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孜孜

作品数:8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脓毒
  • 2篇脓毒症
  • 2篇转染
  • 2篇内皮
  • 2篇基因
  • 2篇基因转染
  • 1篇代谢
  • 1篇单胞菌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动物研究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瓣膜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心脏瓣膜置换...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机构

  • 8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省计划生...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湖南省第二人...
  • 1篇宁乡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陈孜孜
  • 6篇周建大
  • 3篇李明
  • 2篇罗成群
  • 2篇李万猛
  • 2篇李文波
  • 2篇王少华
  • 2篇陈继业
  • 2篇代佳
  • 1篇刘进言
  • 1篇金龙玉
  • 1篇尹朝奇
  • 1篇陈佳
  • 1篇王电军
  • 1篇邹永华
  • 1篇周春姣
  • 1篇洪朝
  • 1篇胡媛
  • 1篇汪阳
  • 1篇周宇

传媒

  • 2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 1篇Transa...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Folate-conjugated Fe_3O_4 nanoparticles for in vivo tumor labeling
2013年
Highly biocompatible superparamagnetic Fe3O4 nanoparticles were synthesized by amide of folic acid (FA) ligands and the NH2-group onto the surface of Fe3O4 nanoparticles. The as-synthesized folate-conjugated Fe3O4 nanoparticl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ion diffractometer,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T-IR spectrometer,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 and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instrument. The in vivo labeling effect of folate-conjugated Fe3O4 nanoparticles on the hepatoma cells was investigated in tumor-bearing ra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as-prepared nanoparticles have cubic structure of Fe3O4 with a particle size of about 8 nm and hydrated diameter of 25.7 nm at a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51 A·m2/kg. These nanoparticles possess good physiological stability, low cytotoxicity on human skin fibroblasts and negligible effect on Wistar rats at the concentration as high as 3 mg/kg body mass. The folate-conjugated Fe3O4 nanoparticles could be effectively mediated into the human hepatoma Bel 7402 cells through the binding of folate and folic acid receptor, enhancing the signal contrast of tumor tissue and surrounding normal tissue in MRI imaging. It is in favor of the tumor cells labeling, tracin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target detection and magnetic hyperthermia.
周春姣王少华周宇容鹏飞陈孜孜刘进言周建大
关键词:TUMORCONJUGATION
Nrf2在烧伤脓毒症肺中的动态表达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Nrf2在烧伤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烫伤组、烫伤复合金葡菌脓毒症组和烫伤复合绿脓杆菌脓毒症组。依不同时相(2、8、24h),分为三个亚组,检测肺脏组织中Nrf2mRNA、Nrf2的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肺组织中Nrf2mRNA较高表达(74.0±7.0);单纯烫伤大鼠肺组织中Nrf2mRNA表达明显下调,分别为34.5±1.9、50.4±2.2、32.1±1.4(t=5.69~14.63,P〈0.01);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烫伤脓毒症大鼠肺组织中Nrf2mRNA明显下调,分别为53.1±5.0、14.4±1.6、48.5±1.9,其中伤后8h达峰值(t=5.59-29.3,P〈0.01);绿脓杆菌所致烫伤脓毒症大鼠伤后2hNff2mRNA表达无明显下降(71.0±8.1,P〉0.05),但伤后8、24h均明显下调(24.8±2.1、4.1±2.0,t=21.33,68.1,P〈0.01)。结论Nrf2直接参与了烧伤后免疫应答反应。
周勇陈继业陈孜孜李明周建大
内皮抑素基因抗黑色素瘤细胞高转移的动物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验证转内皮抑素基因抑制高转移性黑色素瘤细胞的转移能力。方法:将pcDNA3.1-Endo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小鼠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株B16F10,运用RT-PCR和W estern-b lot验证Endo的表达后,进行瘤细胞的粘附实验、体外侵袭和运动实验以及C57BL/6小鼠的皮下种植瘤和肺转移瘤试验,并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内皮抑素基因能明显抑制B16F10黑色素瘤细胞的粘附、体外侵袭和运动、体内成瘤以及肺转移能力,其中粘附抑制率36.4%,体外侵袭抑制率48.4%,细胞运动功能抑制率52.1%,肺转移抑制率为67.3%。结论:转内皮抑素基因能明显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的高转移能力。
周建大李文波罗成群谭建湘汪阳胡媛陈孜孜陈继业李明王少华
关键词:黑色素瘤内皮抑素基因转染
