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敏强
- 作品数:297 被引量:1,342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体会(附10例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总结肝肾联合移植的治疗体会。方法收集接受肝肾联合移植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手术时间、供肝和供肾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受者和移植物功能等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0例患者的原发病分别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后肝硬化5例,其中合并药物性肾衰竭1例、移植肾失功1例、肝肾综合征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合并肾衰竭2例;酒精性肝硬化合并尿毒症1例;先天性多囊肝和多囊肾(polycystic liver and kidney disease,PCLKD)1例;肝移植术后缺血性胆管狭窄并肾衰竭1例。肝移植采用改良背驮术式,肾移植采用常规移植方法,将移植肾置于左髂窝或右髂窝。手术均获成功,肝移植手术时间(444±175)min,肾移植手术时间(184±36)min;移植肝和移植肾热缺血时间为8min以内;术中出血量(3367±1726)ml。术前严重感染的5例,术后1周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存活的5例患者中,其中1例患者术后反复肺部感染,给予呼吸机辅助支持治疗、积极抗感染后治愈,其余4例患者无明显并发症。5例患者均存活,生存12~32个月,受者和移植物功能良好。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肾功能同时受损的有效的不可替代的治疗手段。选择合适病例,把握适当的手术时机,术中控制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和出血量,术后积极处理并发症是获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 华学锋张彤洪良庆张琪杨扬蔡常洁陆敏强陈规划
- 关键词:肝肾联合移植肝疾病肾衰竭肝肾综合征
-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32
- 2003年
- 目的 研究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规律。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5例病人 180次原位肝移植术后细菌学资料。结果 肝移植术后感染率为 6 2 8% ( 113/180 ) ,平均感染时间为术后第 9天 ;共分离出菌株 2 84株 ,其中革兰阴性 (G-)杆菌占 5 4 6 % ( 15 5 /2 84) ;最常见的G-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 ,最常见的革兰阳性 (G+)球菌为粪肠球菌。易感器官依次为呼吸道、腹腔和胆道 ,感染率分别为 37 3 % ( 10 6 /2 84)、31 0 % ( 88/2 84)、2 1 1%( 6 0 /2 84)。结论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率高 ,并以高度耐药菌为主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部位与时间及菌群间有明显相关关系。
- 蔡常洁陈规划管向东杨扬陆敏强何晓顺朱晓峰
- 关键词:流行病学肝移植细菌感染
- 原位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 180例次原位肝移植术后动脉并发症的监测、诊断与处理。结果 动脉并发症发生率为 5 .0 % (9/ 180 ) ,其中肝动脉血栓形成 (HAT ) 5例 ,肝动脉狭窄 (HAS) 3例 ,腹腔动脉狭窄 1例。 8例动脉造影证实 ,1例尸检证实。彩色多普勒超声 (CDI)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88.9%和 95 .9% ;术中超声(IOUS)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10 0 % ,96.0 % ,66.7%和 10 0 %。 3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3例接受再血管化手术、2例分别接受再次肝移植和非手术治疗。 3例治愈 ,6例死亡。结论 CDI是监测动脉并发症的首选方法 ;IOUS有助于术中的早期诊断。HAS和HAT治疗应首选再血管化或再次肝移植 ;介入溶栓的疗效不佳 ;个别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
- 杨扬陈规划陆敏强蔡常洁何晓顺朱晓峰王国栋
- 关键词:再血管化
- 肝移植围手术期门静脉血栓的处理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肝移植围手术期门静脉血栓的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 0 3年 10月至 2 0 0 4年 6月 14 0例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彩色多普勒、螺旋CT加三维血管成像和间接门脉造影共确诊肝移植术前门静脉血栓 5例。其中螺旋CT加三维血管成像 (CTA)对门静脉血栓的诊断特异性为 10 0 % ,彩色多普勒的诊断特异性为 80 % ,间接门脉造影的诊断特异性为 2 0 %。肝移植术中采用门静脉血栓切除术治疗成功率为10 0 %。结论 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血栓切除术是治疗门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CTA检查能准确判断门静脉血栓的程度。肝移植术后预防性抗凝能有效预防门静脉血栓复发。
- 陆敏强陈规划杨扬蔡常洁李华许赤易述红汪根树易慧敏
- 关键词:门静脉血栓肝移植术围手术期血管成像门脉
