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卓
- 作品数:12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乳化术中不同灌注液对角膜及眼内组织结构和功能影响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不同的眼内灌注液在超声乳化术中对眼角膜及眼内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为临床选择适宜的灌注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5例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患者随机分为3组,使用不同灌注液的患者在术后4 h、12 h、24 h、48 h、72 h,分别测量眼角膜中央厚度和裂隙灯检查角膜、前房情况等。结果术后3组患者的角膜厚度均出现轻度增加,前房轻度混浊,对比各时间段3组灌注液的角膜厚度及前房混浊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乳化术中3种灌注液对眼角膜及眼内组织的影响较轻微,是临床眼内手术中较为理想的灌注液。
- 陈卓付安安李薇张越殷秀丽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眼内灌注液角膜眼内组织
- 白内障超乳手术的护理体会
- 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技术是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所应用的一种先进技术,它依靠超声波产生的强大瞬时加速度、声微流和空化的共同作用使白内障组织剥落成碎片,并在液体中将其乳化,再通过负压吸除。该技术的优点是手术切口
- 李薇张越殷秀丽付安安陈卓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护理
- 文献传递
- 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表面麻醉给药的观察及护理
- 白内障手术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针拨白内障手术、囊外摘除术、囊内摘除术、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发展到现代的超声乳化手术,其麻醉也随着手术的不断改进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球后、球周、结膜下,到表面...
- 陈卓付安安张越殷秀丽李薇
- 关键词:表面麻醉表面麻醉剂
- 文献传递
- 干眼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22年
- 干眼是一种由多因素所致,发病机制众多的常见眼表疾病。随着我国干眼发病率逐年升高,干眼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干眼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中炎症、角结膜上皮细胞改变、泪膜成分改变、角膜神经改变、睑板腺功能异常改变等均为重要因素。泪膜高渗导致眼表上皮细胞高渗,刺激炎症发生级联反应,眼表炎症反应为干眼发病机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该过程中有多种炎症介质和免疫细胞参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干眼是一种抗原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炎症疾病且二者存在联系。临床治疗中,各类抗炎药物及促进泪液分泌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干眼药物治疗的快速发展,但干眼治疗并非仅仅为了改善症状,而要根据具体病因展开治疗。近年关于干眼免疫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据此本文就干眼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系统性了解免疫在干眼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 高轶魏超群弥禹陈卓葛红岩
- 关键词:干眼免疫炎症白细胞介素抗原呈递细胞
- 护理安全管理在眼科白内障手术室的应用
- 目的:探讨眼科白内障患者手术的安全管理。方法:对影响白内障患者安全的危险因素进行讨论分析,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结论:做好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危险因素评估,制定、落实相应的护理措施,是确保患者安全,避免医疗纠纷的...
- 殷秀丽陈卓付安安李微张越
- 关键词:护理安全
- 文献传递
- 多种干眼动物模型建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2年
- 干眼症是临床常见的多因素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免疫机制至关重要,但目前关于免疫炎症反应中发生的信号传导通路了解甚少,因此,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其机制的研究尤为重要。现有的动物模型可模拟干眼症的多种组织病理特征,但尚无一种模型能准确模拟干眼症频繁发生、逐渐恶化、机制复杂的特点。文章就几种常见干眼症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为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 张佳月陈卓葛红岩
- 关键词:干眼症动物模型免疫机制
-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陈卓李利平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的观察与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分析及护理。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5月1438例(146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发生并发症46眼,发生例数最多的为高眼压24例,发生率为1.6%,角膜病变8例、后囊膜5例、虹膜损伤5例、视网膜脱落2例、人工晶体2例,发生率分别为0.5%、0.3%、0.3%、0.1%、0.1%。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症不可避免,严密观察病情,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殷秀丽陈卓付安安李薇张越
- 关键词:超声乳化术并发症护理
- 手术治疗48例儿童Marfan综合征伴晶状体半脱位的护理体会
- 目的回顾2001年6月至2007年11月48例次手术治疗儿童Marfan伴晶状体半脱位患儿的护理。方法收集和分析48例次儿童Marfan伴晶状体半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在此基础上,总结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儿童Marfan伴晶...
- 殷秀丽付安安陈卓张越李薇
- 文献传递
- 17-β雌二醇对H_2O_2诱导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对H_2O_2诱导氧化损伤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以正常培养液培养;H_2O_2损伤组:给予培养融合状态达到80%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每孔加入100μmol·L^(-1)H_2O_2,作用12 h;17-β雌二醇低浓度组:用10μmol·L^(-1)17-β雌二醇孵育细胞24 h后,加入H_2O_2作用12 h;17-β雌二醇高浓度组:用100μmol·L^(-1)17-β雌二醇孵育细胞24 h后,加入H_2O_2作用12 h。通过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探针标记法测定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使用721 D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胞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含量。结果 H_2O_2损伤组晶状体上皮细胞经氧化损伤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2O2损伤组(59.34%)相比,17-β雌二醇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存活率分别提高到67.44%和78.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_2O_2诱导损伤后,H_2O_2损伤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率为(41.30±3.21)%,空白对照组为(1.67±0.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β雌二醇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0.97±1.13)%和(14.27±0.90)%,与H_2O_2损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采用H_2 DCFDA荧光探针检测胞内ROS变化情况,H_2O_2损伤组细胞内ROS表达明显升高,DCF荧光信号明显增强,ROS主峰向基线右侧移位;17-β雌二醇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荧光信号强度逐渐减弱,ROS主峰向基线左侧移位。H_2O_2损伤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内CAT、SOD及GSH-Px含量均降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7-β雌二醇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CAT、SOD及GSH-Px含量较H_2O_2损伤组均逐渐升高,差异�
- 张越付安安李薇陈卓
- 关键词:17-Β雌二醇晶状体上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