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中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及Beclin-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究增生性瘢痕(HS)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并通过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进一步探讨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与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增生性瘢痕患者30例,各切取1处增生性瘢痕组织、1处正常皮肤组织,通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织标本中LC3、P62及Beclin-1的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分别检测4、8、12、24周兔耳增生性瘢痕组织与对应的兔耳正常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P62及Beclin-1的表达,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增生性瘢痕患者的瘢痕组织LC3、Beclin-1的表达显著强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P <0. 05),P62的表达显著弱于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P <0. 05)。兔耳增生性瘢痕模型HS形成过程中,LC3蛋白表达量逐渐升高; P62蛋白表达量逐渐下降; Beclin-1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兔耳正常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人体增生性瘢痕组织中LC3、Beclin-1的表达量高于正常组织,P62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即增生性瘢痕形成过程与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陈晓霞瞿思维韩笑陈孜孜陈佳李萍尹朝奇曾赛男王爱军贺斌苏红辉周建大
关键词:微管相关蛋白质类BECLIN-1自噬
老年复杂皮肤软组织创面修复手术方式选择和预后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复杂皮肤软组织创面修复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科收治的314例老年(年龄60岁以上)皮肤软组织损伤创面患者,并根据血糖检测结果抽取血糖患者并分为血糖控制不良组、血糖控制良好组、正常对照组,各20例。并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314例分为六组,A组(69例)创面清创后行一期单纯植皮;B组(59例)创面清创后行一期植皮和负压吸引术;C组(38例)创面清创负压吸引术后行二期单纯植皮术;D组(45例)创面清创负压吸引术后行二期植皮和负压吸引术;E组(54例)创面清创后行一期皮瓣转移修复;F组(49例)创面清创后行二期皮瓣转移修复。从伤口愈合等级、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有无并发症比较分析六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从314例患者中随机抽取20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与术后伤口愈合等级、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结果正常对照组患者伤口愈合等级高于血糖控制不良组和血糖控制良好组,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血糖控制不良组和血糖控制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314例患者中随机抽取的20例手术患者ASA分级与伤口愈合等级呈负相关(r=-0.537,P<0.05),与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呈正相关(r=0.781,P<0.05)。D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等级优于其他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其他五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复杂皮肤软组织创面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创面使用负压吸引并行二期手术的方式术后愈合情况较好。
陈孜孜张建飞代佳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血糖
Nrf2因子在烫伤脓毒症大鼠免疫脏器中的表达被引量:2
2011年
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Nrf2是脓毒症中调节氧化应激的关键因子,对许多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基因均有特异性调控作用。本研究以烫伤合并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鼠模拟烫伤脓毒症模型,观察Nrf2在烫伤脓毒症大鼠各免疫脏器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可能机制。
周建大钟石徐毅陈孜孜张依蕾童晓轩罗成群贺全勇李万猛
关键词:F2因子脏器组织脓毒症烫伤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华法林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标准,为临床制定华法林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167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行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记录其华法林剂量、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统计血栓、栓塞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结果出血并发症11例(6.58%),其中消化道出血5例,脑出血1例,子宫出血1例,皮肤出血1例,眼部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血栓、栓塞6例(3.59%)。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INR控制在1.5~2.0,可有效降低抗凝治疗的并发症。
代佳姜志斌龚伟邓柳平洪朝王电军金龙玉陈孜孜
关键词:华法林瓣膜置换术后抗凝强度
人VEGF165基因转染成人成肌细胞的实验研究
2010年
目的:将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hVEGF165)导入原代离体成肌细胞,观察该细胞hVEGF分泌情况,探讨成人自体转基因成肌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两步消化法对成人骨骼肌组织消化获取相对较纯的成肌细胞,通过差速贴壁法进行进一步的纯化。以脂质体转染法将pcDNA3.1-hVEGF165导入成肌细胞,通过RT-PCR、ELISA和Western-blot进行hVEGF165定量检测,MTT测定和Mile's实验检测VEGF165的生物学活性。结果:转基因细胞经RT-PCR扩增出一条VEGF的特异性泳带,ELISA显示转基因细胞培养上清VEGF浓度分别达到18.92±1.77 ng/mL、19.04±2.15 ng/mL,Western blot检测转基因成肌细胞上清均检测到VEGF蛋白特异性的杂交带,MTT显示转基因细胞上清明显促内皮细胞增殖,Mile's实验显示转基因细胞上清明显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结论:质粒pcDNA3.1-hVEGF165能成功转入成人成肌细胞,转基因细胞能分泌有生物活性的VEGF165蛋白。
陈勇周建大邹永华殷照初李文波李明陈孜孜李万猛
关键词:骨骼肌成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