单胞菌
  • 4篇相关基因
  • 4篇假单胞菌
  • 4篇核仁素
  • 3篇凋亡相关

机构

  • 18篇广东省中医院
  • 13篇中南大学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广东医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广...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市胸科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东省妇幼保...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潮州市中心医...
  • 1篇广州金域医学...
  • 1篇嘉兴市妇幼保...
  • 1篇广东中医药大...

作者

  • 33篇鄂顺梅
  • 18篇陈茶
  • 12篇肖献忠
  • 10篇王慷慨
  • 9篇刘可
  • 9篇张伟铮
  • 9篇黄彬
  • 8篇屈平华
  • 8篇曾建明
  • 7篇林冬玲
  • 5篇刘梅冬
  • 5篇蒋磊
  • 5篇易宇欣
  • 4篇李有强
  • 4篇袁慧
  • 4篇张玲莉
  • 4篇张华莉
  • 4篇张妮
  • 3篇李松
  • 3篇王建设

传媒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8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6篇2005
  • 5篇2004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埃希菌sdiA基因缺失株的建立
2015年
目的为研究HSL信号分子对大肠埃希氏菌的影响而建立大肠埃希菌sdiA基因缺失株。方法通过Red重组系统敲除大肠杆菌BW25113和SM10λpir的sdiA基因,PCR测序鉴定;不同时间点检测A600值,绘制细菌生长曲线;荧光定量PCR检测csgD、csgB基因水平。结果 PCR测序结果经DNAman软件比对分析,与预想结果一致;与野生株相比,sdiA基因突变对细菌生长曲线无明显影响。结论成功建立BW25113、SM10λpir的sdiA基因缺失株,为后续研究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HSL对大肠埃希菌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伍彬宁蔡壬辛曾建明鄂顺梅李有强叶大柠鲁洋陈茶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RED重组系统
热休克反应对氧化应激所致nucleolin裂解的影响被引量:3
2004年
观察热休克反应对氧化应激 (0 .5mmol/LH2 O2 )诱导细胞凋亡发生时nucleolin(C2 3)裂解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采用caspase 3活性定量分析及免疫印迹技术检测氧化应激诱导的原代心肌细胞、RAW 2 6 4 .7巨噬细胞及K5 6 2白血病细胞凋亡及C2 3的裂解 ;通过热休克反应观察热休克反应对C2 3裂解的影响。结果 :0 .5mmol/LH2 O2处理细胞 2hcaspase 3活性显著升高 ,12h达高峰。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上述各种细胞的C2 3蛋白均发生了裂解 (有 80kD裂解片断出现 ) ,而且最早出现裂解片段的时间都在H2 O2 处理 30min到 1h左右 ;同时热休克反应通过诱导HSP70 ,HSP2 5等应激蛋白表达而显著减少氧化应激所致C2 3的裂解。结论 :氧化应激诱导凋亡发生的同时也引起C2 3的裂解 ;热休克反应显著抑制氧化应激所致C2 3的裂解 。
王慷慨蒋磊易宇欣刘可鄂顺梅唐道林王建设石永忠王秋鹏肖献忠
关键词:热休克反应氧化应激CASPASE-3H2O2片段
HSF1对热应激所致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Fas表达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启动子区含有HSE核心序列(nGAAnnTTCn)的凋亡相关基因。在此基础上,选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及其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embryonicfibroblasts,MEFs)和稳定...
鄂顺梅
关键词:细胞凋亡热休克因子1热应激诱导凋亡基因
文献传递
