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对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来我科住院手术治疗的80例脑出血术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康复训练,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疗效。结果康复训练后,2组病例的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MBI评分、FMA评分结果均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患者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尽早的配合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对患者的恢复具有良好的促进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陈才奋
- 关键词:综合康复训练脑出血术后康复质量
- 一种改良的深静脉隧道式PICC用隧道针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的深静脉隧道式PICC用隧道针,包括手持管和穿刺管,手持管的一端连通于穿刺管,穿刺管的另一端为尖端,手持管和穿刺管内设有穿刺杆,穿刺杆靠近远离手持管的一端为顿性圆润的尖端,穿刺杆的另一端沿伸出手持...
- 陈才奋黎靖莹桂翠
- 护理行为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与法律责任
- 陈才奋
- 一种PICC静脉置管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PICC静脉置管保护装置,包括第一防护布罩,第一防护布罩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弧形固定板,第一防护布罩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弧形固定板,第一弧形固定板及第二弧形固定板的前端均设置有连接带,第二弧形固定板的一端转...
- 黎靖莹陈才奋林海燕桂翠
- 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蝶入路术后迟发性低钠血症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蝶入路术后发生迟发性低钠血症(DH)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9年10月接受神经内镜下经蝶入路手术治疗的216例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DH的影响因素。结果216例中,术后发生DH共45例,发生率为20.8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Knosp分级4级、手术时间长和术后1~2 d最低血钠浓度低是神经内镜下经蝶入路术后发生DH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非功能性垂体腺瘤神经内镜下经蝶入路术后DH的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较多,术后应该常规监测水电解质,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谢燕梅陈伟明陈才奋
- 关键词:神经内镜手术经蝶入路影响因素
-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对策被引量:21
- 2014年
- 目的分析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可行的预防对策,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05-2012年采用微创穿刺治疗的4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感染与未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差异和患者自身的差异进行比较,数据采用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41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微创穿刺治疗后发生颅内感染23例,感染率为5.58%,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达39.13%;多针穿刺的感染率为9.29%,高于单针穿刺患者的1.08%;23例发生颅内感染的患者平均引流时间为(7.8±4.6)d,389例未感染患者平均引流时间为(5.2±3.4)d。结论血肿清除量、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引流时间等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穿刺治疗后发生颅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有效的预防对策是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的关键。
- 符慧芬于正涛翁秀珍陈才奋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颅内感染
- 108例颅脑损伤后病人的护理体会
- 颅脑外伤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患之一,尤其是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死亡率很高,在30%~50%左右。对此类病人护士要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耐心细致的护理,对减少病人的并发症及后遗症,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
- 陈才奋
- 文献传递
- 护理行为中潜在的风险因素与法律责任
- 自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医疗纠纷则有了法律的依据。面对新的规则,有必要重新审视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做好环节工作中的风险监控。护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心理问题,促进恢复健康和保持健康,为了...
- 陈才奋
- 文献传递
- 脑室外引流管的观察及护理
- 陈才奋
- 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在进展期胃癌放化疗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在进展期胃癌放化疗治疗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行放化疗治疗,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护理,研究组借助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及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对比其护理后6个月、12个月内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脱发、发热及静脉炎等不良反应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7.80%好于对照组的48.78%(P<0.05);研究组患者6个月生存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后12个月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放化疗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效果显著,患者生存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 杨新陈才奋
- 关键词:胃癌放化疗中西医结合护理路径