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钱科

作品数:13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苏省血吸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血吸虫
  • 12篇吸虫
  • 11篇吡喹酮
  • 9篇日本血吸虫
  • 6篇抗药
  • 6篇抗药性
  • 4篇抗性株
  • 3篇血吸虫病
  • 3篇生物学
  • 3篇生物学特性
  • 3篇吸虫病
  • 3篇虫病
  • 2篇钉螺
  • 2篇曼氏血吸虫
  • 2篇毛蚴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对杀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反应

机构

  • 13篇江苏省血吸虫...
  • 2篇南昌市疾病预...

作者

  • 13篇钱科
  • 12篇汪伟
  • 11篇梁幼生
  • 8篇邢云天
  • 8篇戴建荣
  • 8篇李洪军
  • 8篇曲国立
  • 5篇李幼子
  • 4篇魏剑英
  • 4篇杨振坤
  • 3篇陶永辉
  • 3篇贾悦
  • 2篇王飞
  • 2篇钱科
  • 2篇赵正阳
  • 1篇朱荫昌
  • 1篇粱幼生
  • 1篇徐明
  • 1篇许永良

传媒

  • 5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全国血吸虫病...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热带病与寄生...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4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内外吡喹酮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1年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吡喹酮的问世开启了血吸虫病化疗的新篇章。吡喹酮不仅对感染人体的5种血吸虫,即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和湄公血吸虫均有效.而且疗程短(1~2d)、疗效高、不良反应少。尽管吡喹酮用于治疗血吸虫病长达30余年.但其确切杀虫机制迄今尚未阐明。随着吡喹酮在世界许多同家血吸虫病流行区的长期大量反复使用.虫体是否会在药物选择压力下下产生抗药性引发了广泛关注。
钱科汪伟梁幼生
关键词:吡喹酮血吸虫病流行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的实验诱导
目的:实验研究在吡喹酮药物压力下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方法:取采自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湖滩现场和江苏省实验室传代的感染性钉螺实验室逸蚴,获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从感染鼠肝脏分离成熟虫卵孵化毛蚴...
梁幼生李洪军戴建荣汪伟曲国立陶永辉邢云天李幼子钱科魏剑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
文献传递
双氢青蒿素预防曼氏血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研究双氢青蒿素对小鼠曼氏血吸虫病的预防作用及优化给药方案。小鼠尾部接触感染曼氏血吸虫尾蚴后,灌胃法服双氢青蒿素,解剖法收集计数成虫,镜检计数组织虫卵,统计减虫率、减雌率和平均每对成虫产卵量,分析双氢青蒿素不同给药时间、剂...
钱科汪伟粱幼生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曼氏血吸虫病给药方案动物实验
文献传递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ⅩⅢ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的实验诱导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实验研究在吡喹酮药物压力下中国大陆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的可能性。方法取采自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区湖滩现场和江苏省实验室传代的感染性钉螺实验室逸蚴,获得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从感染鼠肝脏分离成熟虫卵孵化毛蚴感染湖北钉螺,建立现场采集株和实验室传代株日本血吸虫小鼠钉螺实验室生活史循环。用定量尾蚴(40条/鼠)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抗性诱导组:对照组小鼠感染后45d解剖收集肠系膜静脉和肝门脉静活虫体,计算虫负荷(条/鼠);抗性诱导组小鼠采用灌胃法一次口服亚治疗剂量吡喹酮进行治疗,服药22d后解剖收集肠系膜静脉和肝门脉静存活虫体。计算虫负荷(条/鼠)和减虫率,完成首轮诱导。取抗性诱导组小鼠肝脏,分离虫卵,实验室孵化出毛蚴重新感染钉螺,感染后的钉螺经25℃生化培养箱内饲养60~70d后,分离感染性钉螺并逸蚴,用成熟尾蚴感染小鼠,开始新一轮循环诱导。首轮诱导吡喹酮口服剂量为100mg/kg,后每循环2~3轮增加100mg/kg口服剂量。取完成8轮诱导后和未经诱导原代虫株的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分别采用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一次性灌胃治疗感染小鼠,服药后14d解剖感染鼠,收集活虫,计算各虫株减虫率,评价虫株经8轮诱导后对吡喹酮敏感性的变化。结果在实验室内建立了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湖南现场采集株2个虫株,并对其实施了8轮诱导。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在小鼠体内经第1轮口服1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22.3%,第8轮口服3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53.7%,减虫率随口服吡喹酮剂量增加而增加;湖南现场采集株在小鼠体内经第1轮口服1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为66.8%,第8轮口服300mg/kg吡喹酮治疗后减虫率仅为20.6%,减虫率随口服吡喹酮剂量增加而显著降低。未经吡喹酮诱导的江苏实
梁幼生李洪军戴建荣汪伟曲国立陶永辉邢云天李幼子钱科魏剑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XIV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敏感性比较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测定实验室诱导筛选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成虫、毛蚴和尾蚴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变化,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依据。方法以未暴露于吡喹酮的日本血吸虫江苏实验室传代株和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传代的湖南株作为吡喹酮敏感株,以实验室传代并经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日本血吸虫江苏抗性诱导株及现场采集并经实验室吡喹酮抗性诱导的湖南抗性诱导株作为吡喹酮抗性株。分别收集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d后分为6组,5个服药组分别一次性灌服剂量为37.5、75、150、300mg/kg和600mg/kg吡喹酮,对照组不给药;用药后14d解剖小鼠,收集小鼠体内成虫,计算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吡喹酮对各虫株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取一定量各虫株尾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20、40、60、80min和100min后,在解剖镜下观察尾蚴的断尾变化,计算各虫株尾蚴断尾率。取一定量各虫株毛蚴分别暴露于10-5、5×10-6、10-6、5×10-7mol/L和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3min和5min后,解剖镜下观察毛蚴的形态变化,计算各虫株毛蚴变形率。结果吡喹酮对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47.7mg/kg和565.5mg/kg,对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诱导株的ED50值分别为151.8mg/kg和467.2mg/kg。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68.8%,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100min,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15.9%,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暴露于10-5mol/L吡喹酮溶液中20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断尾率为59.4%,吡喹酮抗性诱导株尾蚴断尾率为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暴露于5×10-7mol/L吡喹酮溶液中40min,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尾蚴�
李洪军梁幼生戴建荣汪伟曲国立李幼子邢云天陶永辉钱科贾悦杨振坤魏剑英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成虫毛蚴尾蚴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XIIV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对吡喹酮的敏感性评价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比较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采集感染性钉螺,分离尾蚴,以40条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分为6组,5个用药组分别一次灌服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对照组小鼠灌服2.5%Cremophor EL溶液。所有小鼠于感染后50 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统计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并比较不同分离株血吸虫的吡喹酮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结果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一次灌胃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分别为10.37%~19.81%、23.22%~33.09%、39.25%~49.61%、62.87%~74.44%和91.26%~98.09%。经不同剂量吡喹酮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株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为134.1~186.7 mg/kg,但各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作为定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
汪伟李洪军梁幼生曲国立李幼子邢云天钱科贾悦杨振坤王飞戴建荣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湖沼地区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及预防对策的研究
梁幼生戴建荣李洪军曲国立汪伟朱荫昌邢云天钱科徐明许永良神学
基于全球血吸虫病流行区采用单一的抗虫药吡喹酮进行大规模、反复治疗血吸虫病已持续数十年及在非洲流行区已出现对吡喹酮不敏感病例的现状,血吸虫是否会对吡喹酮产生抗药性引起国际社会极大担忧。该项目针对血吸虫病防治中这一重大需求,...
关键词:
关键词:血吸虫病吡喹酮药物治疗
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13年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带病。吡喹酮是当前用于血吸虫病病原学治疗的首选药物,但吡喹酮抗血吸虫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文中就吡喹酮抗血吸虫作用机制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钱科汪伟梁幼生
关键词:血吸虫吡喹酮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ⅩⅥ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钉螺体内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比较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在中间宿主钉螺体内无性生殖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差异。方法采用实验室诱导获得的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保种传代的敏感株尾蚴定量感染小鼠,感染37 d后分别收集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孵化毛蚴,以各虫株毛蚴定量感染钉螺,观察、比较各虫株对中间宿主钉螺的感染率、感染性钉螺存活率、尾蚴开放前期和产尾蚴量。结果用一条毛蚴感染一只钉螺,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对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8.99%和19.74%(χ~2=3.948,P=0.047),平均每螺产尾蚴量分别为1 460.2条和1 039.3条(t=2.507,P=0.02);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对钉螺的感染率分别为10.00%和21.52%(χ~2=3.980,P=0.046),平均每螺产尾蚴量分别为1 319.4条和1 003.5条(t=2.566,P=0.017)。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尾蚴开放前期和感染性钉螺存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钉螺的易感性高于敏感株,而平均每螺产尾蚴量则低于敏感株。
钱科钱科梁幼生汪伟曲国立李洪军杨振坤赵正阳邢云天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钉螺生物学特性
血吸虫对吡喹酮抗药性的研究ⅩⅦ 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实验观察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在终宿主小鼠体内的生物学特性,探索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终宿主的致病力及传播强度。方法分别采用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尾蚴定量感染小鼠,建立小鼠-钉螺-小鼠生活史循环,观察比较各虫株的虫卵开放前期、产卵量及虫卵分布、对终宿主的易感性、虫体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性。结果日本血吸虫江苏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6.1 d和36.8d(t=0.907,P=0.372),粪便中虫卵数分别为14.6只/100 mg和21.2只/100 mg(t=2.946,P=0.007),回收成虫数分别为20.5条/鼠和25.1条/鼠(t=2.128,P=0.042),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31 303只/对成虫和38 594只/对成虫(t=2.185,P=0.040)、肝脏虫卵数分别为14 810只/对成虫和19 715只/对成虫(t=2.934,P=0.007),肠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16 493只/对成虫和18 879只/对成虫(t=1.044,P=0.309);江苏敏感株和抗性株雌雄合抱虫体长度(t=0.328,P=0.744)、雌虫体长(t=0.386,P=0.701)及雄虫体长(t=0.332,P=0.74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日本血吸虫湖南吡喹酮敏感株和抗性株虫卵开放前期分别为35.5 d和35.6 d(t=0.169,P=0.867),粪便中虫卵数分别为13.3只/100 mg和18.9只/100 mg(t=3.622,P=0.001),回收成虫数分别为17.6条/鼠和25.1条/鼠(t=3.153,P=0.004),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30 932只/对成虫和53 903只/对成虫(t=3.865,P=0.001),肝脏虫卵数分别为12 307只/对成虫和26 363只/对成虫(t=4.388,P<0.01),肠组织中虫卵数分别为18 625个/对成虫和27 541个/对成虫(t=2.679,P=0.012);湖南敏感株和抗性株雌雄合抱虫体长度(t=0.853,P=0.397)、雌虫体长(t=0.573,P=0.569)及雄虫体长(t=0.742,P=0.46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产卵量和肝组织虫卵沉积量均明显高于敏感株,提示其对终宿主的致病性更强;抗性株感染鼠粪便中排出虫卵数明显多于敏感株,�
钱科钱科梁幼生汪伟曲国立李洪军杨振坤赵正阳邢云天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吡喹酮抗药性生物学特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