喹诺酮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AFLP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通过对喹诺酮耐药鲍曼不动杆菌(AB)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源性,并探讨其耐药基因分型与AFLP分型之间的联系。方法 Primer Premier 5软件设计11对喹诺酮耐药基因,利用PCR技术对52株喹诺酮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同时使用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AFLP)技术研究基因型,Cross Checker和ntsys软件分析耐药基因和UPGMA方法分析AFLP基因的树型聚类情况。结果 52株鲍曼不动杆菌均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由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该52株AB可分2个基因群,其中A群包括A1、A2和A3三个亲缘关系相近的基因型,B群则包括B1和B2两个亲缘关系相近的基因型,A1型为优势菌群。同型的A27、28、30、32、37、47、56均分离自ICU,ICU可能存在过耐药AB的暴发流行。通过与前期研究比较,耐药基因的多基因聚类分析与AFLP树型聚类分析具有一致性也存在不同之处。结论 ICU或许已成为耐药AB菌传播的一个重要枢纽。两种细菌分类方法各有优势,AFLP法是针对全细菌基因组的限制性酶切,在调查细菌流行病学和监控医院整体感染情况方面更权威。
张伟铮刘纹蓝锴屈平华鄂顺梅林冬玲陈茶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
基于细菌16SrRNA基因的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在临床不常见菌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12年
目的探讨细菌16SrRNA基因的广谱PCR扩增与测序分析在临床分离的少见病原菌的鉴定及分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1年9月来自7家不同医院和机构,常规方法难以鉴定或具有特殊表型的少见菌48株,以及仪器法连续监测报警阳性、但二次传代无细菌生长的液体增菌培养瓶7个,采用细菌16S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基因MicroSeq500试剂盒、通用引物27f-1492r、27f-1525r进行广谱PCR扩增及目的片段的基因测序。运用美国国立生物信息中心“基于局部比对算法的搜索工具(Blast)”,结合“具有法定分类学地位的原核生物名称目录(http://W^Ufir.bacterio.cict.fr/)”提供的分类学信息,比较待鉴定细菌与近缘种模式菌株基因序列的相似程度;参考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M18-A的解释标准,以确定待鉴定细菌的种属及分类学位置。结果采用广谱PCR测定,7份假阳性血培养瓶中,2份扩增到细菌的16SrRNA基因,经序列分析鉴定均为肺炎链球菌。48株不同来源、不同种属的少见菌,均扩增到16SrRNA基因目的片段并成功测序,参考CLSIMM18-A的解释标准,35株(72.9%)直接鉴定到“种”,11株(22.9%)鉴定到“属”,另2株鉴定为可能的新属新种。进一步结合细菌的生化反应特征及其他管家基因序列分析结果,则可鉴定到“种”的细菌可增加到42株(87.5%),其中包括链杆菌、嗜二氧化碳噬纤维菌、玫瑰单胞菌、奴卡菌、弯曲菌、分枝杆菌等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少见菌,以及多株近十年内命名的新细菌,如小不动杆菌、富西亚分枝杆菌、黏液玫瑰单胞菌、Halomonasjohnsoniae等。此外,还发现了1个新亚型的胎儿弯曲菌。结论16SrRNA基因测序鉴定能明确提供细菌的遗传学信息,且无种属选择性,对临床少见菌、苛养菌、以及固体培养基不生长的�
陈茶屈平华顾全黄彬张伟铮穆小萍张磊陈默蕊王露霞鄂顺梅叶金艳唐小龙蓝锴罗强戴小波袁慧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细菌学技术
接合转移质粒pUCP24T的构建与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构建能在大肠埃希菌(E.coli)和铜绿假单胞菌(PA)间高效接合转移的质粒。方法通过NCBI blastn程序分析质粒pCVD442接合反应起始序列oriT,PCR扩增oriT后插入pMD18-T,再将pMD18-oriT转化E.coli DH5α,经酶切、测序验证后用SmaⅠ和HindIIII双酶切亚克隆至质粒pUCP24,获得质粒pUCP24T,将pUCP24T转化E.coli后研究pUCP24T从E.coli到PA的接合效率和质粒稳定性等。结果成功构建pUCP24T重组质粒,在E.coli和PA的接合实验中,E.coli(pUCP24T)-PA共培养2 h的接合效率平均为3.588×10-2,按12 h一代连续9代继代培养108 h,抗生素压力下质粒保存率为98.29%,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质粒保存率为21.76%。结论成功构建高接合效率的接合转移质粒pUCP24T。
陈树林陈茶黄彬张妮鄂顺梅蔡壬辛袁慧曲平华林冬玲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基因水平转移
