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光舟

作品数:18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淮河流域气象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淮河流域气象开放研究基金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水利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6篇淮河流域
  • 5篇暴雨
  • 4篇雨量
  • 4篇面雨量
  • 3篇雨量预报
  • 3篇同化
  • 3篇卫星资料
  • 3篇面雨量预报
  • 3篇降水
  • 2篇汛期
  • 2篇数值预报产品
  • 2篇探空
  • 2篇探空资料
  • 2篇同化试验
  • 2篇气象
  • 2篇资料同化
  • 2篇雷达
  • 2篇降水模拟
  • 2篇暴雨过程
  • 2篇WRF

机构

  • 15篇安徽省气象局
  • 9篇淮河流域气象...
  • 3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作者

  • 18篇陈光舟
  • 9篇娄珊珊
  • 4篇张晓红
  • 3篇袁松
  • 3篇叶金印
  • 3篇黄勇
  • 2篇靳莉莉
  • 2篇陆雅君
  • 2篇姚叶青
  • 2篇刘静
  • 2篇靳莉莉
  • 1篇张春莉
  • 1篇翟菁
  • 1篇周昆
  • 1篇胡雯
  • 1篇王体健
  • 1篇李劲
  • 1篇安晶晶
  • 1篇李昕
  • 1篇张建军

