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静丹
- 作品数:14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苏州科技学院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大学生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机理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创新个体的效能感与其创新能力间存在着密切的正向相关性,与其个人的特质和所处的环境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个体的创新效能感能增强其内(外)在因素对创新能力的作用,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基于此,通过假设,结合理论研究,阐明了创新效能感相关构念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地描绘了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机理。
- 陆静丹
- 关键词:大学生中介变量
- 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刍议
- 2010年
- 文化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它的有效运作需要一批文化职业经理人才为其不断注入活力。我国的文化产业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初级阶段,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我国的文化职业经理人市场的不完善。因此要探讨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只有通过问题分析,提出对文化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意见。
- 储瑾蓉陆静丹
- 关键词:文化产业
- 以马来西亚为借鉴的广西人才发展研究
- 随着人才强国、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人才在广西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构建人才发展指标体系,从现状、历史、未来三个维度对广西和马来西亚的人才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时期广西人才发展的目标与...
- 赵永乐陆静丹
- 文献传递
- 平衡记分卡在中国的应用障碍
- 2007年
- BSC是基于战略的一个绩效管理工具,更是一个战略管理系统。该论文研究了BSC建立的重要条件,并对中国企业在BSC运用中的弊病作了分析。
- 陆静丹杜斌
- 关键词:BSC
- 市级税务系统人才配置建模思路
- 2008年
-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的人才配置主要以行政计划配置为主,市场配置为辅,税务系统也是如此。但是,税务系统因其工作性质的不同又具有一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税务系统的人才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和税务工作量的增减而发生改变。在人员总编制受到国家限制的情况下,税务系统内部亟需合理、高效地配置其人才资源,以应对系统内部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在研究人才配置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税务工作的实际情况,
- 赵永乐沈鸿陆静丹
- 关键词:税务系统政府部门
- 就业景气指数设计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就业景气程度是衡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先导性指标,对指导和制定就业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就业存量变化情况(流入量、流出量、总量)、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市场需求量、供给量、成交量、求人倍率)、非就业存量变化情况(长期失业率、登记失业率)的连续监控及指数化处理,构造出一组从不同侧面反映就业市场活跃程度的分量指数,在此基础上,用AHP和DELPHI方法提炼出一个能够反映监控区域就业市场兴衰变化过程的指数——就业景气指数(EPI)。
- 陈俊梁陆静丹张雅文
- 关键词:就业
- 大学生创新效能感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
- 2015年
- 创新个体的效能感与其创新能力间存在着密切的正向相关性。探析大学生创新效能感的中介作用对进行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有着显著的辅助作用。文章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验证了大学生创新效能感中介作用的路径,并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以创新效能感为主体的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 陆静丹
- 关键词:大学生中介作用实证分析
- 人力资源总量配置供需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地税系统为例被引量:3
- 2010年
-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进行人力资源配置。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文章以江苏省南京市地税系统为例,针对其是否存在人员总量配置矛盾,从人力资源总量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对总量供给及总量需求的比较,确定矛盾的真实存在,进而找出产生矛盾的原因。
- 陆静丹赵永乐
- 关键词:人力资源
- 创新环境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关系的统计检验被引量:10
- 2011年
- 基于人的"社会属性"论和自我效能感理论,文章探讨了大学生所处的创新环境、大学生自身的创新效能感和大学生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创新效能感作为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之间的中介变量的理论模型,对江苏省内"211类"综合性大学的43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证实:大学生所处的创新环境能够促使大学生创新效能感的产生;大学生创新效能感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具有直接作用;大学生的创新效能感在创新环境和创新能力的关系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 陆静丹李成江赵永乐
- 关键词:创新环境大学生
- 就业景气指数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就业景气程度可以衡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态势,对指导和制定就业经济决策具有重要意义,而指数以数字化的形式可以较为便捷且客观描述这种态势。文章整理了苏州市近两年的就业相关监控数据,运用前期研究设计的就业景气指数(EPI)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形成一条指数曲线,结合苏州市近一年的就业环境状况,对指数曲线的变化作了详细的分析,以此验证了就业景气指数(EPI)可靠性和有效性。
- 陆静丹张雅文洪伟芳陈健陈俊梁
- 关键词:就业实证分析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