2型糖尿病大鼠六味地黄丸治疗后血脂、血糖以及IL-2和IL-10水平的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大鼠的疗效。方法构建2型糖尿病、中医分类的阴虚热盛型和气阴两虚型三种的大鼠模型,模型组均采用六味地黄丸干预治疗,正常对照组大鼠采用安慰剂干预,检测四组大鼠干预前后的血糖(Glu)、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以及细胞因子IL-2和IL-10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的Glu、TC和TG均无明显变化。模型组干预治疗后的Glu和TG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而TC除阴虚热盛组水平下降明显(P<0.05)外,其余各组的变化不明显;模型组IL-2和IL-10均呈明显弱表达,而治疗后两者的升高较为明显(P<0.01)。结论在大鼠模型中,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明显,可引起细胞因子IL-2和IL-10水平的高表达,其疗效可能与Th1/Th2平衡相关。
陈富郑德想罗燕芬李松秦笙鄂顺梅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2型糖尿病细胞因子
氧化应激所致C2C12肌源细胞核仁损伤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氧化应激诱导细胞核仁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 向传代培养的C2C12肌源细胞中加入0 .5mmol/L过氧化氢以模拟氧化应激。结果 甲苯胺兰染色发现正常C2C12细胞可见一个位于中央的,浓染致密的核仁颗粒。过氧化氢处理后3h ,可见明显的核仁分离,处理6h最为明显。细胞总蛋白质合成能力分析发现过氧化氢处理后6h细胞总蛋白质合成能力显著下降(与正常对照比P <0 .0 5 ) ,并持续至2 4h。免疫印迹检测核仁素(又称C2 3)发现,过氧化氢处理1h后可见一80kDa条带,而其110kDa主带明显减弱,过氧化氢处理6h和12h最为明显。用脂质体将核仁素反义核酸导入细胞后2 4h ,免疫印迹发现核仁素表达明显被抑制,同时也可观察到细胞总蛋白合成能力下降及明显的核仁分离。结论 氧化应激通过诱导核仁蛋白质核仁素的裂解并使其110kDa全长分子的量减少,而导致C2C12细胞核仁损伤。
王慷慨邓恭华刘可易宇欣鄂顺梅张玲莉肖献忠
关键词: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过氧化氢核仁反义核酸
广州市某医疗机构体检儿童血铅水平调查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调查广州市0~14岁儿童血铅水平,为防治儿童铅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就诊的0~14岁儿童1517名血铅资料,按照年龄划分为3组:<3岁、3~7岁及>7岁儿童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含量。[结果]0~14岁儿童血铅均值为57.05μg/L;血铅≥100μg/L者39例,占调查人数的2.57%。不同年龄组间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岁年龄段男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女童(P<0.05)。[结论]本次调查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较低。但铅对儿童健康的潜在风险不能忽视,应加强儿童铅中毒防治健康教育。
鄂顺梅陈茶曾建明胡国成
关键词:血铅儿童铅中毒
核仁素表达下调对C_2C_(12) 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探讨核仁素反义寡核苷酸对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反义寡核苷酸技术以抑制CC12细胞中核仁素的表达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术及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结果:免疫印迹结果显示,反义寡核苷酸导入细胞后24h,核仁素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同时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组细胞的增殖能力亦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凋亡百分率显著升高,并能检测到清晰的“梯状条带”。而正义及随机核酸导入细胞后不能降低核仁素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及凋亡均无明显影响。结论:核仁素表达下调能抑制C2C12细胞增殖并能触发C2C12细胞凋亡。
王慷慨蒋磊鄂顺梅刘可张玲莉刘梅冬肖献忠
关键词:表达下调核仁素反义寡核苷酸技术MTT法检测凝胶电泳检测组细胞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