传媒

  • 2篇气象科学
  • 2篇治淮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文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遥感技术与应...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与减灾研...
  • 1篇大气与环境光...
  • 1篇暴雨灾害
  • 1篇第33届中国...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9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几种数值预报产品在淮河流域面雨量预报中的应用检验
面雨量是水文预报中一个重要参量,面雨量预报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洪水预报精度和洪水调度决策的科学性。本文用GRAPES、MM5、WRF、AREM、JAPAN客观数值模式面雨量预报产品,对比2009年6月27日~7月27日淮河流...
刘静陈光舟张晓红
关键词:面雨量淮河流域
滁河流域汛期多模式集成面雨量预报检验评估被引量:1
2021年
对2013-2016年汛期ECMWF、JMA及中尺度WRF模式的预报结果进行检验,基于合理的时间尺度,制作了动态权重集成面雨量预报(DWI)、分步集成面雨量预报(SI)和等权重集成面雨量预报(EWI)产品,并对2017-2020年汛期降水期间多种集成面雨量预报产品和ECMWF、JMA、WRF的单个模式面雨量预报产品进行对比评估。结果表明:3种集成面雨量预报效果整体上优于单一数值预报模式,尤其是预报致灾严重的暴雨等级降水优势明显;DWI和WRF对强降水的面雨量预报正确率最高,其他2种集成面雨量预报结果次之,ECMWF及JMA较差;模式集成预报弱降水过程的优势不明显。
陈光舟娄珊珊王皓
关键词:面雨量预报
几种数值预报产品在淮河流域面雨量预报中的应用检验
面雨量是水文预报中一个重要参量,面雨量预报的精度直接关系到洪水预报精度和洪水调度决策的科学性。本文用GRAPES、MM5、WRF、AREM、JAPAN客观数值模式面雨量预报产品,对比2009年6月27日~7月27日淮河流...
刘静陈光舟张晓红
关键词:面雨量淮河流域
文献传递
SMAP土壤水分产品在淮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估被引量:2
2021年
选取淮河流域为研究区域,利用2016年6月至2019年5月流域内的313个土壤水分观测站0~10 cm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使用多种指标分析SMAP卫星(Soil Moisture Active Passive)9 km分辨率土壤水分产品(L2_SM_P_E)精度的空间和时间(年、月、日尺度)特征,并讨论植被、土壤、地形等对精度影响。结果表明:①整体来看,L2_SM_P_E在淮河流域达不到0.04 m^(3)/m^(3)的预期精度,存在湿区高估、干区低估的现象,但可以较好地反映流域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也能较为准确地指示高湿区和低湿区。②L2_SM_P_E的精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季节差异。冬季精度明显优于其他季节,流域大部分地区的无偏均方根误差(ubRMSE)均接近预期精度,且在流域北部的部分地区、伏牛山区和大别山区达到了预期精度。在春秋季,流域北部和大别山区的精度较高。夏季L2_SM_P_E的可用性较差。③L2_SM_P_E和降水有较好的一致性,对降水的响应比土壤水分观测值敏感。在降水过程中和降水结束后,L2_SM_P_E的误差以随机误差为主;当土壤相对干燥,则以系统性负偏差为主。④L2_SM_P_E的精度与采样点的土壤类型关系并不密切,山地地区的精度要优于其他地区。
王皓郝莹袁松陈光舟靳莉莉
关键词:土壤水分淮河流域
雷达资料同化在安徽暴雨个例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研究雷达资料同化对安徽暴雨预报的作用,使用WRFV3.4模式对2012年7月12日—14日安徽的一次暴雨个例,选取Eta微物理方案和GD积云参数化方案组合,利用WRFVAR3.4三维变分同化系统进行了直接循环同化雷达径向风资料。将同化试验和控制试验模拟的降水与实况比较,结果表明,同化了雷达径向风后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能明显地提高降水预报,同化雷达资料后的前12 h内降水的同化试验较控制试验有一定的改进,特别是前6 h,可以看到,在小雨、中雨及暴雨量级上,都较控制试验有明显改进,在加入雷达径向风资料同化后,降水区的风场辐合特征更为明显,风速也有一定增强,降水强度和中心更接近实际值。在同化雷达资料后的后12 h,可以发现同化试验的优势逐渐不明显。
陈光舟娄珊珊袁松李昕
关键词:资料同化暴雨雷达资料WRF降水模拟
1971-2015年安徽省日照时数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日照时数表示的是一个地方直接受到太阳辐射的实时数据,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探讨气候变化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安徽处于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在我国不同地区日照时数的差异较大,变化趋势也不同,研究安徽地区日照时数的变化...
陈光舟娄珊珊安晶晶
关键词:日照时数
文献传递
淮河流域面雨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被引量:19
2009年
利用2007年7月淮河流域常规站、自动雨量站和自动气象站逐日降雨资料,选取不同的方法,计算淮河流域15个子单元的面雨量实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采取的泰森多边形法和算术平均法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同时,将自动气象站、自动雨量站以及常规站点进行合成,用合成后的站点雨量计算的面雨量与常规站计算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分析站点密度及站点分布对流域面雨量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雨量资料的计算结果存在差别。
陈光舟张晓红
关键词:泰森多边形法面雨量
安徽省近40 a极端温度事件的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利用1975—2014年安徽省77个观测站的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和平均气温资料,对近40 a极端温度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冬季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分布,总体呈北多南少,地区差异较大,极端低温事件发生次数最多的是宿州萧县。近40 a间冬季的极端低温事件发生减少趋势显著,与冬季平均温度的显著上升相对应。年极端最低温度年际变化趋势不明显,且极端低温的发生频次与强度并不对应。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较多区域为江南。1975—2014年,夏季极端高温事件发生呈整体增多趋势,但趋势不显著。年极端最高温度的时间序列,与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次的时间序列是相对应的,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从MK突变上看,年极端低温和高温事件发生均存在突变。分析合成环流场发现,冬季极端冷事件发生时,亚洲中高纬度环流的经向度明显增强;夏季极端暖事件的发生与副高的明显西伸增强维持有关。
娄珊珊陈光舟陈光舟郝莹
淮河流域一次致洪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利用淮河流域内稠密的区域自动站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组网资料、风云二号卫星双星观测资料及LAPS中尺度分析资料,对2007年7月8日淮河流域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1)这次降雨过程集中在淮河干流,呈现出强降水区稳定少动,高雨强出现频度大的特点,时空分布有利于形成大洪水,是一次典型的致洪大暴雨过程。(2)暴雨区与中低层的中尺度辐合扰动的形成、发展与移动密切相关,同时伴随着中尺度云团、雨团的强烈发展。中尺度雨带具有准静止性,且强度很强,这是此次暴雨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3)强降雨主要是在α尺度云带上不断生消发展的β中尺度云团,甚至更小的γ中尺度云团的生消合并造成的。它们大多生消于32~34°N、114~118°E范围内,β中尺度对流云团的生消、演变和移动与中β尺度雨团的强度和位置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发生在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和增强阶段。(4)暴雨区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高湿、正涡度和强烈上升运动的特征,它们加强中低层的动力抬升,促使斜压不稳定能量释放,引起垂直涡度的发展,产生很强的降水。强降雨发生时,对流层中层的比湿快速加大,而云中液态水则表现为骤然减小。
胡雯张晓红周昆陈光舟黄勇
关键词:淮河流域致洪暴雨中尺度雨团中尺度分析
淮河流域一次暴雨过程的卫星资料同化试验
2015年
一、中尺度数值模式和同化资料介绍 1.WRF模式介绍 本文采用的WRF(Weather Research&Forecasting)模式是由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国家大气海洋局(NOAA)的预报系统实验室(FSL)、国家大气环境研究中心(NCEP)和俄克拉荷马大学的风暴分析和预报中心(CAPS)等多单位联合研制和发展的新一代中尺度预报和资料同化模式。
陈光舟娄珊珊叶金印张春莉
关键词:暴雨过程资料同化NOAA卫星资料暴雨落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