- 肝移植术改善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生存质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手术对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生存质量的改变情况。方法采用WHOQOL-BREF表对29例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在肝移植术前、术后1~3个月,术后4~6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以上4个时间段进行生存质量的测评。结果良性终末期肝病病人在生理领域、自身生存质量总的主观感受及对自身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方面,肝移植术后的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可以提高良性终末期肝病受者的生存质量。
- 蔡常洁华学峰易述红杨扬陆敏强陈规划
- 关键词:肝移植终末期肝病WHOQOL-BREF
- 肝肾联合供体快速切取失误及其防范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快速肝肾联合供体切取过程中的失误并总结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移植中心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共232例肝肾联合快速切取过程中的失误和肝动脉变异以及损伤情况。快速切取技术采用原位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灌注加下腔静脉引流,肝肾整块切取后分离肝肾。结果肝脏包膜不同程度撕裂伤25例(10.8%),肝脏左叶刀割伤1例。1例重度脂肪肝植入后原发性无功能。肾脏损伤2例,1例为右肾实质切割伤,1例肾窦处肾静脉撕裂伤,无法修整均废弃。肝肾分离时高位离断第一肝门1例。肝动脉变异46例(19.8%),76%(35/46)的变异动脉起自胃左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变异肝动脉损伤3例(6.5%),2例起自胃左动脉的副肝左动脉,1例起自肠系膜上动脉的副肝右动脉。结论肝肾联合快速切取技术能同时保护肝肾供体的质量,其方法简单、安全。充分的灌注、娴熟的切取技巧以及防止变异肝动脉的损伤是保证供体质量的关键。
- 傅斌生张彤李华易述红汪根树张剑姜楠许赤杨扬陆敏强陈规划
- 关键词:肝移植供体肝动脉变异
- 乙肝患者肝移植后乙肝复发的防治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疾病的效果及 L amivudine在防治肝移植后乙肝复发中的作用。方法 10例患者接受了原位肝移植 ,其中 9例男性为乙肝患者 ,1例女性为肝癌患者 ,术前无乙肝感染。 9例乙肝患者 6例并有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 ,1例并肝肾综合征 ,1例并上消化道大出血。 9例乙肝中 7例服用 L amivudine预防术后乙肝复发。结果 8例存活 2月~ 12月 ,2例死亡。存活的 8例中 7例为乙肝患者 ,仅 1例术后 9个月出现 HBs Ag(+) ,但全部均肝功能良好 ;另 1例为肝癌患者 ,术后 6个月出现乙肝。死亡的 2例中 1例为术后乙肝复发暴发性肝功能衰竭所致 ,另 1例死于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原位肝移植是治疗乙肝的有效方法 ,L amivudine在观察期内可预防乙肝移植后乙肝复发。
- 朱晓峰陈规划何晓顺陆敏强王国栋蔡常洁钱叶本杨扬黄洁夫
- 关键词:肝脏移植乙型肝炎复发
- 肝癌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化疗疗效初步分析被引量:19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术后辅助个体化化疗对预防肝癌复发、提高肝癌肝移植疗效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4月~ 2 0 0 3年 1月 2 1例肝癌肝移植术后依据ATP TCA结果制定并实施个体化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5 2例单纯采用肝移植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两组肝癌患者的累计生存率和累计无瘤生存率。结果 个体化化疗组和未作化疗组肝移植术后 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 92 31%、73 85 %和 92 0 6 %、6 3 93% ,两组术后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个体化化疗组和未作化疗组患者肝移植术后 6、12、18、2 4个月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 90 0 0 %、80 0 0 %、80 0 0 %、6 0 0 0 %和 6 7 31%、5 1 92 %、4 0 0 3%、37 81% ,二组术后累计无瘤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肝移植术后辅助个体化化疗能显著降低肝癌肝移植术后的肿瘤复发率 ,明显延长肝移植术后的无瘤生存时间。根据ATP TCA技术指导制定的肝癌肝移植术后个体化化疗方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陈规划陆敏强蔡常洁杨扬何晓顺朱晓峰
- 关键词:术后肝移植术肝癌患者个体化化疗疗效TCA
- 外科围手术期肺保护专家共识及临床应用
- <正>~~
- 陆敏强
- 文献传递
- 环孢素A对阿霉素治疗肝癌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治疗肝癌的影响。方法培养HepG2肝癌细胞,分成对照、CsA、ADM、CsA+ADM组,分别处理24V~48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肝癌细胞增殖能力48h明显受到抑制,CsA在5~1000μg/L随浓度增加,凋亡率逐渐增加,超过该浓度时,则出现凋亡率减低。CsA、及ADM均使G2期显著延长;CsA对HepG-2肝癌细胞有促进细胞凋亡作用.与ADM有协同促调亡作用。结论环孢素A对肝癌增殖有抑制作用,使G2期阻滞,促凋亡。环孢素A联合阿霉素对肝癌治疗有协同作用。
- 张俊峰陈规划陆敏强李华蔡常洁杨扬陈伟
- 关键词:肝细胞癌环孢菌素阿霉素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