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静
- 作品数:33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 石墨烯基复合物标记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灵敏检测赭曲霉毒A
- 赭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和青霉属菌株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其中赭曲霉毒素A (OTA)的毒性最强,具有致畸、致癌以及致突变等作用[1],可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不断累积而产生中毒症状,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2]...
- 钱静姜玲王坤
- 基于巯基丙酸包覆的锌掺杂碲化镉量子点构建检测黄曲霉毒素B1均相荧光适配体传感体系
- 黄曲霉毒素B1 (AFB1)是所有黄曲霉毒素中最普遍,毒性最强的污染物,因此,发展快速灵敏检测AFB1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设计了一种以荧光共振能量转移为基础的适配体传感器用于AFB1的检测,检测过程是基于SiO@QD...
- 芦晓婷王成全任婵婵钱静王坤
- 关键词:适配体黄曲霉毒素B1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原位生长金纳米线构建可抛式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同时检测两种黄曲霉毒素亚型的研究
- 黄曲霉毒素是花生、玉米、小麦、豆类等食品中最主要的天然污染物之一。当黄曲霉毒素B1(AFB1)和黄曲霉毒素B2(AFB2)出现在食品/饲料中时,对人或动物有致命的威胁。金纳米线(AuNWs)因具有长径比大、柔性较高以及制...
- 崔海宁安克奇钱静王坤
- 关键词:金纳米线适配体黄曲霉毒素
- 石墨烯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组装及电化学传感研究
- <正>近年来,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引起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已被广泛应用在电子学、光学、磁学、生物医学、催化、传感器等诸多领域。研究者发现以石墨烯为基底,通过恰当而合适地功能化修饰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不仅能保持石墨烯自身一...
- 王坤钱静刘倩
-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功能化修饰纳米复合材料
- 文献传递
- 基于巯基乙酸与离子液体共修饰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采用静电组装技术,将离子液体[Bmim]PF6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交替固定在巯基乙酸修饰的金电极表面,制备了(HRP/[Bmim]PF6)n多层组装膜,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傅立叶红外反射光谱(ATR-FTIR)对制备的组装膜进行了表征。以对苯二酚为电子媒介体,过氧化氢在(HRP/[Bmim]PF6)2双层组装膜传感器上的线性范围为1.6×10-6~2.5×10-3mol/L,检出限为5.7×10-7mol/L(S/N=3),达到95%稳态电流用时少于5s,Kmapp值为0.048mmol/L,表明所固定的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 尹盛钱静王坤张维维李华明
- 关键词:离子液体层层组装生物传感器辣根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巯基乙酸
- 原位生长金纳米花构建可抛式适配体传感器及其比率电化学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研究
- 黄曲霉毒素B1(AFB1)毒性强、危害性大,发展简便快捷、灵敏可靠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比率型检测方法是依赖于测量两个独立信号的比值变化检测目标物质的一种方法。与多种信号转导技术结合的比率型检测方法已被报道,如电化学法...
- 贾素莉安克奇钱静王坤
- 关键词:适配体黄曲霉毒素B1
- 文献传递
- 一种“开-关-开”策略的超灵敏有机磷农药电化学发光传感研究
- 近些年来,有机磷农药在广泛用于害虫防治的同时也带来了危及人类健康、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钴酞菁具有模拟酶的性质[2],可以催化氧气(O2)产生超氧根离子,因此可以用于构建鲁米诺(l...
- 杜晓娇蒋鼎还娟刘倩钱静王坤
- (HRP/[Bmim]PF6)n多层生物杂化膜的构建及其生物传感研究
- 室温离子液体(RTILs)是由特定阴离子和阳离子构成的在室温或近于室温下呈液态的盐,在电化学研究中因其具有电化学窗口宽、导电性良好和选择性溶解能力等优点,而被广泛作为电化学研究中的溶剂和支持电解质。由于一些RTILs能为...
- 钱静王坤尹盛李华明
- 关键词:生物传感修饰电极电化学自组装
- 文献传递
- ZnO-氮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发光传感研究
- 以氧化石墨为起始材料,通过简单的热处理法制备了ZnO纳米晶修饰的氮杂石墨烯功能复合材料,并进一步研究了该材料在luminol体系中的电化学发光(ECL)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功能纳米复合材料可有效降低luminol的氧...
- 蒋鼎钱静杜晓娇杨振庭汪侃王坤
- 关键词:氧化锌
- 电化学研究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壳聚糖的pH敏感性及对细胞色素c的控制释放被引量:2
- 2012年
- 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在Au电极上制备了聚乙二醇单甲醚接枝壳聚糖(mPEG-g-CS)电沉积膜及其与细胞色素c(Cyt c)复合膜。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等电化学手段研究表明,mPEG-g-CS膜具有良好的pH敏感性,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可以改变电化学探针[Fe(CN)6]3-/4-在电极表面的电子转移速率;Cyt c在mPEG-g-CS膜内可以实现直接电子转移,该复合膜电极对H2O2的响应快速而灵敏,说明mPEG-g-CS能较好的保持Cyt c的生物活性。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实现了Cyt c在mPEG-g-CS膜内的可逆释放和关闭。
- 刘倩钱静王坤李夜平吴向阳
- 关键词:PH敏感性细胞色素C直接电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